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KCL拒绝的学生,用一份特殊简历逆袭了UCL

文摘   2025-02-05 18:32   美国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这周,我又遇到一个被KCL"暴击"的学生。

他拿着一份85分的成绩单,还带着一脸"我很优秀"的表情走进我的办公室。看到他手里拿着KCL国际管理的申请材料时,我真想给这位"追梦少年"一记当头棒喝。

"兄弟,你知道去年KCL国际管理专业录取了多少人吗?"我看着他茫然的眼神,"600个申请,最后只发了14张offer,录取率2.4%。你这成绩,连听众席都挤不进去。"

看到他脸色变了,我继续补刀:"别觉得我说话狠。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把KCL当成UCL和LSE的'平替'?因为他们觉得KCL门槛低。但事实是,KCL商科专业有40%的录取率时,国际管理却只给2.4%的人发offer。这不是让你放弃,而是让你明白:想申请KCL,你得先把天真病治好。"

最讽刺的是,每年都有一大波学生,举着985/211的本科文凭,信心满满地冲向KCL。但他们不知道的是,KCL现在看都不看双非背景的申请,就连985/211如果没有85分以上的均分,基本上连候选队伍都进不去。

而这,还只是2024年KCL越来越"狠"的开始。

"麦哥,那KCL到底有多难申?"我办公室里那位学生还不死心。

我打开电脑,调出今年最新的申请数据:"看好了,KCL的'狠'远不止于此。你以为国际管理难申?计算机方向更是刀刀见血。"

人工智能专业去年发了15张offer,录取率连3%都不到。数据科学更是卡得死死的,录取率低于5%。而且,这些专业不光看分数,还要看你的专业背景。数据科学专业要求你必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不是随便学过Python就能糊弄过去的。

"但我听说..."学生刚要开口,我就打断他:"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听说'KCL比UCL好申是吧?你要不要看看我上周收到的一份拒信?一个清华计算机的学生,GPA 88分,照样被KCL人工智能专业无情拒掉。"

我看着眼前这个被打击得不轻的学生,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你知道为什么KCL现在这么'狠'吗?因为它不差生源。中国留学生申请量,KCL在英国能排进前五。它完全不愁招不到优秀学生,所以挑选标准只会越来越严。"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他一个更残酷的事实:"现在的KCL,已经不是你想象中那个'G5替补选手'了。它完全可以用UCL的标准来筛选学生,因为申请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麦哥,我到底要准备什么才能申上KCL?"这个问题我听过太多次了。

"先把你那份只写了'精通Excel'的简历扔了吧。"我直接开怼,"现在申请KCL商科,连GMAT/GRE都不带,你是觉得招生官欠你一张offer?"

我展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知道24年KCL国际管理为什么这么多人被拒吗?因为80%的申请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以为高分就够了。"

"但你看看那些成功上岸的案例:一个香港理工的学生,GPA不到85,但是带着两年投行实习经验和720的GMAT分数,直接拿到offer。另一个墨尔本大学的申请者,托福差点没到要求,但人家在澳洲做过两个AI创业项目,照样被录取了。"

看到学生一脸困惑,我继续解释:"KCL现在最烦的就是'纸面英雄'。你那个所谓的学生会主席经历,说实话,还不如人家一个靠谱的项目经验来得实在。"

"而且,"我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另一组数据,"你知道为什么KCL计算机类专业今年录取率这么低吗?因为太多人只会写'精通Java、Python',但问到具体项目经验,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种简历,在KCL招生官那里连3秒钟都活不过。"

顺便说一句,别以为选个冷门专业就能曲线救国。24年KCL连传媒这种'非热门'专业的录取率都不到15%了。

"麦哥,那我是不是就没希望了?"看着学生失落的样子,我摇摇头。

"我不是在打击你,而是让你看清现实。"我打开了一个成功案例的文件夹,"来,给你看个有意思的。上个月我们帮一个申请者翻盘的案例。"

这位同学第一次DIY申请KCL商科被拒,但经过我们3个月的深度包装,最后不仅拿到了offer,还获得了5000镑的奖学金。关键在哪?

"第一,我们彻底重构了他的经历。不是假造,而是挖掘。那个看似普通的电商创业经历,被我们重新梳理后,变成了一个结合数据分析和市场策略的完整商业案例。"

"第二,我们让他开始做一个跨境电商的数据分析项目。不是为了摆好看,而是真正做出了成果。这下,简历里的'精通Excel'终于有了实打实的证据。"

"第三,最重要的,我们帮他规划了一个备选方案矩阵。KCL录取率低?那曼彻斯特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相似专业呢?数据显示,这些学校的就业率有时候甚至比KCL还高。"

看着学生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最后补充道:"记住,KCL确实越来越'狠'了,但'狠'的不是录取标准,而是筛选的精准度。它不是在拒绝优秀的学生,而是在拒绝那些只会喊口号的申请者。"

"所以,与其天天焦虑KCL有多难申,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真实实力上。毕竟,在留学这条路上,实力才是最大的翻盘机会。"

真实的背景+扎实的实践+合理的规划,这才是打动KCL招生官的制胜法宝。至于那些只想着走捷径的"小聪明"?对不起,KCL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麦叔研究院
行业内少见的高素质留学中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