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演剧仪式与文化社会——中国现代戏剧节史论: 1938—1949》

文摘   2024-11-17 17:00   上海  

戏剧节虽然名为戏剧节,但是它并非仅是戏剧的呈现,更是20世纪40年代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相互作用影响的一个缩影,展现出文人与社会之间的角力和成长。


梅琳的著作《演剧仪式与文化社会——中国现代戏剧节史论: 1938—1949》主要讨论戏剧节与现代演剧制度的转变问题,可谓独辟蹊径,是一本旧枝新花的创新之作。她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还原戏剧节的发展历程,理清其历史升沉,丰富性地描述了从1937年到1949年间现代戏剧节的参与人员、活动情形、演出模式等繁复历史,揭示了现代戏剧节的社会功能及定位。


本期小编要推荐的新书《演剧仪式与文化社会》在史料上下足了功夫,细致勾稽,带我们走入历史现场,看清中国现代戏剧节的过去。让我们一起跟随梅琳脚步,去探索现代戏剧节的前世今生,感受文人和社会之间的角力和博弈。


演剧仪式与文化社会

中国现代戏剧节史论: 1938—1949

梅琳  著




内容简介

中国戏剧文化源远流长,但确定戏剧为一个节日以示庆祝则遥遥无期,因而无论是戏曲、话剧、歌剧的表演人,还是民众对戏剧节都是陌生的。随着新文化运动将戏剧逐步纳入主流文化范畴,戏剧开始参与社会文化事务,拥有自己的节日亦成为可能。戏剧节是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非常特殊的产物,戏剧节对戏剧作品的依附性低,不以单个作品或某一剧人的成败而建立或取消,且与政治权力之间过从甚密,这是戏剧发展史中较为少见的现象。


本书在勾稽大量戏剧演出史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分六章讨论1938至1949年的中国现代戏剧节从1937年拟办、1938年初创到1949年谢幕的历程。本书着力探讨十二年戏剧节举办的历程中,戏剧节象征意味的仪式与政治力量的角力,及隐含其间的戏剧节的多重意义,在厘清了现代戏剧节中的隐晦之处时为现代文学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图书亮点

1. 史料详实:本书作者在爬梳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细致梳理1938—1949年的现代戏剧节的历史,以期探讨演剧与社会丝丝入扣的关系。

2. 以史为鉴:追本溯源,书写中国现代戏剧节的初创历程,对当下的戏剧节发展以启示和思索。

3. 装帧精巧小开本,方便阅读;装帧设计雅致简单。


作者简介

梅琳


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战时文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庆市社科项目3项,在《现代中文学刊》《戏剧艺术》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试读章节


戏剧节是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非常特殊的产物。戏剧节对戏剧作品的依附性低,它不以单个作品或某一剧人的成败而建立或取消,且与政治权力之间过从甚密,这是戏剧发展史中较为少见的现象。戏剧节的独特性造成了其与一般戏剧史研究的差异,从戏剧史研究定位看,近代戏剧史研究着眼于启蒙和新地位的确立。20 世纪 30 年代戏剧史中研究左翼戏剧及其活动轨迹与方式占据主导,20 世纪 40 年代戏剧史研究偏重于戏剧与民族、政治之间的交汇。戏剧节诞生于 20世纪 40 年代自然也具备该研究时段的特性,却又生发出差异点。戏剧节研究不同于戏剧文学史研究,因其活动特点和方式,不仅需要沿袭剧本、剧人为主的研究方式,更需要将剧人视为群体,将戏剧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看作群体之间的博弈,而不同于一个剧人、一场演出或一次座谈的影响。此处并非认为日常的剧人、剧作或演出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些都很重要,正是因这些影响力的累积,戏剧节才具备成为一种势能代表的资格。戏剧节是建立在这些成功之后的活动,它将这些成功的显性或隐性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剧人群体力量的展示平台,使“观者与演者的精神,有如冶铁的洪炉熔成一体,旷古以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戏剧、剧人、戏剧节业已形成三位一体的共生系统,因而更具有代表性。


戏剧节的“节”字,确立了它研究路径的突破点和独特之处。节日具有仪式性,戏剧节和仪式的关联则更多。戏剧诸种表现形式本身便与仪式关联深远,而戏剧节则是戏剧演出仪式性和戏剧节活动仪式规程的叠加,更具仪式特性。


“任何研究戏剧史的著作必先涉及仪式。因为这种或那种仪式形成了所有流行剧场的基础,和戏剧本身赖以生长的根源。”


英国戏剧理论家弗兰西斯·爱德华的上述阐释,既涵盖对戏剧起源的认知,也是对戏剧研究重心的提示。仪式具有在人类诞生之初便存在的独特性、人类历史探索中的普适性,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仪式研究经多年积累与多学科领域的探索,已成为社会、政治、文化等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路径之一。仪式研究衍生出社会仪式、过渡仪式以及政治仪式等诸多研究视角,采用仪式研究的哪一条路径讨论戏剧节则需要回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社会语境之中考察。



在仪式形式和泛政治化语境之下,戏剧节的研究视角自然以探讨政治仪式为佳,戏剧节与普通戏剧演出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其政治仪式性。戏剧节与政治仪式之间的交互,既涉及中国戏剧传统与现代社会政治、仪轨之间的融合和冲突,也关联中国戏剧发展独特性与社会文化发展一般性之间的协调及共生。戏剧节的政治仪式属性体现于,戏剧节的活动层面可以视为仪式演出,而多年的程序化活动,在完成戏剧节历史建构的同时,此类“深思熟虑地程序化”活动亦促使戏剧节“被认真遵守,以表示感情”。在此基础之上,戏剧节成为每年一次的剧坛盛会,具备了政治能力,从而奠定其在剧人和社会中的地位。在生产层面,戏剧节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剧协和文运会均为仪式人,两者之间的协同与分歧是政治力量和剧人力量的一次交锋。戏剧节演出的狂欢、献演、茶话等不同模式,与纪念大会的固定性之间形成了演出自由与政治规约之间的碰撞。文字、广播、人际等多种媒介传播戏剧节,则是政治意识的展示平台。由此,戏剧节在 20 世纪 40 年代的语境之下凸显出两个关键点:

其一,秩序与规训。戏剧社团、协会是事务性的团体,其形成基础是集中力量去解决或处理事件。现代戏剧节是精神凝聚的实体表现,借由戏剧节而实现的剧人集合,以社团、协会方式展示集体力量和强化凝聚力,并不断巩固由社团、协会建立起来的秩序。参加戏剧节纪念大会的多是权威剧人,他们或是行政权力的代表,或是剧界精英,多种类型的代表端坐纪念大会礼堂之内,座位安排昭示了参会人在剧界的不同层次 / 级别。演出之中,决定演出方式和剧目的剧人,大轴演出的剧人,都是剧界中流砥柱。会场之外,仪式传播中也强化着对秩序的巩固,能够在新闻报道中被提及的定非普通剧人,能够在戏剧节各类专刊、专号中发表文章的多是剧界精英。戏剧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强调戏剧界所需要遵循的秩序。

秩序的强调,是为了规训。如福柯所言,事物要达到规训目的,其应该是中心点,“既是照亮一切的光源,又是一切需要被了解的事情的汇聚点,应该是一只洞察一切的眼睛,又是一个所有的目光都转向这里的中心”。戏剧节恰好如此,它是剧界的焦点、剧人的寄托,它是戏剧一年一度的中心。在任何社会环境中,既得利益层级都试图使用规训来维护其所获得的利益。戏剧节中的规训也是多层面的:来自戏剧界内部权威对戏剧界各层级的规训;泛政治语境之下,政治力量对戏剧界的规训;泛工具社会环境下,社会、民族对戏剧界的规训。

其二,统合与提升。秩序是组织层面的,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统合,其亦是戏剧节政治仪式特性的重要表现。普通的戏剧活动,由于缺少仪式性通常难以达到统合的功效,戏剧节因具有政治仪式性则不同,它在剧人精神方面的整合效力更为突出。客观而言,戏剧界并非亲密无间,新、旧剧之间,平剧和沪剧之间等均存在着竞争与较量。戏剧节每年定期将剧人邀约一堂,此间政治仪式“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剧人的热情被激发,信仰被维持,地位被重塑,戏剧被整体激活并卷入时代洪流。戏剧节的统合将剧人群体精神提振,将戏剧进一步带入政治社会的发展浪潮之中,戏剧界内部、戏剧与社会之间都完成了统合,并且统合结果在每年一次的戏剧节中被微调和强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目录一览

▼ 向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研究 

三、概念厘定 


第一章  现代戏剧节的缘起


第一节 取法苏联戏剧节

一、苏联戏剧节的模式与特征 

二、苏联戏剧节的对华宣传 

三、取法苏联戏剧节原因及其影响 


第二节 剧人群体的蓄势 

一、剧人知识结构转型 

二、剧人组织的合力趋势 


第三节 戏剧生态革新 


第二章  现代戏剧节的历程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戏剧节 

一、初创:戏剧节的筹备与举办 

二、发展:戏剧节的从民办到“国定” 


第二节 内战时期的戏剧节 

一、转折:戏剧节的两地举办 

二、结束:戏剧节的尾声 


第三节 其他区域的戏剧节活动 


第四节 戏剧节活动特征分析 


第三章  现代戏剧节的机制


第一节 戏剧节的组织者 

一、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剧协”)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与文运会 

三、文运会 


第二节 戏剧节的演出机制 

一、狂欢:汇演模式 

二、规约:献演模式 

三、消亡:茶会模式 

四、记忆:纪念大会 


第三节 戏剧节的传播渠道 

一、戏剧节与文艺期刊 

二、戏剧节与报纸副刊 

三、戏剧节其他传播渠道 


第四节 戏剧节的接受 


第四章  戏剧节中的政治话语


第一节 戏剧节的中共话语 

一、戏剧节的左翼话语建构 

二、《新华日报》与戏剧节 


第二节 戏剧节的国民党话语 

一、戏剧节的国民党官方训词 

二、戏剧节改期的因由及其影响 


第三节 国民党戏剧观念的两面性 


第五章  戏剧节中的剧人


第一节 剧人的困境与吁请 

一、税捐压力 

二、剧场缺失 

三、募捐辛酸 

四、剧人自救 


第二节 剧人的抉择与心态 

一、伶人的“失语”与参与 

二、从自我规约到坚持守节 


第三节 余上沅与戏剧节 


第四节 剧人主体意识增强 


第六章  戏剧节与现代演剧制度


第一节 现代中国戏剧节的成立与特质 

第二节 戏剧节推动现代演剧制度的转变 

第三节 戏剧节制约现代演剧制度的发展 


结语:戏剧节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后  记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