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感染在日本创新高?这些事情你我需要知道!
健康
2024-10-24 19:52
北京
近年来,梅毒这一性传播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悄然蔓延,对全球人民健康构成了新的威胁。近期日本梅毒病例的激增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日本的梅毒病例数量开始迅速上升,连续三年创下历史新高。到2023年,新增梅毒感染病例已飙升至14906例,而截至2024年9月的数据,新增病例已达10162例,预示着2024年的梅毒感染病例数将再次突破历史纪录。
来源:百度
Part 1
梅毒是什么?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Part 2
梅毒的历史是什么?
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梅毒最初可能出现在美洲。1493年,航海家哥伦布的水手们把梅毒从美洲带回了欧洲。另一种观点认为,梅毒并非哥伦布带回,而是原本就存在,刚好碰上哥伦布回航时爆发。15世纪末,梅毒开始在欧洲广泛传播,几年内就席卷了整个欧洲。当时得梅毒的人,身上长满脓包,溃烂、流脓,死亡率极高。著名历史人物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人都曾不幸感染梅毒。16世纪,梅毒从欧洲传到了中国广东岭南一带,此后梅毒向中国内地传播。Part 3
梅毒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性接触传播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染方式。通过与梅毒患者的无保护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肛交或口交等,梅毒螺旋体可轻易通过皮肤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处侵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母婴传播是梅毒另一种重要的传染途径。在怀孕期间,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由孕妇传给胎儿,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此外,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能因头部、肩部擦伤而发生感染。若输入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人们有可能被感染。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物品而感染。如接触被梅毒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被褥、毛巾、马桶,或者共用刮胡刀等。Part 4
梅毒如何分期?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为无明显疼痛或者轻微疼痛的红色硬结,可逐步发展为溃疡。发生于性行为直接接触部位,多见于外生殖器。常发生在硬下疳消退3-4周(感染9-12周)后出现。此期梅毒以皮肤粘膜损害为特征,通常为红色或红褐色的丘疹、斑丘疹等,可以在全身各个部位出现。此外,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等症状。此期梅毒可能侵犯心血管、消化道、内分泌腺等内脏器官,还能可能累及神经、骨骼,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来源:百度健康医典来源:百度健康医典
Part 5
梅毒如何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梅毒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衣物、毛巾等物品应单独清洗并消毒,以防传染给他人。饮食调理:梅毒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牛肉、绿叶蔬菜等,以增强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心理支持:梅毒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药物治疗是梅毒治疗的主要方式,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曲松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青霉素类:是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包括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G、水剂青霉素G等。这些药物通过肌肉注射给药,能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控制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头孢曲松钠:近年来头孢曲松钠证实为高效的抗梅毒药物,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优先选择的替代治疗药物。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疗效较青霉素差,曾作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治疗药物。但由于梅毒螺旋体的耐药性,现在一般不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Part 6
如何预防梅毒?
保持性伴侣的稳定,避免与不明身份或可疑的性伴侣发生亲密关系。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降低梅毒等性传播疾病风险的有效手段。经常洗手,保持双手清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生殖器部位。在公共场所,如浴室、泳池等地,避免与他人共享毛巾、浴巾、泳衣等私人物品。若需接触梅毒患者的物品,如衣物、餐具等,接触前需自我检查自己皮肤有无破损的地方,若有破损的地方,需避免接触,或接触的时候佩戴手套。输血时,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确保血制品来源的可靠性。在医疗场所,使用专用的消毒器械和工具,小心操作,避免职业暴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梅毒的风险。避免滥用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降低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梅毒的可能性。高风险人群,如性工作者、吸毒者等,应定期进行梅毒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若为可疑感染梅毒的患者,务必接受正规治疗,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随访和复查。女性在怀孕前应进行梅毒筛查,若确诊感染梅毒,应先进行治疗再考虑怀孕。孕妇在怀孕期间若确诊感染梅毒,应立即接受正规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3):169-174.DOI: 10.35541/cjd.20190808[2] 崔勇,高兴华 皮肤性病学 10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212.ISBN 978-7-117-36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