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欧游轮 - 里加

文摘   2024-09-19 00:36   德国  

拉脱维亚(Latvia)是位于北欧波罗的海东岸的一个国家,西邻波罗的海,南接立陶宛,东邻俄罗斯,北靠爱沙尼亚。它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首都和最大城市是里加(Riga)。



拉脱维亚是一个“地小人稀”的国家,面积65万平方公里,是台湾36万平方公里的1.78倍,人口只有190万,连台湾2340万人的零头都不到。而且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里加。


和其他两个波罗的海小国一样,拉脱维亚的历史充满了被外部势力统治和独立斗争的故事。13世纪,它成为条顿骑士团的一部分,随后被德国、瑞典和俄罗斯等国占领。1918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但二战期间又被苏联占领。1991年,苏联解体后,拉脱维亚再次获得独立,并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拉脱维亚的文化受到其多民族历史的影响,融合了波罗的海、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和德国的元素。


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是拉脱维亚语(Latvian),属于印欧语系的波罗的语族。和邻居的立陶宛比较接近,但不能互通,而另一个邻居爱沙尼亚则属于芬兰语系,这也是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历史基本一致却没有合并成一个国家的缘故。


里加是波罗的海三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波罗的海最大的城市,被称为东欧小巴黎。


游轮停靠地点离里加老城很近,只有几百米,完全可以走过去。




游轮停在道加瓦河(Daugava River)边,这条河是拉脱维亚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道加瓦河起源于俄罗斯西部,流经白俄罗斯,最终穿过拉脱维亚并在里加注入波罗的海。河流在历史上对拉脱维亚的贸易、交通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里加市区的重要自然景观。



老城面积不大,景点集中,半天就可以轻松逛完。


里加城堡Riga Castle (Rigas pils) 的建造始于1330年,由德意志骑士团(Teutonic Order)兴建,原名为“骑士团城堡”(Ordensburg)。这座城堡在中世纪时期是骑士团在波罗的海地区的主要军事和行政中心。1812年,城堡在拿破仑战争期间遭到严重损坏,之后又进行了修复。1990年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后,城堡成为拉脱维亚总统的官邸。

里加圆顶大教堂(Riga Cathedral, Rigas Doms)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中世纪教堂之一,内部有壮观的管风琴。可以进入教堂参观。里加圆顶大教堂的建设始于1211年,由主教阿尔伯特·冯·布克斯霍夫登(Albert von Buxhoeveden)主持。一直是天主教和后来的路德宗的主要礼拜场所。当然这些教堂和我们在南欧参观过的无论是规模和精美程度上都无法相比。


中午在这家叫 Lido Alus sēta 的半自助餐厅吃午饭。


所谓半自主,就是拿一个盘子,有些东西自己拿,主菜是自己点,服务人员给分,最后结账。

啤酒的种类不少,我准备选了一种,味道都不错。


这样一篇加啤酒十几欧,感觉还不算贵。菜品是拉脱维亚本地风味,挺好吃。


里加市政厅(Riga Town Hall)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老城,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历史和文化地标。市政厅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当时是汉萨同盟时期的城市行政中心。然而,原始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严重破坏。

现如今的里加市政厅建筑经过重建,恢复了它原有的古典外观。

广场边的拉脱维亚被占领时期博物馆 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同类型的博物馆在塔林也有。从“占领”一词就可以体现出波罗的海三国对二战到1991年这段北苏联统治的黑暗时代是什么态度。


脱维亚在20世纪被外部力量占领的历史。博物馆主要介绍了拉脱维亚在1940年至1991年之间先后被苏联和纳粹德国占领的时期,揭示了这些外部统治对拉脱维亚人民造成的影响和痛苦。


1940年苏德签署秘密协定,将波罗的海三国划分给苏联,随后苏联出兵占领了三国。一年后,德国入侵苏联,同时也占领了这三国。

当时的很多拉脱维亚人被迫加入了纳粹德国或苏联的军队,甚至有下面这两个兄弟相互残杀的悲剧。


随着德国战败,从 1944 到 1991 年,波罗的海三国又被苏联统治。在这期间拉脱维亚遭遇了大规模政治镇压、文化和宗教压制,强迫俄语教育,强迫迁移,造拉脱维亚人民的困苦生活。同时俄罗斯人大量移民到拉脱维亚,到1991年再次独立时,俄罗斯和白罗斯人已经占总人口的三个分之一。


八十年代末期,随着苏联的衰落,拉脱维亚人民联合其他两国开展了独立运动,包括1989年三国一百五十万人组成的长达660公里的波罗的海人链。


最终在1991年趁苏联解体宣布了完全独立。


独立后宣布1940年后移民到拉脱维亚的俄罗斯移民不具有拉脱维亚国籍,后来政策有松动,要经过拉脱维亚语考试才能获得国籍。长期受俄罗斯压迫的拉脱维亚人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独立后拉脱维亚很快就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就是为了防止再次被俄罗斯入侵,这也是为什么波罗的海三国坚决支持乌克兰的原因。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得逞,下一个可能就轮到自己。

拉脱维亚人对下面这个建于1971年纪念拉脱维亚士兵在一战中贡献的拉脱维亚步枪兵纪念碑Latvian Riflemen Monument 也是感情复杂。

拉脱维亚步枪兵部队是由拉脱维亚人组成的精锐部队,成立于1915年,最初是为了对抗德国帝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为保卫家园和争取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917年俄国革命后,一部分步枪兵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军队,参与了苏俄红军的战斗,但也有部分步枪兵支持独立运动,成为后来拉脱维亚独立的重要力量。

虽然纪念碑最初是为了纪念步枪兵,尤其是那些参与苏俄革命的士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更广泛纪念拉脱维亚独立斗争的象征。然而,由于步枪兵部队的一部分曾与布尔什维克政权合作,这座纪念碑在苏联解体后引发了一些争议,尤其是在那些经历了苏联统治的拉脱维亚人当中。

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s Cathedral)始于1209年,教堂在1910年和1941年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修复和重建,教堂最著名的特点是其高达123米的塔楼,这是里加市的一个重要地标。路德教派。
下面的自由纪念碑象征着拉脱维亚的独立精神。自由纪念碑是拉脱维亚独立的象征,于1935年揭幕,旨在纪念1918年拉脱维亚从俄国帝国统治下获得独立的斗争以及在独立战争中牺牲的拉脱维亚士兵。纪念碑的顶部是一个象征自由的青铜雕像——“米尔达”,她高举三颗金星,代表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区域:库尔兰、拉脱加尔和维泽梅。在二战及随后的苏联占领时期,自由纪念碑几乎被摧毁,因为它是民族独立的象征。但最终,纪念碑得以保留,并成为拉脱维亚人民反对苏联压迫的象征。纪念碑周围的区域也成为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集会场所。

纪念碑的基座上雕刻着“祖国和自由(Tēvzemei un Brīvībai)”的字样,周围还有多组浮雕,描绘了拉脱维亚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独立斗争。

老城的城墙。

瑞典门是里加的历史上被瑞典统治时期的遗迹之一。老城现存的中世纪城墙的一部分,也是里加为数不多的古代防御建筑之一。这座城门建于1698年,作为瑞典统治时期的一部分,因此得名“瑞典门”。


古老的城门和现代的自行车。

三兄弟建筑群(Three Brothers)是一组保存完好的中世纪房屋,是里加建筑风格演变的缩影。我们到的时候,正好遇见两位街头艺术家表演节目。

最右面的17号建筑:建于15世纪,是三座建筑中最古老的。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房屋,带有尖拱门、石制窗户和装饰简单的立面。它最初用作商人和工匠的住所,同时也具备商铺功能。
中间的19号建筑:建于17世纪,具有明显的荷兰文艺复兴风格,带有更复杂的装饰和对称的立面。它的门框上刻有“1646”字样,显示了它的建成年份。相比17号建筑,19号的设计更精致,是17世纪中叶里加城市建筑风格的代表。
21号建筑:建于1690年,是三座房子中最“年轻”的一座,外观采用了巴洛克风格的元素。相比其他两座建筑,21号的设计更加简约,突出其实用性。
这是一座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曾是商人兄弟会的会所。可以拍照并简单参观。黑头宫最初建于14世纪,作为里加商人兄弟会——黑头兄弟会(Brotherhood of Blackheads)的会所。这个兄弟会是一个由未婚的德国商人组成的组织,成立于14世纪。黑头兄弟会最初是一个宗教性组织,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团体。黑头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是里加老城区建筑的代表。最初的建筑在17世纪进行了多次重建,尤其是在16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二战期间,黑头宫遭到严重破坏,几乎被彻底摧毁。20世纪90年代,里加市政府决定重建这座历史建筑,并于1999年完成了重建工程。

兄弟会得名于他们的守护圣人——摩尔人圣莫里斯(Saint Maurice),据传他是有着深色皮肤北非黑人,这也是建筑名称的来源。

圣莫里斯是早期基督教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非洲罗马军官,根据传说,他来自今埃及地区,是一名黑皮肤的摩尔人。圣莫里斯因其忠诚和殉教精神被尊崇为基督教的圣徒,尤其受到中世纪欧洲军事组织和骑士团的崇拜。


黑头兄弟会以圣莫里斯为他们的守护神,因此将他的形象——一位黑皮肤的战士或国王,作为他们的徽章和标志。这个形象在欧洲文化中象征着骑士精神、勇气和忠诚,符合黑头兄弟会的价值观,特别是他们作为商人、战士和守卫者的角色。


最后沿着风景如画的道加瓦河(Daugava River)边慢慢走回游轮。


在游轮眺望里加老城,虽然高塔没有塔林多,但风格各异。相比来说,我更喜欢里加,对游轮游客更友好。


原定晚上六点半起航,但不知何故一直到等到八点多才开船,适逢中秋,一轮中秋明月已经冉冉升起。


羽成飞
北美世界游记攻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