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我院卢晓中教授受邀撰稿,回应了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指出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问题是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与机制变革。本公众号转发该文,以飨读者。
卢晓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何以被塑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并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中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最终都要统一于创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对于教育强国建设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来说,意味着要从一个内生发展的角度来创新教育,这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体现出高度一致,即“四新”是与内生发展高度一致的。
这里还需要弄清楚教育发展这“四新”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以下两对关系:新领域与新赛道的关系、新动能与新优势的关系。首先,从纵向维度上主体与自身的比较体现出来的“新”。相对于自己的过去和现状而体现出来的“新”,但可能相对于其他主体未必是“新”。对于教育发展而言,纵向维度比较而来的新领域,意味着学习借鉴的必要性。例如,要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其次,从横向维度上主体与其他主体比较体现出来的 “新”,这一意义上的 “新” 对谁都是一种 “前所未有”。从横向维度比较而来的新领域,则是更具内生意义的创新。虽然不论何种意义的新领域,都可成为今天的新赛道,但从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角度而言,则主要是从更广泛意义上进行原创性的领域开辟,从而在这一新赛道上起好跑即是领跑,领跑无疑意味着新动能新优势的塑造。
如果说以上认识是清晰的,那么当前需要弄明白,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 应当如何开辟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从而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一、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
从一般意义而言,可将科技创新作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切入点和方法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因此,要牢牢抓住内生意义的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即“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真正“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对于教育领域来说,科技创新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使教育数字化成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以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有三个核心价值,即人本、公平、终身,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旨趣则在于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从而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龙头的高等教育之新领域新赛道,一是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把新工科、新医科、新 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作为高校新领域新赛道开辟和新动能新优势塑造的重要举措。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 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 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 献力。三是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三融”,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二、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如何被塑造
如果说上述高等教育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方向是清晰明确的,那么其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如何才能真正被塑造呢? 《决定》指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要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
对于高校改革发展而言,《决定》指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当前,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问题是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 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改革。长期以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前瞻性不够、过于单一等问题,特别是学科专业之间边界过于封闭、缺乏交叉融合;学科专业通向科技与产业的边界障碍,导致学科专业难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为科技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亟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加强高校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超前布局未来学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着力打开学科专业之间的边界及学科专业通向科技与产业的边界,使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意义得到更大的彰显。
(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去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求职取向式的,主要针对当前经济产业结构所确定的工作岗位来培养从业者,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所需要的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相对薄弱;二是相当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导向式的,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曾指出,“中国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这使他们难以学到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功能,需要改革“求职者”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业者”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亟需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与机制变革
在高等教育宏中观领域,切实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学科设置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要重视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相一致的高校学科区域布局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则从适应性培养模式转到引领性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创新人才。要不断强化新型举国体制下高校有组织科研,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 积极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稳步扩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强调的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可结合高等教育属性和特点,有序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优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管理机制;深化教育分类评价改革,加快构建高校分类发展体系,以高校分类改革推进高校分类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人才资源的开放式聚集方向,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同时,完善高校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在高等教育微观领域,着力推进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相适应的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进行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如将基层学术组织架构从科层制改变为矩阵式,或用枢杻、学域替代原来的学院(部)、系所,等等,旨在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相适应。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与广东实践探索研究” (批准号GD24ESQ03)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来源:《高教探索》2024年第5期
排版:邱玉婷
审核:王嵩迪
为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