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积极老龄观 用心用情办好“两个满意”老年大学——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五)

文摘   2024-12-24 17:54   重庆  


12月17日上午,渝中区教育大会召开。区委书记黄茂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优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提供有力支撑,在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主持。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区政协主席王南,市教科院院长蔡其勇,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区委副书记邹晓宇,全体在家区级领导出席。

会上,区教委、区科技局、区委组织部、重庆医科大学、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巴蜀中学、人民小学分别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打造人才集聚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引育工作、办好“两个满意”老年大学、提升办学质量等主题作发言。现将经验材料予以汇编。


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五)

践行积极老龄观 

用心用情办好“两个满意”老年大学

山城老年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历届区领导关心支持下,山城老年大学以“创美好教育 塑美好生活”为办学理念,围绕“创新”做文章、围绕“变革”破难题,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敬老文明号,被社会各界誉为“不一样的老年大学”,打造了具有渝中辨识度的老年教育事业品牌。下面,我以三个关键词汇报具体工作情况。

一、“有作为”

38年前,在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下,山城老年大学在重庆乃至全国第一批建成。此后,学校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吹响的是思想引领“先锋号”,持续开展离退休支部书记“新年第一课”“行走的思政课”,开设网上党课,打造渝中区离退休党员智慧党建教育基地,成功创建全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示范点,深化老同志理论武装,引领坚定政治信念、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集聚20余位专家,培育杨昌龙、李达武等6个名师工作坊及“王世群”全市优秀“五老”工作室;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获批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深入南川、彭水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贡献老年教育绵薄之力。

二、“有进步”

发展老年教育,人才是“动力源泉”。2017年起,学校推动构建重庆市老年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开创全国先河,填补教育职评序列空白,打通了老年教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吸引更多年轻优秀人才投身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承办2期全国老年教育工作大会、3期成渝地区老年教育管理者高级研修班。美好教育由美好课程而盛。学校以需定教,课程开设不断推陈出新,设置了“普通-中级-提高-研修班”的分层分级课程,构建了包括14大类100多门课程的“美德、美体、美言、美雅”课程体系,从休闲型向赋能型转变。老同志在充电学习的同时,拓展了社交圈层、发挥了积极作用、收获了进步和成长。

三、“有快乐”

近年来,我们开拓创新集成办学“新路径”,不断扩大“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覆盖面,先后开办11个街道分校、28个基层教学点;深化5G校园建设,建成“山城学堂”远程教学平台,上线1.38万个特色视频资源、10万余集在线课程,大大缓解了老年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与川美、川音等高校共建美育基地,联合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搭乘数字建设专列,开展3个100“智”愿服务活动,助力老同志跨越数字鸿沟。学校不断探索社会服务可能性,今年3月开办“山城美育夜校”,打造了“立体化”美育体系,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实现进步,在进步中贡献社会,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办好让党组织满意、让老同志满意的老年教育,是我们敬爱致恭、砥砺前行最强大的动力,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为教育强区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聚势谋远 人才赋能——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建设——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三)

打造人才集聚地 强化渝中教育强区支撑力——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二)

加快建设教育强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一)





重庆渝中教育
宣传渝中教育、服务公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