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意

文摘   2025-01-19 06:48   北京  




枫林主人




  人有人情,年有年意。

  年意都是父母给的,或是爱你的人给的,如果二者不具其一,过年便没有年意。

  呆立在苍凉处的人,孤立于沙滩、旷野,没有任何亲情关系的人,是感觉不到年意的。

  这样的人,三百六十天都自在,只有过年这几天,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过年,过的是亲情,爱意,如果没有亲情与爱意,何必回来,何必团聚。

  奔波了一年,疏远了一年,淡了一年,凉了一年,都需要靠这几天去填补,去慰藉。

  即使最简单的饭菜,因为亲人在座,杯盘上也会披上节日的喜庆。

  冷眼冷心不行,再好吃的东西,看着都是凉的。


  不喜欢太过自私的人,这样的人坐在饭桌上,是一种扫兴。

  他不爱父母,不爱家庭,浑浑噩噩地懒着,自私着,没有一点贡献,没有向上的阳气。

  谜之自信的活着,好像别人都欠他的,除了自己,不肯对外人付出一点。

  我们应当敲醒他,让他回到人世中来,回到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的公平的秩序当中。


  年意也是需要物质的,需要有形的东西去映衬。

  一副对联,一个窗花,一盘糖果,都有用处,空想总是没根据的,看到这些有形的东西,会觉得具体,觉得幸福。

  饱满的幸福,需要口腹之欢,需要耳闻目睹。

  桌上的饭菜,宁多勿少,宁滥勿缺,一年就这么几天,奢侈一下又何妨。


  想起小时候的年,为了准备一桌年夜饭,前前后后需要张罗好几天。

  灶房里的柴,堆得满满的,冒着热气的大锅支着,这些柴禾便是底气。

  大块的肉在锅里炖着,没有酱油,没有味精,功到自然成,到了时候,满院子飘着朴实的肉香。

  另一处小灶上,炸油饼,炸丸子,炸糖糕,那只干渴了一年的锅,今夜浸润得油光明亮。


  普通的饭菜,比如饺子,白菜炖肉,没有红枣的年糕,都是给回门的女儿,姑姑们准备的。

  精致一些的,适合佐酒的饭菜,都是给拿着拜帖的朋友和生亲戚准备的。

  从初二到初七,饭菜越吃越好,来的人却从亲到疏,从近到远,从厚到薄。

  没错的,越亲的人越吃不到好东西,好吃的东西,或许都浪费在了面子上,排场上。


  后来想通了,那些吃不到好东西的亲人,同时也是别人的生亲戚,贵朋友。

  他们回到曾经养育过自己的家,不需要客气,不需要排场,饭菜越简单,越能吃得心满意足。

  等到初六初七,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坐在饭桌上,面对着好吃的饭菜却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这便是人世的礼数,有一种不贪不占,不小家子气的贵重。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和弟兄们一起去拜父亲。

  他披着棉袄,坐在点着蜡烛摆满供品的长案之侧。

  看见我们跪下来,他便欠起身子虚应着。他看起来很遥远,不像我们平时的父亲。

  这样的味道,也是一种年意。



枫林小主
枫林主人作品唯一原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