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男生崩溃辞学:我被211学长按在地上摩擦

文摘   2025-01-27 18:30   陕西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昨天,我的微信又炸了。

一个学生连发了8条消息,说被伦敦某所"野鸡中的战斗机"录取了,还问我要不要交定金。

看到他发来的专业名字,我直接气得血压飙升 —— Gender Studies,这不是纯纯来英国烧钱吗?

正要开喷,High Fliers的《2024英国毕业生就业市场报告》就砸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30年的数据积累,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耳光,抽醒那些还在做"英国梦"的学生和家长。

"英国就业市场回暖了!"某些中介又开始忽悠了。确实,报告显示2024年毕业生招聘预计增长1.5%。但我问你,这点增长连通货膨胀都打不过好吗?

更搞笑的是,某些中介还在那疯狂吹捧什么"英国名校=高薪"。来,我给你们看个有意思的数据:Engineering行业岗位需求暴涨20%,Oil & Energy涨18%。但你猜怎么着?90%的中介还在忽悠学生报什么"管理类"专业,美其名曰"好就业"。

我直接笑出了声。

作为连续服务了3000+留学生的麦高教育,我们每年都要帮几百个"被中介坑惨了"的学生重新规划。上周五,一个UCL的Gender Studies在读生找到我,说被中介忽悠说"人文专业好就业"。

结果呢?

实习面试被拒20+,连Costco的工作都没抢到。

"麦哥,我该怎么办?"

我叹了口气,打开了最新的就业市场报告:"来,我先给你看看2024年英国就业市场的真相。别人不敢说的,我来说。"

这孩子看完数据后直接傻眼了:"为什么中介不告诉我这些?"

呵,因为说了实话,他们就卖不出课程了呗。

但我今天就要把这些藏在数据背后的真相,一个个撕给你们看。什么专业最吃香?什么学校最受雇主欢迎?别着急,我们慢慢来......

那个UCL的Gender Studies学生听完我的分析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麦哥,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

我看着他,忍不住想起去年那个被我们"拯救"的案例。

小王,某985计算机系的高材生,GPA 3.8。本来信心满满要申请UCL的AI专业,结果被某中介忽悠去了一个野鸡大学的"人工智能与性别研究"。理由是"跨学科更有竞争力"。

我当时就炸了:"你是想让人工智能学会分辨性别吗?这专业连HR都看不懂好吗!"

最后我们连夜帮他重新规划,总算赶在DDL前拿到了利兹大学计算机科学的offer。

为什么我这么激动?因为High Fliers的报告明明白白告诉你:2024年,Investment Banking的起薪高达55,000镑,而Law紧随其后,有50,000镑。

再看看Consulting和Oil & Energy,起薪都过了40,000大关。

反观那些所谓的"小众文科",起薪能有这一半吗?

有人说:"麦哥,你这是唯利是图!"

呵,我问你,你来英国留学不就是为了更好的人生吗?难道是为了毕业后端盘子?

别误会,我不是说人文学科不好。但如果你选择了这些专业,就必须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超强的能力,否则毕业即失业。

记得去年那个被我们劝退Gender Studies的女生吗?

我们帮她申请了Warwick的Data Science,现在在某科技公司实习,薪资直接甩了她原专业同学几条街。

她前几天还给我发消息:"麦哥,真香!"

所以,选专业不是过家家。你得明白,在英国,你的专业就是你的"身价标签"。

Investment Banking、Law、Consulting,这些才是真正的"香饽饽"。而Engineering和Tech类专业,虽然起薪稍低,但增长潜力巨大。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我学这些,不会太卷吗?"

兄弟,你来英国不就是为了卷吗?要不卷,你留在国内不香吗?

但是,光选对专业还不够。你以为UCL、KCL这些名校随便进就能躺赢?

天真!

我正要告诉那个UCL的学生残酷的现实,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了......

办公室门被推开,我的助理小李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麦哥,大事不好了!"

我挑了挑眉:"怎么,又有学生被野鸡大学录取了?"

小李摇头:"不是,是咱们之前帮忙申请到牛津的那个男生,他说要退学!"

我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什么情况?"

原来,这位牛津哲学系的高材生在实习中碰了一鼻子灰。连续被十几家公司拒绝后,他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自己"高分低能"。

我叹了口气,对UCL的学生说:"看到了吗?这就是现实。"

转身对小李说:"让他现在就来见我。"

半小时后,这位牛津男生坐在了我的办公室里,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沮丧。

"麦哥,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牛津的光环根本不管用啊!"

我笑了:"谁告诉你牛津的光环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

打开High Fliers的报告,我指着一组数据说:"看到了吗?2024年,有41%的顶级雇主表示,如果申请者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无论学历多么出色,他们都不太可能给offer。"

这位牛津男生瞪大了眼睛:"这...这怎么可能?"

我继续说:"不仅如此,报告还显示,70%的雇主认为,在疫情后的就业市场中,实习经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但是...我是牛津的啊!"他还是不敢相信。

我摇了摇头:"醒醒吧,兄弟。牛津确实是块金字招牌,但雇主更看重的是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价值。你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些才是真正的硬核实力。"

说到这,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去年有个男生,本科是某211大学的历史系,成绩平平无奇。但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还自学了数据分析和编程。

我们帮他申请到了曼大的商业分析硕士。毕业后,他凭借在学期间的两段实习经历和扎实的技能,成功拿到了一家咨询公司的offer,薪资比很多名校生还高。

"看到了吗?"我对牛津男生说,"名校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你能否成功的,是你的全面实力。"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HR朋友打来的:"麦哥,我们公司最近在招人,你有什么好推荐的吗?"

我看了看眼前这两个学生,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有是有,但是..."

"但是什么?"UCL的学生和牛津男生同时追问。

我看着他们急切的眼神,笑而不语,接起了电话。

"Sarah啊,最近招人是吧?我这确实有两个不错的候选人..."

挂掉电话后,我转向两位学生:"好消息是,你们都有机会去面试。坏消息是,只有一个职位。"

看着他们紧张的表情,我继续说:"但在你们去面试之前,我得告诉你们2024年就业市场的一个残酷现实。"

我打开电脑,调出最新的招聘数据:"你们看,表面上职位数量在增加,但实际上..."

"实际上什么?"牛津男生追问。

"实际上雇主们变得比以往更挑剔了。他们不再满足于漂亮的成绩单和名校文凭,而是在寻找能够立即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

我看向UCL的学生:"你的专业可能不是最热门的,但你在学期间做过两个数据分析项目,还自学了Python,这些都是加分项。"

又转向牛津男生:"你的学校背景很强,但如果继续固守在纯理论的象牙塔里,恐怕很难在就业市场上突出重围。"

"那我们该怎么办?"他们异口同声地问。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2024年的就业市场,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机会很多,但陷阱也不少。"

"比如?"

"比如有些公司打着'管培生'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招廉价劳动力。还有些所谓的'创业公司',承诺期权和高薪,结果连最基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我转过身:"但只要你们做好这三点,就能在2024年的就业市场上占据主动:"

"第一,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无论是新技术还是行业动态,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重视实践经验。实习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必修课。"

"第三,建立职业规划。不要被一时的高薪诱惑冲昏头脑,要看清楚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成长空间。"

正说着,Sarah的邮件来了。我示意两位学生看屏幕:

"Hi Mike, 我们决定要见见这两位候选人。不过..."

"不过什么?"他们又异口同声地问。

我笑着合上笔记本:"不过,在告诉你们之前,我建议你们先去准备一下你们的'个人品牌故事'。记住,在2024年,求职不是在卖学历,而是在推销一个完整的你。"

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知道,这两个年轻人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就业竞争力。

至于Sarah邮件里说的"不过"是什么?

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麦叔研究院
行业内少见的高素质留学中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