新书推荐|《问学于中西之间》:游走东西方文化的学术之旅

文摘   2024-12-16 18:05   上海  

在《问学于中西之间》中,张西平先生谈到,人生苦短,熬过生命的艰辛,跨越生命中的险滩,守住自己的书桌并非易事。


一个读书人不仅仅是在知识的世界中探索,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活的世界展开生命。当我们回顾一生时,不仅仅有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证明自己的努力与探索,同时也有我们对生活世界的感悟与体验。看到奔流的河水,孔子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到自己的一生,他对生命的历程有深刻的感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后的年龄更感到夫子所言真切。


一个读书人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代言者,他更是以自己的生命追求知识的人。生命历程的感悟是读书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古往今来,读书人大都是较为清贫的,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学术的路上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世俗的热闹会使心动,金钱的诱惑会使书桌浮动。读书的确给人智慧,但枯黄的书页有时很难感动你的内心。“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歌德这句话道出真理,因为在你生命的历程中与前贤的交往使你有了榜样;“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的交往使你有同伴,而游走世界使你心胸更为辽阔,中外交往使你的精神世界更为宽广。学问在生活中展开,生活奠基了学问的底色。


问学于中西之间

张西平 著



图书亮点
智者之思,匠心之作:张西平教授为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长期从事中西方文明对话研究,并著有相关著作,主持了教育部与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重要项目。
跨越中西的学术桥梁:他一直致力于汉学与西学之间的交流,直到今天仍在为中西学术的桥梁搭建而奋斗,在这一领域内既具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又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本书从书稿质量、内容影响两个层面都有一定的保证。
师友情深,学术传承:全书分为“师友情缘”“游心之语”“师生之谊”“学术访谈”和“汉学探源”五个部分,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张西平教授的学问历程、学术交往以及教学感悟。书中还有对恩师好友的深情回忆,如季羡林、任继愈、李泽厚、徐崇温等多位名家。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一位学术大家的成长轨迹,品读他与众多学术名家前辈的珍贵回忆。
深度访谈,洞见学术前沿:书中特别收录了张西平教授的多次学术访谈,他在这些访谈中分享了自己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构建批评的中国学研究的思考。这些访谈不仅展现了张教授在学术领域的深厚造诣,更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学术前沿、拓宽学术视野的宝贵机会。通过这些访谈,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作者简介

张西平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汉学》主编,主要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兼任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等;曾任国际儒联副会长。


试读章节

认识徐梵澄先生是在14年前。那时,我在北京图书馆工作,为创办《国际汉学》,有一次曾到徐梵澄先生那里约稿。第一次见面谈的时间不长,先生说的是湖南话,乡音颇重。他答应给我一篇英文稿子,是关于宋明理学的,名曰《易大传——新儒家入门》。为了这篇稿子,我又到先生家两次,这样我们就慢慢熟了起来。后来听说他是鲁迅的学生,我到北图一查,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翻译《苏鲁支语录》的“梵澄”。而那时节,先生却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思考和写作,仿佛外面的世界与他不相干似的。1994年,我赴德国做学术访问,临行前去看望先生。先生告诉我,1929年至1932年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学习。当得知我将访问那里的汉学系时,他说他和该校的鲍吾刚教授相识,让我代他问好。1996年,我从德国访问回来以后又去看望先生,只觉得他苍老了许多。那一次先生讲到了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说他深通中国古典文化,在所有《易经》的西文译本中,唯有他的翻译与原文最合。


2000年春天,先生病故,其时我正在欧洲做访问学者,没有为先生送别,甚为遗憾。幸而有孙波兄收集整理先生的文稿,历时四年,《徐梵澄文集》终得以出版。我想,先生在九泉之下一定会感到慰藉吧。先生的一生都是孤独的,孜孜不倦,独自进取,把印度那么多的好东西都翻译过来了,如《五十奥义书》《神圣人性论》《薄伽梵歌论》等,真如璀璨宝珠,光芒绚烂。可是,再大的智者,或说“精神者”,也需要与“君子游”,示寂之前先生的孤寂,其深沉大概是吾辈所不能测量的。先生做三大文化会通的工作,通晓梵、拉丁、希腊、德、英、法等八种语言。但他从来不说,只是在做。说他运用若干种文字,那是后来别人“计算”出来的,他从不显扬自己,但是我们知道他“学问甚大”。他安静得甚是寂寞,寂寞得非常安静,在不声不响地做着“接续”精神传统的工作。似乎他在英文《唯识菁华》序里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在人类历史骤急的进步中,传统有时候会被打断,于是,那些圣人(大学者)们,就把它重新接续起来,并使它“恒常”一贯,因为这传统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因为对先生了解的人不多,鲜有人称他为“大师”,偶有称之者,他也会不高兴。大概在他眼里,鲁迅、阿罗频多才算得上“大师”。当年许广平在回忆录中说到梵澄:“他天赋极高,旧学甚博,能作古诗、短评,能翻译。钦慕尼采,颇效其风度。”然而,他甚少谈起他和鲁迅的关系,也许他怕有“依草附木”之嫌。

自晚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颇遭质疑。先生那一代人为求索救治方略,或远涉重洋,就学欧罗巴;或飞越雪山,取经古天竺,为的是兼收并蓄,“拿来”彼国之菁华,浇灌吾华之园地。有他们在,文化的精神之火就在,况且,他们又采来铜山之矿、灵山之薪,何愁不会燃起熊熊大火?我想,先生文集出版的意义正在于此。时至今日,我仍记得:有一次先生送我出门,我看到先生的毛衣右臂上有一个洞,一根断出的毛线随着先生的手臂在空中摆荡。我说:“您老人家的毛衣该换换了。”他笑着回答说:“穿得很好嘛!”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编 师友情缘

声尘寂寞系恒常——记徐梵澄先生

怀念任继愈先生

悼季羡林、任继愈:当代中国文化的两座高峰

怀念李泽厚先生

怀念恩师徐崇温先生

李学勤先生在国际汉学研究上的贡献

严绍璗:当代中国海外汉学研究的奠基人

耕耘中西交通史四十载——谢方先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记朱政惠先生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柱石——耿昇先生追忆

国际汉学研究发展的推动者——记大象出版社周常林先生



第二编 游心之语

十年老尽少年心

十年甘苦寸心知——写在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十五周年之际

在世界范围内梳理中国文化外传的历程——与大象出版社合作十五年记

我们这一代人的学问



第三编 师生之谊

“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外语类大学的新使命

大学的意义

尊德行,道问学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无愧于这伟大的时代

以学术为志业

尊师重道,教学相长



第四编 学术访谈

反思与开拓:建构一种批评的中国学研究——张西平教授访谈

“一个平等对话的时代开始了”——学者建议以中国立场研究海外中国学

中国学术“走出去”需要探索学术自身的规律——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

在世界范围探究中华文明的意义——张西平教授访谈录



第五编 汉学探源

西方早期汉学的“千古不朽之作”——读《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俄罗斯汉学鸟瞰

汉学研究三题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汉学作为思想和方法论


后记



丛书简介


光启文库


光启文库分光启随笔、光启学术、光启通识、光启讲坛、光启读本、光启译丛、光启口述、光启青年等系列,注重彰显学术价值,所选著作务求思想深刻、视角新颖、学养深厚,同时兼顾现实关怀,收录学术性与普及性皆佳、研究性与教学性兼顾、传承性与创新性俱备的优秀著作,如此,努力构筑优秀学术人才集聚的高地、思想自由交流碰撞的平台。


文库自2017年启动至今七年有余,已出版图书60余种,均为文学、史学、哲学、科学、艺术、考古等各领域作者多年学术心得与社会观察的结晶,为读者展示了当代学术的活力,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丛书相关书目:

光启文库(一)|不可错过的海内外名家力作,感受学术的重与轻

光启文库(二) | 不可错过的海内外名家力作,感受学术的重与轻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