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有效促进幼儿园大班学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广州市名班主任聂一淼工作室策划一套幼小衔接学生适应指引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多维度、多视角的引导,帮助学生从身心适应、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全面科学的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生活习惯篇
生活准备:是指孩童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与习惯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包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能主动参与劳动,自觉遵守基本规则意识等,主要是为孩子能独立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成长分享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帮助孩子较好地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为整个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孩子长大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家庭自理能力培养家长经验分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起效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年龄虽小,但只要他自己能做的,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指导,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引领、家庭的教育、家长的引导,相信多方的合力会让孩子越来越优秀,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助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家校共育小妙招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幼儿自我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促进他们精细动作发展和大脑发育,使其学会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也是学习与创造的基础。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生活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总是忍不住给孩子更多的照顾,但做得多了,就会让孩子更加依赖他人。比如刷牙、洗脸、穿衣服,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果父母总是代劳,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幼儿园和家庭都应提供存放幼儿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指导幼儿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做一个“袖手旁观”的家长
请家长学会“畏难”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可以装作自己不能完成,适当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畏难的样子。这样能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而当他顺利完成这件事后,也会很自豪,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他也能独立完成。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做家务,在比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故意表现出畏难的样子,让孩子有机会赢家长,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技能。
学会做计划
家长充分利用休息时间最好帮助孩子制作一份每日作息表,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幼儿每天从起床开始,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有:穿衣服、洗漱、如厕、吃饭、整理图书和玩具等等 ,中大班的幼儿除了每天这些基本的自理内容,还可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洗手帕、摆碗筷、洗水果、浇花等等。家长将这些“小任务”制定到计划之中,孩子既有事情做,自理能力又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
身心准备和身心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准备与适应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幼儿的生命潜能得到激发与释放。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少一份忐忑不安,多一份自信乐观,勇敢奔向人生的下一站旅途,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幼小衔接之旅”吧!
出镜:刘钰、张书瑶、张永霖、刘彩兰
撰稿、编辑:杨琳滢
审稿:聂一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