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老司机都知道遇上前面的校车(有些地区还包括公车)过铁道路口都要赶紧换道,因为校车不管有没有火车都要停下,打开车门,等几秒钟,再关上车门然后再过铁道。如果不换道,你就得慢慢等。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古板的规定,停下还可以理解,为啥还要打开车门,多耽误时间啊,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
要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 1938 年 12 月 1 日的美国盐湖城,一辆载有40人的校车在一个铁道路口被火车撞击,造成24人死亡的惨痛事故。当天有暴风雪,司机虽然过铁道前停了,但因为视线被风雪阻碍,没能发现有火车驶来。
1938 校车事故的纪念碑
这起惨痛事故在美国和加拿大引起巨大反响,大家痛定思痛,最后通过法律规定校车过铁道前不仅需要停下,还要打开车门或司机的车窗,让司机能听见是否有火车靠近。有的地区如加拿大的安省还把这一规定延伸到所有的公共汽车。
这条法律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类似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北美校车从一开始就不太像普通的大客车,而是尖头、发动机前置,底盘很高,长相酷似驮着个大客车车厢的大卡车,这样的造型虽然看上去有些“傻大黑粗”,却可以有效缓冲正面冲撞对校车产生的冲击力,并减少侧面擦碰给车体造成的伤害。
自上世纪30年代起,北美校车两侧开始加装金属防护轨;60年代起,校车被要求在几个关键脆弱部位加装金属加固件,这是借鉴了装甲车辆的要害防护原理;80年代起,许多州的校车开始在顶层和底层改装双层车体,进一步加强车辆的防撞性。此外,北美校车都是柴油车型,柴油燃点比汽油高,这也多少提升了其安全系数。
一系列加固措施,令北美校车在一旦遭遇冲撞等车祸意外时,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伤亡率比普通客车要小得多。一旦被撞,从结构上尽可能确保减少伤亡,便于救生和逃脱,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点上,号称“全球校车安全系数最高”的加拿大,是做得最细致的。
经典的黄黑车身,就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939年4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兰克·克里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原先北美校车普遍采用的墨绿色车身不适合北美校车的颜色需要,而应改成黄黑相间,理由是校车活动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而在这个时候北美许多地方多雾,能见度不高,黄色车身配以黑色字体,识别度最高,校车也最安全。根据这项研究结果,美国推出“联邦校车标准”,正式将校车颜色定为黄底黑字,并同时就车身长度、车体宽度、车内高度、车内过道宽度等44项安全标准作了量化规定,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有关校车的标准化法定文件。
由于校车车体过于宽大,经常遮挡来往车辆视线,学生上下时很容易出意外。乘坐校车的许多都是低龄学生,安全意识很差,面对错综复杂的交通环境,往往会在关键时刻不知所措,从而引发危险。因此自上世纪40年代起的约30年内,美国各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校车优先”的交通规则:1946年,弗吉尼亚州规定校车必须配备停车警示灯,该灯位于车厢前后顶端,系醒目的红色和琥珀色相间,共四盏。当校车准备停下时,琥珀色灯亮起,告诫后车,停下后琥珀色灯熄灭,红灯亮起,表示“校车停车上人”,此时倘是单向和双黄线双向车道,校车红灯亮起则双向停驶;倘是有隔离带的双向车道,则逆行可以不停,这是考虑到下车学生可能过街。
如果校车停车警示灯亮起时其他车没有停,处罚之严厉可以让你怀疑人生。在加拿大安省,初犯罚款400-2000加元,扣6点(12点就开不了车了),重犯罚款1000-4000加元,扣6点,情节严重判6个月徒刑。
除了安全系数高,北美校车的另一大特点,是“校车社会化”。北美的校车是按学区配置的,除了个别特殊的私立学校,绝大多数学校(可以说所有公立中、小学)其实并没有属于本校的校车,而是由学区校车提供接送学生的服务。这样做的初衷,并非仅仅为了合理配置校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校车在大多数时间里闲置无事,一些国家的校车因此在业余时间客串中巴),更重要的是,由学区统一配置校车,可以更方便地对校车的规格、改装进行集中监督和标准化管理,从采购源头上便能确保每一辆校车都是安全可靠、且彼此相差无几的,而不会出现“有钱学校坐好车,没钱学校坐差车”的冷热不均现象。
北美校车的安全佳话就是在不停地从惨痛事故中吸取教训中,历经几十年打造起来的。
今年九月初发生在*东*的一起校车撞人的严重“交通事故”也造成了惨重伤亡,一开始还有报道,但后来相关消息都消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也没有后续报道,公众号也发不出(其实从封锁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如果只是一味隐瞒,何谈从中吸取教训,制定指定法律来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北美的学校在开学前也是让学生在外面等待,不过等待的区域是用铁丝网(墙)保护的,从根本上杜绝了类似事故的发生,不管是事故还是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