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舌尖“安全线” 守护校园“好食光” 渝中区千方百计让学生吃饱吃好吃得有营养①

文摘   2024-12-30 17:49   重庆  

校园食堂的一蔬一菜,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渝中区坚持抓好抓牢校园食品安全,将其作为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的一个重要环节,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倾力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卫生、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餐饮服务。

营养有“谱”
护航美好“食”光
卤鸡腿、番茄炒鸡蛋、红烧排骨……午餐时间,石油路小学的孩子们津津有味地享用着学校精心为他们准备的餐食。据了解,不少菜品都是学校根据学生的意见而制作。
石油路小学,校长谭仕政和孩子们一起用餐
在学校校长谭仕政看来,不仅要把每一份午餐当作饱腹之物,更要当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源泉。于是,学校定期邀请学生与食堂大厨们面对面交流,就营养餐、餐食服务等交流意见。“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厨师,我很喜欢吃校园餐,营养又美味。”学生张凯威说。
红岩小学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生长发育需求以及季节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午餐菜单,加大学生喜爱的肉类、汤、菜供应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同时,严格限制油炸、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确保“吃得健康”。

解放西路小学加强食品健康宣传教育

解放西路小学则邀请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专家以及区教委卫生保健所专家,根据学生的年龄、生长发育需求,制定每周健康营养食谱,注重荤素搭配、主食与副食协调,确保学生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

长期以来,渝中各校园坚持以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餐食谱,既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又让他们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监管有“力”
“火眼金睛”全时段全流程“站岗”
每天早上点开APP,实时查看食堂内的情况……这已经成为大同实验学校校长杨德全的一项固定工作。“学校食堂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在杨德全看来,食堂专项治理和“校园餐”规范管理是一项长效常态工作,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安装在校园食堂内的摄像头
在渝中,通过APP实时监控校园食堂的运行情况,并不是大同实验学校独有的“秘籍”。近年来,渝中区深入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持续升级食品监管“智慧大脑”,通过“机器站岗+人工巡查”的方式,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目前,全区各校园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摄像头超400个,再加上各校园自主增设的部分摄像头,已实现校园食堂关键区域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在前期“AI+”隐患治理的基础上,迭代升级了“语音+”整改督促功能,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监控摄像头语音播报和实时对讲功能,针对AI抓拍的未佩戴帽子、未佩戴口罩等11种违规行为,第一时间自动触发语音提醒,及时督促从业人员整改风险隐患。同时,执法人员还可以应用“餐饮安全在线”,实时查看各校园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状况,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在线语音提醒、实时沟通交流,实现全方位、无延时精准监管。
照“料”有方
严把食材质量关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食材安全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渝中,中小学、幼儿园严把食材“入口”关,通过严格采购管理、加强验收检查、规范储存保管、强化监督管理等举措,让广大师生吃上“放心餐”。

大同实验学校,学生代表参观食堂

在重庆大同实验学校,学校执行供货商每年比选一次,由学校党支部牵头参与比选,将食材分为肉类、干副和蔬菜水果三大类,邀请资质齐全、信誉度好、质量高、服务态度好的供货商参加比选。
解放西路小学校通过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公开招标文件、程序,由专家组进行评选,招标过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最终确定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为食材供应方。
在石油路小学,每天早上6点就有一名老师到校检查食材入库情况,确保原料的新鲜和安全。同时,校级干部每日也会不定时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和安全评估,确保食品加工和就餐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除了上述三所学校,渝中其余各校园也纷纷结合实际,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当好食品安全“把关人”,确保师生餐餐吃得舒心、吃得放心。




△来 源:重庆渝中

重庆渝中教育
宣传渝中教育、服务公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