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1900—1957)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在维也纳、伦敦和纽约从事心理分析工作,既是艺术史家,又是心理分析的实践者。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心理学也引起了20世纪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极大兴趣,这促使二人结成了终生的友谊,不断鼓励着贡布里希把艺术史和艺术心理学带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克里斯毕生致力于捍卫和扩大弗洛伊德的创见,努力桥接艺术史和各种心理学思潮,却始终怀疑有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理论”或“心理机制”能对艺术现象提供整体解释。《艺术的心理分析探索》一书的写作风格正受其怀疑精神和反复回环的思想方式的影响,呈现出既深刻锐感又无比谦逊的整体气氛,是20世纪研究艺术创造心理最富洞见的著作之一。
艺术的心理分析探索
〔奥〕恩斯特·克里斯 著
牟春 译
内容简介
《艺术的心理分析探索》一书收录了克里斯20多年以来借助心理分析理论阐释艺术心理的14篇文章。这些文章皆非着意于对艺术创造的心理过程或效果进行描述,而是意欲彰显心理分析理论对各种艺术理论及艺术现象的解释力度。本书作者恩斯特·克里斯基于其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和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深入涉猎,凭借丰富的论题、敏锐的问题意识、独特的思想节奏,唤起了后世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批评家全面理解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热情,鼓舞着后世继续以心理分析为进路勘探艺术的灵感和表达。
作者简介
(Ernst Kris,1900—1957)
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著名艺术史家施洛塞尔的高足;曾接任施洛塞尔成为维也纳博物馆应用艺术和雕塑收藏馆的负责人,中世纪晚期雕刻、哈布斯堡艺术藏品等艺术鉴赏领域享誉世界的专家。同时,克里斯对心理学著述涉猎甚广,对弗洛伊德开创的心理分析极为敬服,试图融合艺术史视角和心理分析理论来考察艺术家和艺术品。他曾被弗洛伊德委以重任,担任《意象》杂志的主编,在当时的欧洲艺术史和心理分析两个领域富有声望。
译者简介
牟春
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学科点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曾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代表论文《山水图像及其象征意义——贡布里希论中西艺术传统的根本差异及其相通之处》,曾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近期出版的相关译著有《心理学、艺术与政治——恩斯特·克里斯、E.H.贡布里希与漫画研究》。
有一农夫到城市去看戏。他从乡村远道而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乡下度过,对戏剧艺术一无所知。他所看的这出戏情节动人心弦,后者讲的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伟大英雄。一群声称是他朋友的人却要损害他的事业,危及他的生命。他们扬言,这个英雄要篡夺政权并计划损害人民的宪法权,但实际上他并无此意。这个农夫站在英雄一方,因为英雄的伟大和坦率吸引了他。在密谋者们准备谋杀英雄之时,农夫无法忍受背叛者战胜天才人物,他决定进行干预。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吼声响彻整个戏院大厅:“小心!他们带着武器!”于是,加斯卡第一个下手刺杀恺撒这精彩的一幕突然被打断了。这则逸事说明了对艺术的一种典型误解:这个农夫无视“审美幻象”;他不是参与生发一种内心体验,而是采取行动。与人们所期望的戏院观者所应具有的反应不同,他的反应是“原始的”(适用于这个词的各种意义)。有大量资料显示,在戏剧艺术发展较成熟的阶段之前,也就是在希腊文明的所谓古典时期之前,戏剧还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此间台下和台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所有人都是潜在的演员,他们参加节日或典礼,庆祝或重温神话交给他们的东西,把这些东西视为传统的精髓。音乐、舞蹈和语言表达这些随后发展起来的、多少具有独立性的艺术分支都是戏剧表演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戏剧表演中融成一体了。人们没有产生其他反应的可能性,唯有主动合作,也许更应称之为“联合行动”[coaction]。参与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看他们的魅力[charisma]。能力的差异使有些人扮演主角。在共同体看来,这不仅是技巧和因之而起的社会地位问题,还反映了其与神圣之物的特殊关联——那些极具天资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这么感受这件事的。在希腊文明的其他文化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类似于从魔法仪式到戏剧艺术的发展。这些发展的共同要素就是减少行动诉求,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以其他经验完全替代行动。即使在西方文明内部,面对同一场表演,这种替代的程度也是不同的。那些年轻人,那些“较少受到教育的人”,某些文化群体,以及某些个体,他们的反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往往在座位上就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有很多种存在于艺术边缘的社会活动,它们鼓励观者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其中。群体舞蹈、布道会以及政治集会(后者尤其是在极权的控制之下)往往限制个体反应的自由,并驱使个体进行退行,把参与者群体转变为反应激烈的群氓。在这些场合下,“实际”的参与是被期待的,并且那些以行动来回应的人是不会对任何审美幻象“坐视不理”的。目录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通向艺术的各种路径
第二章 艺术家的形象——有关传统在古代传记中作用的心理学研究
第二部分 精神病患者的艺术
第三章 论精神病患者自发的艺术创造
附录 中世纪的一位精神病艺术家
第四章 18世纪的一位精神病雕塑家
第五章 绘画的功能与“创造性魔咒”的意义——对一位精神分裂症艺术家的研究
第三部分 喜剧
第六章 漫画心理学
第七章 漫画的原则
第八章 自我的发展与喜剧
第九章 作为表情过程的发笑——对表情行为的心理分析
第四部分 文学批评的问题
第十章 审美复义
第十一章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第十二章 哈尔王子的心理冲突
第五部分 创造过程的心理学
第十三章 论灵感
第十四章 论前意识心理过程
参考文献
篇章出处
索引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丛书书目
“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由著名艺术史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担任主编,是一套系统介绍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的丛书,精选瓦尔堡、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哈斯克尔、弗里德伦德尔、扎克斯尔、温德、库尔茨等世界一流艺术史家的西方艺术史学研究的经典论著约50种,并由资深艺术史研究者和中青年译者共同精心翻译完成,力图全景式呈现现代西方艺术史学一个多世纪来的面貌和形态,为国内西方艺术史学研究提供全面详尽的资料、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艺术史学薪火相传的学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