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金色旅行者的信号

文摘   2024-08-13 09:46   福建  




巴黎奥运闭幕式上金色旅行者的出现,并不宣告这个夏天故事的完结,而是以未来的视角续写当下。


艺术总监Thomas Jolly的创想依旧大胆。场景置于未来的时空,“金色旅行者”降落在一个废墟般的地球上,寻找奥林匹克的遗迹。


奥运会闭幕式主题“记录”,也正呼应了1977年NASA向外太空发射的金唱片名字——Golden Record发射时,项目主持者萨根博士表示:只有在星际空间中存在先进的太空文明时,太空船才会被发现,金唱片才会再次被播放。这张寄往太空的唱片,也是四十七年前留给遥远的未来人类的一份档案。


星际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档案

档案被再次翻阅。有人说,“金色旅行者”是“金唱片”的化身,他承载了人类文明的信息,来修复地球上珍贵的记忆。在世界版图上探索,再次召唤美好与团结——我们来自同一个地球。


金唱片的诞生源自人类浪漫的想法。唱片中包括了人类的文字、图片以及录音。携带的图片信息就有奥运会场景,而这张以声音为载体的金唱片里,包括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纳瓦霍人的原住民曲调和中国古琴名曲《流水》等各种声音。但问题是,究竟要如何选择,才能代表地球上“最美的音乐”?当初科学家们为此争论不止。



如果有机会选送一种曲目/图片到太空,

作为读者的你,又会加入什么?

欢迎在文末给我们留言。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两架探测器“旅行者2号”与“旅行者1号” 分别发射,飞向群星,它们将深入探测从木星到天王星之间的太阳系空间。在那之后,它们会缓慢告别太阳系,飞入无尽宇宙。


技术人员将金唱片装载在旅行者号探测器上。

特殊的是,这两架探测器分别携带了一张镀金的铜质密纹唱片。“金唱片”收录了55种人类语言向外星生命发出的问候、90分钟的各国音乐录音、一部“地球之声”,以及118种表现地球与人类的照片。唱片表面镌刻着一对地球男女的形象,并刻有科学符号指导接收者如何播放唱片。卡尔·萨根,项目的主持者,也是《星际唱片》的主编,在书中详尽记录了整个项目的缘起,说明挑选图片、音乐的标准,以及唱片制作的难题与细节。

“金唱片”承载了120张地球图片信息,这张图显示的是奥运会的场景。

“我们很难抑制给外星人写信的冲动”,萨根在书里写道,这是他童年就埋下的心愿。1939年不到5岁的萨根跟着父母去看纽约世界博览会,他看见一些1939年的报纸、书刊和人造物品被封锁在地下十几米的“时间胶囊”内,在遥远的纪元才会被取出。他也想留下一个时间胶囊给未来。

“金唱片”承载了120张地球图片信息,这张图显示的是中国人晚宴,其中两人在猜拳。


时间来到1977年,萨根团队和NASA委员会共同主持“旅行者号”探测器项目,他们考虑到声音信号在宇宙中可以留存很久,加上信息储存量更大,于是斗胆尝试在探测器上添加一张“金唱片”。或许,宇宙中存在着普世的音乐:“音乐至少可以成为一种感情交流的有效尝试”


作为唱片组成最重要的音乐部分,选择的曲目需要代表的人类的群居与合作,而且“要代表人类最美的音乐”。这个过程无疑让人犯难,也颇为有趣。


他们甚至在深夜打电话请教各种音乐领域专家:“你们在星期天晚上十一点打电话到我家里,就是想知道应该选哪一首爵士乐送给外星人吗?”选择路易斯·阿姆斯特丹还是德彪西?外星人会不会因为听不懂鲍勃·迪伦的歌而失去传送的魅力?流行与古典名家之外,他们更希望收录的是来自地球各个边缘的、不被看见的角落的声音。


“如果有机会向外星生命打招呼,你会说什么?”地球人送给宇宙智慧邻居的唱片里,就携带了人类的55种语言问候。

“金唱片”里当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信息,里头有四种来自中国的方言问候,粤语人声说的是:“各位都好吧,我们都很想念你们,有空请到这来玩”。有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名曲《流水》,寓意人类在外太空寻觅知音,还有中国长城的影像——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文明遗产之一。

“金唱片”并没有被外星人收悉,或许这将成为一个蓝色星球的喃喃自语,或许它们至今仍在银河系流浪,但又何妨?就像发射当天,萨根喜极而泣。在那时,人类真正是作为一个群体来想象整个外太空,不分你我,没有边界。因为我们,来自共同的行星地球。


“金唱片”承载了120张地球图片信息,这张图显示的是英国牛津街道,旨在呈现不同城市面貌。




我们对话了《星际唱片》的译者杨鹏,以下内容摘自《誌屋Journal》第16期《星际对话》。


脱离狭小的个人视野

ZiWU: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哪部分内容对您触动比较大?

杨鹏:萨根带领的团队如何在很苛刻的条件限制下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不是一个小圈子几个艺术家之间的孤芳自赏,某种程度上它要代表整个地球、整个人类的文化结晶,是肩负重任的。另一方面美国国家航天局给萨根团队的时间和经费都非常有限,搭载的唱片只是一个搭顺风车的漂流瓶,并不具备科研价值,所以能够提供的允许他们搭载的尺寸、重量等等都有非常严苛的限制。在这些限制之下,团队要完成的是一项技术上过关,并且又要能展示地球文化的任务。

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他们如何尽量选择涵盖地球生活方方面面的图片,并且不能产生误会。萨根团队必须设身处地地想象,从接收者的角度去理解一个遥远星球的生活。团队真诚希望这个漂流瓶能够代表全人类,不只是欧美白人的文化圈,甚至需要考虑外星人如何从技术手段解读出这些图片跟声音信号。他们按照一些简单的说明,用一些宇宙中可能普遍存在的数学或者物理规律应用到唱片制作上。音乐选择方面,普通民众并不觉得外星人真的会收到,但曲目会向全世界公布,毕竟要能涵盖一定程度的文化多样性。如何把一件特别浪漫的、狂野的设想落实在最扎实的技术细节上,两方面结合,不是走任何一个极端,是我最感动、最佩服他们的地方。



ZiWU:从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对当下的意义在哪?

杨鹏:《星际唱片》里也提到, 1972年在旅行者号搭载《金唱片》发射之前,美国也发射过两架相同的先驱者号探测器,主持者仍是卡尔·萨根。他在上面搭载了两块铜板,附加简单的雕刻图案,信息量远不如《金唱片》,但已经是萨根在开始尝试积极地向外星的邻居去送出地球的问候。卡尔·萨根从事的事业是孤独的,因为真正具有热情、怀有信念,同时还要兼具足够专业素养的人是不多见的。如果以前还不太了解卡尔·萨根是谁,那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金唱片》这本书再去了解他背后的很多有趣的事情。这本书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它非常详细地以一手资料讲述了萨根带领着他的小团体完成《金唱片》项目的过程。40多年过去,有很多网站或者说别的书籍都会谈到这一点,而且现在书店里关于天文的、科普的书很多,就《金唱片》这个项目,描述的最权威、最细致的无疑是这本书。

从更高的角度来说,当代社会广泛存在着一种紧张或是焦虑的情绪。不光是某一小部分人,甚至也不是某个地区,很可能是世界上的大量人群都存在的时代病。在这种背景下,貌似一个跟普通生活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个人感觉有点像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这种含量很少的养分,多了也没有必要,但是如果缺少长期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搭载《金唱片》充当的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微量元素。当你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人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很你会从狭小的日常视野中脱离开,拥有更开阔的心态。

萨根写过一本很著名的科普书《暗淡蓝点》。蓝点指的就是地球。旅行者号在将要飞出太阳系的时候,把镜头转向地球的方向,他发现自己出发的地方是一个几乎辨认不出来的非常暗淡的小蓝点。这也是萨根在提醒所有人,把思考的边界放得更广,广到超越地球,超越太阳系,在你的头脑中想象整个宇宙。这一点并不可笑和夸张,而是可以实现的。

星际交流是否可能

ZiWU:人类是否应该主动与太空“取得联系”是很有争议的一件事情,有的人持乐观心态,有的人则觉得此行为将会暴露人类的坐标,引来威胁。您如何看待?

杨鹏: 我是乐观的,否则我也不会很投入地来翻译这本书。当时萨根在积极推动先驱者号的铝板和旅行者号金唱片的时候,有很多科学家和非天文界的知识人士都反对他这样做,认为风险巨大,只不过被未来外星人截获的机率还是非常小,所以并没有实质性地阻拦。这种争议在一段时间内肯定是长久存在的,双方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来压倒对方。



我们看科幻电影就很明显地分成两类,一类是比较悲观的,像《独立日》,外星人有非常可怕的飞船飞到地球上来毁灭人类,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但我个人更欣赏的还是乐观的科幻电影,比如斯皮尔伯格的成名作《ET》,里面的外星人是非常可爱的,像库布里克60年代的经典《2001空间奥德赛》,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在人类还处在比较原始阶段的时候,是由外星飞来的某一种携带着先进技术信息的物质,帮助人类实现了关键的文明飞跃总的来说这也是利大于弊的星际交流。90年代卡梅隆执导《深渊》是描写在海底探险的科幻片,那里面的外星生物拥有非常高的科技,远远超过地球人,还拯救了片中陷入困难的科学家的生命。有一部萨根本人写的科幻小说改编成的科幻电影,是朱迪·福斯特主演的《接触》。在这部电影里,外星人是友好地向地球发送一些信息,乐于和地球人交朋友。如果在未来的几百年内,随着地球人的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不再主动发送阿雷西博的无线电信号或者金唱片,我肯定会感到非常遗憾和失望。




开放的答案

ZiWU:书内介绍的挑选信息的过程很有意思。如果您也有机会为这张星际唱片选送一种曲目/声音,外加一张图片。您会加入什么?

杨鹏: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你可以去问任何一个读者,都会得到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答案。如果我有机会在向外星人推荐的礼物中加入一首音乐,我会选择一首大提琴曲。并且不是它的独奏,而是和钢琴一起协奏,这是欧洲音乐界常见的一种形式。我很喜欢大提琴发出的独特音质,“金唱片”现有的27首乐曲中并没有大提琴。具体来说我选择一首德彪西去世前不久写的《大提琴奏鸣曲》

萨根他们选取音乐的标准里,一方面兼顾多样性,又会在曲目中寻找似有似无的联系现有金唱片里有一首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传统民间音乐加美兰,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听到了这首音乐,这个细节在书中也提到了。这首音乐也符合萨根小组的选曲原则,它是德彪西的作品第135号第一乐章。它不是俗气的甜美,而带有非常丰富复杂的情感。

图像选择就更加开放了。一方面我们预计未来收到礼物的是比较高级的智慧,但是我仍然认为这个信息应该是比较简单的,才能增加他破解的可能性,所以我优先选择一个抽象的图案。我会选择一幅围棋棋谱,所谓围棋棋谱就是当双方结束战斗之后在棋盘上形成的图案。会下棋的人可以仅仅根据这一单张图片大致想象整个下棋的过程,它象征着战争,同时又有游戏乐趣。只要有两种足以分辨出来的质点、元素,形成有规律性的图案,就浓缩了非常多的信息。这种游戏在中国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即便是不会下棋的朋友,我相信看着这张图像,未来的外星人朋友或许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韵律感、节奏感。这种有节制的、有规律的变化会不会也是所有生物共通的呢?我具体选择的是吴清源在年轻时候下的一盘棋,吴清源是无可争议的围棋界大师中的大师了,在他的无数局精彩棋局中,这一局是他年轻时挑战当时的日本棋圣关键的一局。




作者:[美] 卡尔·萨根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杨鹏



-

采访、撰文:陈爽

听译:潘丽

图片提供: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新媒体编辑:Yorick, S

文章选自《誌屋Journal》第16期




往期精彩内容
s
  • 坠入人间的星尘

  • 浪漫到极致的诠释,是宇宙,和音乐



ZiWU誌屋
ZiWU誌屋,言志之屋,都市文化杂食者的灵感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