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人站在烈日下,摆着看似热闹的摊位,有时候拉着大喇叭喊,有时候被动地盯着来往行人发呆。这个场景,几乎成了运营商基层员工的日常。但你知道吗?这些“摆摊”的背后,并不是为了多卖几张卡、多签几个套餐,而是一场由运营商高层导演的KPI秀场。
1. 摆摊的意义: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看”
表面上看,这些摊位是为了推广业务,但实际上,它的存在更多是为了拍照——发群里,给上级看,甚至“证明”某地市场的活跃度。领导要的是“摆摊的样子”,不管摊位上有没有人咨询,更不管最后签了几单合同。对领导来说,有图有真相,“业绩成果”就这么上报了。
2. 基层员工:摆摊是KPI考核的工具
很多基层员工反映,摆摊任务几乎全年无休。大到节日促销,小到季度冲刺,摆摊成了硬性指标。一些地方甚至强制员工自掏腰包布置摊位,比如购买伞棚、音响、横幅。忙了一整天,回到公司还要被领导训斥“怎么没人气”“为什么照片不好看”。至于签单量?那是另一个部门的考核指标,基层员工根本无力左右。
3. 高层的冷漠:数字游戏里的摆摊“幻觉”
运营商高层最爱数据报表。一张“摆摊人数破纪录”“地推照片1000+”的总结PPT,可能直接成为他们下季度获嘉奖的理由。但他们不关心的是,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基层员工需要在风吹日晒中挨到几点?夜晚的寒风里,他们甚至要忍受路人的冷嘲热讽。
4. 这种模式,注定失败
摆摊真的有用吗?恐怕连高层心里都明白:无论是4G卡还是宽带套餐,消费者决策更多依赖网上评价、朋友推荐,甚至是直营店的口碑。而摆摊这种形式,早已跟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脱节。
摆摊,早已不是生意场,而是一场无意义的表演——消耗的不只是时间和金钱,还有基层员工的士气和尊严。
5.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反思,更是变革
运营商的高层,是否能从这种“作秀式管理”中抽离出来,真正关注业务本质?是否可以让员工摆脱机械化劳动,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客户服务中?摆摊,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它揭示了企业内部僵化的思维和对人力资源的粗暴浪费。
每个在大街小巷摆摊的基层员工,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社会的普通一员。他们值得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而不是沦为无意义的“摆拍工具人”。
如果你也对这样的运营模式感到愤怒,请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真相。或许有一天,这场“摆摊秀”能彻底谢幕,真正让基层员工走向职业的春天。
码字不易,打赏、转发、再看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