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运营商连续工作30年就可以内退?

科技   2024-11-27 07:31   中国香港  

最近,有关某运营商员工内退、辞退的新闻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内退政策、年终奖、辞退35岁以上员工、以及失业金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员工的博弈,更是整个职场生态的真实写照。

内退:职场“缓冲区”,还是“无奈的选择”?

不少企业实行内退政策,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经营调整时,更成为解决“富余职工”问题的一种手段。
以某运营商为例,员工若接近法定退休年龄、工龄达标或因健康原因无法继续工作,可申请内退。内退看似是一种“体面离场”,但也意味着收入缩水和职业生涯的提前结束。

很多人不知道,内退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标准差异很大。比如,有的企业允许女职工45岁内退,男职工达到一定工龄也可申请,但并非强制执行。部分员工还会面临内退后的补偿标准不统一、待遇缩水等问题。

网友热议:

• “45岁内退后,生活费够吗?还要靠什么补贴家用?”
• “内退是福利还是变相裁员?企业只是想省下高薪老员工的成本吧!”

“35岁危机”:从“潜规则”到“显规则”

最近一位运营商营业员吐槽:“35岁被辞退后找不到工作,简直是社会的无声淘汰。” 事实上,35岁危机已经成为很多职场人的痛点。

基层岗位招聘要求“35岁以下”,中年员工“性价比低”,部分企业甚至用绩效、岗位调整等方式“劝退”老员工。很多人用“职场版大逃杀”形容这一现象,并调侃“30岁以上就得规划副业”。

但问题在于,企业真的有权辞退老员工吗?
从法律上看,员工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法律不允许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即便因企业经营困难裁员,也需按工龄支付相应经济补偿金。

辞退潮背后:是成本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部分公司裁员老员工的背后,既有人工成本的考虑,也有管理文化的缺失。一些老员工确实存在“躺平”现象,甚至影响团队士气;但更多情况下,企业并未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职业成长路径,导致员工动力不足,工作倦怠感强。

然而,辞退老员工真的更“划算”吗?

• 年轻员工成本低,但流动性强,企业培训成本高。
• 老员工虽资历深,但如果调动不好积极性,也会成为企业的“沉没成本”。

企业追求效率,员工渴望保障,二者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是否可以通过更灵活的政策,平衡员工福祉和企业利益?

你怎么看“内退”与“35岁危机”?欢迎留言!

网规网优圈子
一个网优人的资讯平台、也是一个学习、工作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