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林主人 诵/寒白
半个多月了,天气一直不好,整日里觉得缩手缩脚地怕冷。赶上这两日下雨,身上更感寒凉了。
外面的天色,灰暗沉闷,蒙着一层昏昏欲睡的意思。手上捧了热茶,亦并不喝,只为要它一点慰藉的温度。深秋的气息,是平静的,再加上不紧不慢的雨声,似有一种天荒地老的悠远。大约因为年龄的缘故,如今看见花雨云树,便不易勾起什么情思。其实,因为一点心事抒发不得,捶胸顿足地朝天要诗,或是口里念叨着老天不帮,我便无诗的样子,也是非常可爱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提到一位冥吏,据他说凡是诗章锦绣的人,在晚上睡着的时候,屋里便会散发光芒,但只有神鬼才能看见。光芒自人窍而出,才高者明亮,次者弱之,次次者萤光如豆。像我么,光芒什么的就没有,气味或有一些,大约是类似烤肉的香味罢。
深秋的雨,一下就是两三日。因无晴光朗照,故便有齐怀压眉的浸润之感。所谓见景而生情,一则取决于景,二则取决于看景的人。子瞻在《寒食帖》说“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不但是怜花恨雨,亦是恨己不逢时。黛玉的《秋窗风雨夕》更是把雨当成冤家,一字一悲,一句一叹,道不尽凄凉无助。人之命运,犹如孤舟寄海,谁能算得准盛在何时,败于何期,若正逢上那低落哀婉之境,就是给他春雨秋雨,又有什么分别呢。
平常人家,平常的人,对于秋雨便感受寥寥,无非赶紧换下淋湿的衣服,热热地喝一碗姜汤。想象那些住在山里的人,若得了好友的酒约,管它什么早晚,亦要冒雨前去。他穿上雨衣,套上雨靴,踩着湿滑的山路一步一歪地走。眼见这山色如墨,烟雨蒙蒙,再配上这么一个人影儿,便是一幅现成的《秋雨访友图》。
想起小时候家中的情境,似只有赶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家里才显热闹。母亲凑近了窗子,认针拈线,做着平时来不及缝补的活计。父亲闷在堂屋,和他的一个什么朋友,看天说雨喝闲酒。哥哥姐姐们坐在西屋的大炕上盘腿打牌,地上堆着几双七扭八歪的鞋子。趁他们不注意,我便挑了双最大的穿在脚上,在院子里趿拉着,专门找雨花水坑踩着玩。等雨停了,便出门到巷子里,去踩那些泥巴。鞋子陷在泥里,每抬一脚,底下仿佛被什么东西吸住,十分费力的时候,得自己用手搬着腿拔出来。邻家的一个大人,站在家门口攥着烟斗吸烟,他乐呵呵地看着我,喷出一口烟来。那烟,在潮湿灰暗的空气里升腾着,特别的白。
诵者简介:
寒白,自由媒体人,朗诵爱好者,喜马拉雅FM人气女主播。以自然淡雅,意蕴悠长的演播特点受到众多听友的认可与喜爱。
喜马拉雅:@寒白聲惑
微信公众平台:hb-dmw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 不得抄袭
公众号转载需授权
如无特别说明,用图均来自堆糖
朗诵音频归诵读者所有
音乐版权归原始创作者所有
Hi
ID:枫林主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