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和能量的退降

文摘   2025-01-10 07:45   山西  


自然界中所有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能源危机,一切的根源在于能量的退降!


熵的微观概念

熵,这一抽象却又至关重要的概念,从微观角度而言,是系统微观状态数的度量标尺


想象一个容器被隔板一分为二,一侧装有气体分子,初始时气体分子被限制在一侧,此时系统处于相对有序的低熵状态。当隔板移除,气体分子迅速扩散至整个容器,它们在更大的空间内拥有了更多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微观状态数呈指数级增长,根据玻尔兹曼公式(其中为熵,为玻尔兹曼常量,为微观状态数),系统的熵大幅增加,无序程度攀升。这就如同将一副整齐排列的扑克牌打乱,牌的排列组合变得纷繁复杂,熵值也随之上升。


从宏观层面来看,克劳修斯熵公式:


揭示了熵变与热量传递及温度的紧密联系。

在热力学的奇妙世界里,熵是能量退降宛如隐匿于热现象背后的神秘指挥家,掌控着自然过程的节奏与方向,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琐事到浩瀚宇宙的演化,无不留下它们的深刻印记。

能量退降与熵的增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能量品质的逐渐降低。
在热机的工作循环中,这一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汽车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然而,由于发动机内部存在摩擦、散热等不可逆过程,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散发到环境中。原本可以高效利用的机械能,因这些不可逆因素退化为低品质的内能,能量的可用性降低。根据能量退降量公式为环境温度),随着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熵的增加,能量退降量也在不断累积,这意味着可用于对外做功的有效能量在不断减少,从而降低了热机的效率。

再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太阳辐射的光能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来源,具有极高的能量品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中。当食草动物摄取植物时化学能在食物链中传递但在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生物体都会通过呼吸作用等方式消耗一部分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随着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能量品味逐渐降低,可利用的有效能量越来越少,这也限制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长度和生物量的分布。


再如在工业生产中,钢铁制造过程也充分体现了熵和能量品味的变化。铁矿石在高温下被冶炼成钢铁,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或焦炭等能源。在冶炼炉中,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加热铁矿石,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然而,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热量散失、不完全燃烧等不可逆过程,导致大量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能量品味降低。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系统的熵不断增加,从相对有序的铁矿石和燃料状态转变为较为无序的高温钢水和废气等产物状态。



从宇宙的宏观尺度来看,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宇宙一直在不断膨胀,物质和能量的分布逐渐变得更加均匀。最初,宇宙处于高温、高密度且相对有序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恒星的形成与演化、超新星爆发等过程使得物质和能量不断扩散。在恒星内部,核聚变反应将氢等轻元素聚变成重元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恒星最终会走向死亡,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以各种形式散布到宇宙空间中,宇宙的熵持续增加,能量品味不断下降。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宏大的能量品质演变史,从最初高度集中、高品质的宇宙初始能量状态,逐渐演变为如今相对分散、低品质的宇宙能量分布格局。


熵与能量品味的概念在热力学及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耗散规律,还在能源利用、生态平衡、工业生产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两个概念,对于人类合理利用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探索宇宙的奥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中,如何巧妙地应对熵增带来的挑战,提升能量品味,将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引领我们在科学与文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介绍-
2020年博士毕业,现就职于一所地方高校,主讲《物理化学》课程。
专注→低成本功能材料开发,包括纳米纤维素,碳材料,疏水/亲水材料,聚氨酯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欢迎合作,资助,交流。
邮箱:xidsuo@126.com
爱折腾、爱学习、有一颗好奇的心,知上进,懂感恩的科学工作者。
愿望是拥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折腾!

玩转物理化学
感谢关注!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点,考研经验分享。分享个人从事的碳材料,疏水/亲水材料,纤维素提取利用,聚氨酯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知识/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