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 | 具有“分离-富集-检测”一体化气凝胶嵌合水凝胶材料

文摘   2024-12-17 07:20   山西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发明人 王浩楠 游瑞云 卢玉栋 刘云珍 朱兰瑾)取得重要科研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 “分离 - 富集 - 检测” 一体化功能的气凝胶嵌合水凝胶材料,专利号为 202311713845.0。

首先制备气凝胶 SERS “芯片”,以硝酸银为原料经系列反应制得纳米银溶胶初始溶液,将特定浓度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溶液、海藻酸钠溶液和纳米银溶胶浓缩液依比例混合,历经搅拌、超声、冷冻、真空干燥、交联及多次超声与冷冻干燥等复杂工序,其中各溶液浓度及比例、交联剂氯化钙溶液浓度等参数均精准控制。随后制备纤维素溶解液,在特定温度与搅拌速度下溶解 1 - 烯丙基 - 3 - 甲基 - 咪唑 - 氯化物后加入竹纤维,持续搅拌溶解并超声处理。最后通过 “冷冻嵌入法” 将吸水饱和并冷冻处理的气凝胶 SERS “芯片” 浸入超声脱泡的纤维素溶解液,经冷冻、静置、置换凝胶化等步骤制得气凝胶嵌合水凝胶材料,且气凝胶与纤维素溶解液体积比严格限定。

从材料结构与性能剖析,其内核气凝胶 SERS “芯片” 由纤维素纳米纤维、海藻酸钠和纳米金属溶胶构建,孔径 50 - 500μm,因原料特性在吸附中可与阳离子型分子产生强静电作用;外壳水凝胶层孔径 5 - 30nm,能有效阻挡大颗粒物质,二者协同实现高效分离、富集与检测。实验数据有力支撑其性能卓越,如对 R6G、刚果红、结晶紫和亚甲基蓝等阳离子型染料吸附效果显著,吸附 60 小时后各染料溶液浓度大幅降低,同时气凝胶 SERS “芯片” SERS 测试均匀性与重现性良好。

此材料于废水处理及微量有害物质检测意义深远。在废水处理领域,为有机染料去除提供创新方案,有望提升处理效率与质量,缓解水污染;于微量有害物质检测,突破现有吸附材料局限,为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行业精准检测开辟新径,助力保障公众健康与行业发展。

制备方案与步骤总结

一、气凝胶 SERS “芯片”(CA@Ag NPs)制备


  1. 纳米银溶胶初始溶液制备
    精确称量 0.018g 硝酸银加入 100mL 去离子水,于 500rpm 搅拌下加热煮沸,再添加 5mL 质量分数为 1% 柠檬酸钠二水合物溶液,持续加热反应 1 小时,待溶液转变为灰绿色,即得纳米银溶胶初始溶液。此步骤为后续反应提供关键原料,溶液颜色变化是反应进程的重要指示。
  2. 混合溶液制备与处理
  • 溶液混合
    按特定比例混合浓度为 0.95%(PL = 1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溶液、海藻酸钠溶液和纳米银溶胶浓缩液。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控制在 0.5% - 3%,纳米银溶胶浓缩液相对初始溶液浓缩 50 - 100 倍,纤维素纳米纤维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体积之和与纳米银溶胶浓缩液体积比为 1:0.03 - 1:0.08。在 30℃、800rpm 搅拌 30 分钟,使各成分充分均匀混合,发挥协同作用,为形成稳定结构奠定基础。
  • 超声处理
    :混合后于 30℃、40KHz 超声 15 分钟,利用超声空化效应细化分散颗粒、促进分子间相互作用,优化材料微观结构,提升性能。
  • 成型与初步处理
    :将混合溶液倒入模具,30℃静置 20 分钟初步成型,再于 -80℃平放冷冻 30 分钟固定形状、诱导特定微观结构形成,为后续干燥处理做准备。
  • 干燥与交联
    • 真空干燥
      -80℃真空干燥 24 小时,去除溶剂与水分,形成多孔气凝胶结构,对材料比表面积、孔隙率等关键性能影响深远。
    • 交联反应
      浸入质量分数 0.1 - 10% 氯化钙溶液交联 1 小时,增强结构稳定性与机械强度,确保材料在吸附、过滤等应用中保持完整,维持性能稳定。
    • 后处理超声
      交联后浸入超纯水,40KHz 超声 15 分钟去除杂质与未反应物质,提升材料纯度与性能一致性,保证材料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再次 -80℃冷冻 30 分钟与真空干燥 24 小时,优化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得 CA@Ag NPs。

    二、纤维素溶解液制备

    1. 溶剂溶解
      加热搅拌溶解 1 - 烯丙基 - 3 - 甲基 - 咪唑 - 氯化物,为竹纤维溶解创造适宜环境。搅拌速度 200 - 800rpm、加热温度 35 - 75℃精准控制反应速率与程度,保证溶剂质量分数 0.5 - 3.5%,确保溶解性能与溶液稳定性。
    2. 竹纤维溶解与处理
      竹纤维缓慢多次加入,添加量依 1 - 烯丙基 - 3 - 甲基 - 咪唑 - 氯化物质量调整(如各实施例中的 2%、2.5%、3% 等),持续搅拌促进溶解,确保竹纤维均匀分散,避免团聚影响材料性能。完全溶解后,40℃、40KHz 超声 20 分钟均相化溶液、去除气泡,提高溶液均匀性与稳定性,为制备高质量气凝胶嵌合水凝胶材料提供保障。

    三、气凝胶嵌合水凝胶材料(CA@Ag NPs/CH)制备

    1. 气凝胶预处理
      取适量 CA@Ag NPs 气凝胶吸水饱和,-80℃冷冻 30 分钟,调整气凝胶状态与结构,便于后续包裹与融合,确保材料整体性与性能稳定性。
    2. 包裹与成型
      超声脱泡纤维素溶解液加入模具,冷冻 CA@Ag NPs 气凝胶迅速浸入,CA@Ag NPs 与纤维素溶解液体积比 1:2 - 1:5,保证包裹均匀性与完整性。模具 -20℃冷冻 1 小时、室温静置 12 小时使纤维素交联,形成稳定结构框架。
    3. 后处理
      向模具加超纯水预置换凝胶化,凝胶化样品取出浸入大量超纯水,30℃、40KHz 超声 30 分钟置换 1 - 烯丙基 - 3 - 甲基 - 咪唑 - 氯化物,彻底去除杂质与残留溶剂,提升材料纯度与生物相容性,最终得 CA@Ag NPs/CH 储于超纯水备用,确保材料性能稳定、可靠,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作者介绍-
    2020年博士毕业,现就职于一所地方高校,主讲《物理化学》课程。
    专注→低成本功能材料开发,包括碳材料,疏水/亲水材料,纤维素提取利用,聚氨酯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欢迎合作,资助,交流。
    邮箱:xidsuo@126.com
    爱折腾、爱学习、有一颗好奇的心,知上进,懂感恩的科学工作者。
    愿望是拥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折腾!

    玩转物理化学
    感谢关注!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点,考研经验分享。分享个人从事的碳材料,疏水/亲水材料,纤维素提取利用,聚氨酯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知识/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