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份报纸承载着历史的风起云涌,也见证着时代的惊涛骇浪。因着花仙子小婷的牵线搭桥,我与嘉华时报的周主编在暑假期间达成了小记者训练营的合作。合作期间,感觉周主编性格内敛、言语不多,但是雷厉风行、精益求精。19年前,一个理工男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不仅能够创办一封报纸,而且还能做编辑排版、做采访印刷、做平面设计、做推广发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定耐人寻味。周主编如何跨界发展,如何脱颖而出,如何走过19年的风风雨雨?周主编是不是最后一代报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了对周主编的个人访谈。
嘉华时报老报人
郭绍武
一个人,一份报纸,20个年头。
这个人就是家住安大略湖畔哈密尔顿的老周——周志华先生,嘉华时报的周主编。老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天之骄子大学生,是家族里第一代美洲移民,四十年风风雨雨过后的今天,老周成了加拿大最后一代老报人。
结识老周,缘起今年5月,滑铁卢的全能义工花仙子小婷把老周的微信推给我,说你们是同行可以谈谈合作的事情。于是老周每月来滑铁卢地区发行报纸的时候,就会来到我们家喝茶聊天。7月份,我们喝茶的时候,碰出了小记者训练营的想法,8月就做了一次实验,当月就开始给报纸提供了“流星雨故乡 小记者摇篮”的整版稿件。合作很愉快,期间看到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老周,言语木讷,行动敏捷,在憨厚冷峻的表情中透出了当年日本影星高仓健的影子,于是我就萌发了一个想法,采访一下这位老成持重的同行。
9月10日星期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了安省的港口城市哈密尔顿。从这个城市成片的陈旧的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可以看出,曾经“钢铁城”的昔日辉煌和今日面对网络时代的尴尬。好在城市有著名的麦克马斯特大学,以及实力雄厚的医疗保健产业,为这座的50多万人口的老工业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上午10点,在谈教练的新家里,我们开始了正式的访谈。
没想到貌似不善谈吐不善社交的老周,一旦打开了话匣子,也是滔滔不绝,畅所欲言。他说自己多次濒临绝境,坎坷经历,不堪回首……
老周是1957年出生于上海浦东农村普通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70年代,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只有一身衣服,每次洗完衣服就无法出门了,只能躺在床上,等衣服干了之后才能穿衣出门。77年恢复高考,20岁的他很幸运地考上了西安理工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他说尽管自己家里很穷,但是上了大学才知道当时中国农村比上海郊区还要贫困。
大学毕业后,82年分配到了北京机械部下属一个研究所,88年到清华大学攻读机械专业研究生,91年毕业。95年赴美国洛杉矶,97年作为技术移民登陆加拿大。
老周1995年刚到美国的时候,身上只带了60美元。为了活下去拼命打工赚钱。他说那时候买不起青菜,鸡腿最便宜,5毛钱一个,所以每天吃鸡腿吃伤了,至今不喜欢鸡肉。他说,90年代前来美国的中国人虽然穷,但素质比较高,受到美国人敬重,警察抓住了违章司机,一看是中国人,某些情况下就不罚款了。后来,中国移民来美国的多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中国人的形象就下滑了。
起初,老周和熟人在美国一起做企业,因为工作压力和经济矛盾,导致他2004年在纽约突发心脏病,经过紧急抢救,死里逃生。47岁,那是他人生中跌落的又一次低谷的艰难岁月。
2005年,心脏病尚未痊愈,老周送儿子上麦克马斯特大学,也把家从温莎搬到了哈密尔顿,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迎来了他人生新的转机。
当年9月,老周听说哈密尔顿这个城市没有中文报纸。在这个当口,温莎的老朋友就建议他赶紧办一份中文报纸,抢占先机。
于是清华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不善交际和言语的老周,初来乍到,只身一人,白手起家,开始创办嘉华时报。在48岁,经历过8年磨炼、忍耐、压抑和疾病后的老周,大胆创业,人品能量终于开始爆发啦。
刚安顿下来,家还没有整理好,花350加元买了一台宽幅打印机,把准备出版的报纸小样打印出来,招揽广告客户。
老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学排版软件,把创刊号排了出来!而且居然印了8000份报纸。老周一个人,从采访编辑到承揽广告,到广告设计,到排版印刷,到发行送报,全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个报社,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其实在《嘉华时报》创刊前,Hamilton多个团体和个人已经开始在酝酿出版华人报纸,《嘉华时报》的出现,大家深受鼓舞。其中徐艳艳(Rebecca),王晓荣(Lisa)主动把前期工作成果分享给《嘉华时报》。特别是王晓荣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帮助《嘉华时报》的发展。
办报的过程中,很多热心的华人主动前来做义工,如蓝翔,陈月影等等。
嘉华时报开始的时候是月刊,后来根据客户要求办成了半月刊。疫情期间停刊了一个月,恢复成了月刊。至今嘉华时报总共出版了395期,最大的发行量达12000份,是加拿大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
嘉华时报一发而不可收,逐渐从一个地方城市社区小报发展成了多伦多乃至西安大略颇有影响力的地区中文报纸。
随着报纸的诞生和发展,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心情愉快了,心脏病彻底康复了,工程师变成了记者,从来不出门搞社交的书呆子,变成了报社主编,从来不去饭店吃饭的宅男,开始出入各种公共场所进行摄影访谈……以至于回国探亲访友的时候,老同学听说他创办报纸了,表示难以置信:如果听说你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不会觉得惊奇,你说办报纸了我们不敢相信!
忘不了很多老年读者喜欢嘉华时报,经常一杯咖啡、一张报纸伴随着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有一位老太太从哈密尔顿搬家到了哈利法克斯,临行前托朋友按时邮寄《嘉华时报》,一次,错过一期,老太太打电话到编辑部,希望给她补寄一份。
一个人可以创办一份事业,一份事业也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这些年老周因为办报纸,活动从书斋走向了社区,心态从自闭走向了开放,事业从新闻走向公益。分别与加拿大皇家植物园,Hamilton市警察局,Hamilton华人社区,阳光文化中心合作举办了十多届春节联欢会和春节晚会。协助中国广播艺术团举办了大型文艺演出《五洲同春》,帮助多伦多话剧团组织了多场话剧演出。
疫情发生后,2020年5月,很少出门旅行的老周,只身一人自驾走天涯,单枪匹马仗剑从Hamilton直扑温哥华岛。旅馆关门,就睡车上;饭店谢客,就吃面包榨菜,往返行程一万公里。真正享受了一把洒脱,自由的乐趣!此行老周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游了个遍,四进四出落基山。想必在孤独的行旅程中,漫漫长路和美丽的朝霞落日一定会让他化解所有的爱恨情仇,让他与这个世界达成深度的和解。他再也不是那个刚刚脱下长衫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柔弱书生啦……
当我问起老周作为资深移民,对新移民们有什么忠告和建议的时候,老周说现在中国的新移民条件好很多了,应该好好享受生活,融入主流社会。要力所能及地参政议政,因为与加拿大的华人数量相比,能在主流社会发声的华人的数量太少了,加拿大华人的声音太微弱了,这也是他创办中文报纸的一个深层原因。他还说,嘉华时报虽然无政治倾向,但是希望加拿大华人都要参与政治,至少都要去投票,要发出华人的声音,否则华人只能是被政治忽视的少数族裔。
回过头来说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电台、电视台和报纸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当网络时代来临后,对于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导致传统媒体日薄西山。特别是当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之后,又给传统报业致命的一击,纸质媒体伴随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率先衰落。今天正在出版的报纸看起来越来越像个历史的文物,一出版就可能被束之高阁,甚至变成垃圾废品。今天的报纸如何生存是个问题。
多伦多的几份大报纸,要么有政府党派背景做后台,要么有资本财团的扶持,要么有大型产业的支持,报纸只是一个某种力量的发声工具,所以能够生存下去。但是大多数民间草根的小报,没有政治倾向,没有产业支持,大部分风雨飘摇,自生自灭,极个别还在苟延残喘。并非报业无能,命运使然。看见老周憨厚的笑容,我们终于为他感到一丝欣慰,尽管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或许不可替代,即使一出版即文物,但是世面上总有人会玩味文物和收藏文物的。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老周,面临数字化媒体的冲击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已经制作了以嘉华时报为核心的网络电子融媒体平台,为了在数字化时代开创新的生机而努力。
访谈接近尾声,我们一起登上了谈教练公寓的楼顶平台。当我们俯瞰哈密尔顿全城容貌,发现有很多工地在修修补补,有些新的建筑也在拔地而起。老城区的上空依然是蓝天白云,过午的阳光让人温暖而眩晕。我深深地感慨,老报人的命运与老报纸的命运一脉相承,从诞生时期的步履蹒跚,到辉煌时期的大刀阔斧,到日薄西山的艰难跋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正是:各领风骚才几年,已是夕阳落深秋。老骥伏枥融媒体,明月清风乐悠悠。
2024年9月21日
往期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