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恐艾”是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艾”色变,慢慢的就加入了“恐艾”大军。有数据显示,目前恐艾的群体规模至少已达到50万-60万人[1]。在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艾滋病存在一定的误解。
恐艾人群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型:焦虑型、恐惧型、强迫型、疑病型。
焦虑型人群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情绪紧张和烦躁不安,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可能出现坐立不安、唉声叹气、心慌、失眠等症状。
恐惧型人群则恐惧艾滋病以及一切与艾滋病有关的东西和场所,一旦接触到就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等症状,其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较为明显。
强迫型人群会担心自己被传染,表现为极力回避各种有可能被感染的行为和场所,甚至终日闭门不出,出门必戴口罩和手套;一旦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就会反复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等。
疑病型人群则会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也不相信,久久不能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特别是一但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脱恐呢?
首先要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明确知道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即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是不会被传染的。
其次就是相信科学,及时检测。尽管艾滋病的症状多样,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它疾病引发的。因此,仅凭症状无法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需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或核酸检测来确诊。
最后就是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对于恐艾症患者,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恐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虽然某些行为的传播风险很低,但是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当与受感染的伴侣仅发生一次危险行为时感染 HIV 的几率可能相对较小,但如果重复多次,重复接触后感染的总体可能性实际上却要高得多。
希望大家在脱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本文由百度健康专家团审核背书
点击「在看」鼓励一下~我会更加努力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