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特色品牌篇⑪

文摘   2025-01-16 20:16   重庆  

教育强区建设
我们在行动
2024年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践行“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理念和“146”总体思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积极贡献渝中教育力量。
即日起,“渝中教育”将以党建统领、改革创新、教育数字化等关键词,与大家一起盘点2024年渝中教育强区建设进程中的工作成效。


依托复旦联盟优质资源


打造“生涯规划”课程品牌

复旦中学


复旦中学依托复旦大学和“复旦基础教育联盟”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打造“生涯规划”课程品牌。

一是立足复旦讲坛,拓展学科视野,构建“生涯规划”初平台。学校先后举办“复旦讲坛”22次,邀请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著名生物学家钟扬等顶级专家学者赴渝开坛讲学,从“人格养成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层面为广大学子拨冗启智,形成“生涯规划”的初体验。

二是共享大学微课,贯通大中衔接,明确“生涯规划”大方向。学校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深度合作,共享高品质“大学微课”资源。学生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方式,与附中学生同上16门复旦大学“大学微课”课程,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哲学、历史学、医学等六大学科门类,连线17位来自复旦大学各院系及附属机构的教授、博士。

三是开展研学实践,加强交流碰撞,锚定“生涯规划”总目标。学校通过“追寻复旦记忆 承续复旦精神”夏令营等研学实践,让学生亲历大学校园,重温复旦文化,感受浓郁学术氛围;入住联盟学校,深入一线课堂,实现零距离交流互动;学习前沿理论,实践尖端项目,锻炼提升思维品质;走进红色基地,参观历史遗迹,领悟传承革命精神。在实践中感悟,在交流中碰撞,进而明晰并锚定“生涯规划”总目标。

复旦中学参加“2024年暑期复旦联盟(上海)夏令营”


守正创新 呵护学生“成长之美”
三十中


学校秉持“呵护成长之美”的办学理念,以“回归教育本原”的学校价值理念引领学校办学突破,以“合格+特色”教育实践,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一是制定发展路径。学校深挖办学理念内涵,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理想,并将通过建设新优质学校为路径,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这一目标写入学校十四五规划。

二是重构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针对应用型本科培养的“3+2”专本贯通课程、高中校本选修课程、义务教育“1+2+x"延时服务课程,以丰富的课程支撑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长。

三是狠抓教师队伍。强化名班主任、名师、骨干教师的孵化和管理,深耕“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组织教师赴上海等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邀请知名专家到校传经送宝,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今年以来,2名教师获市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10余人次获市区级奖励。

三十中“凝心聚力同逐梦,启智明礼共成长


”秋季开学“迎新仪式”



五育润心促发展 全员育心护成长
六十六中


学校秉承“筑基善建、厚积有为”的办学理念,在系统论的视角下,构建全方面、多层次、联动式的心灵家园,努力实现全时空、全方位、全主体守望心灵成长。

一是课程慧心,多彩课程塑心灵。坚持“全员育心”理念,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同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及与融合课程,以多彩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

二是活动润心,五育并举促成长。学校开展了“五育润心,与爱同行”心理健康月、艺术节、体育竞赛等活动,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辅导护心,家校医协同并进。学校建立了家校医协同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通过专业心理辅导、家长培训及医疗合作等,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灵健康,助力其健康成长。

六十六中心理微笑讲座


育融非遗 星火传匠心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



渝中区劳技基地秉持 “劳动课程 + 非遗文化” 融合的理念,打造 “山城版画” 特色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一是精研课程推实施。紧扣教育部革命传统教育要求,深度挖掘党史及重庆本土红色元素,精心研发 “山城版画” 课程,让红色文化在版画创作中鲜活呈现,使课程落地生根。

二是科研引领强内涵。积极开展《基于非遗文化的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区级课题,聚焦 “大思政课” 教学要求,让专业化研训为“山城版画”特色课程开发和“劳动课程 + 非遗文化”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聚能护航。

三是申报非遗促提升。在 “山城版画” 申报区级非遗项目的进程中,全面梳理课程的历史渊源、技艺演变与文化内涵,形成系统的申报资料。开展多层次非遗培训活动,提升师生非遗素养与创作水平,师生共创的精品版画成为申报亮点素材。目前,“山城版画”已成功申报渝中区第九批非遗项目。

劳技基地带领幼儿园老师体验传统版画制作


“门·城”实践育新人 品牌塑造见实效
东水门小学



东水门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地域文化优势,坚持开展“门·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普通娃”到中国“红娃”和“未来娃”的成长。

一是开门定向。学校确立“123”实践理路,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锁定目标“三打开”,建构框架“三文脉”,组织执行“三层级”,在“门·城”社会实践中育人铸魂,该项目已入选重庆市第四届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品牌。

二是贴地走城。遵循“就近就俭、因需制宜”原则,以课程综合化教学新形态进行实践活动升级,细化形成《“门·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内容与资源适配表》,营建“门·城”社会实践活动资源“1+3+N”城市营地矩阵,确保内容与资源优质链接,实践与儿童生活串联。

三是搭桥行走。整体优化完善实施路径,以“书中一座城”“脚下一座城”“心中一座城”流程建模、研发准备类、学习类、复盘类学习工具、编排长短课时、架构多维评价体系,为学生搭桥助力,促真实行走。

东水门小学门城社会实践之“党百年 红城馆”走进烈士陵园


场景美育促成长 多元课程铸品牌
中华路小学



中华路小学坚持推进“空间与课程融合”的战略,打造文化育人的“新生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优化场景美学建设。精心打造“环境优美、文化浓郁、内涵丰富”的校园场景。采用创意设计与景观交融的方式,使场景美学在校园中落地生根。依托校园文化,营造出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多维度的育人空间,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同时持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二是整合多元课程资源。构建“各具特色”的多元课程体系,以实现“育中华的世界人,做世界的中华星”的办学愿景。学校积极与校外场馆进行有效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进一步提升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

三是创新课程实施路径。学校大力开展“学科融合项目”行动,积极践行“基础、拓展、探究”三类课程协同推进的模式,并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范式,有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学业的持续进步。在这一创新路径的引领下,2024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超过1000人次。

中华路小学“寻味”图书馆主题阅读课


深化“同+”品牌 赋能学生成长
大同实验学校



学校围绕“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校园”的发展愿景,重构“同+”课程体系,依托家、校、社互促实施,打破学习边界,助推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一是同心·家国课程,育有家国情怀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将理想信念放在教育的起点位置,主题校会、传统节日活动、品牌月节等成为隆重而鲜活的思政课,孩子在成人的过程中厚植家国基因。

二是同悟·博览课程,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而学。《重庆味道》、《同玩非遗》让孩子们在项目探究中感受蕴藏的美食和传统文化中人们勤思勤干、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学无边界中习得技艺传承文化,不断拓展认知范围,走向真实而完整的生活世界。

三是同行·劳动课程,用场景是滋养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学校的花田集种植园课程群里,诗意的画卷徐徐展开。春天,油菜花绽放,枇杷黄了;夏日,“辣”趣无穷,椒香四溢……孩子们在自然笔记中探究生长规律和植物结构,在明媚中感悟劳动之美。

大同实验学校“同心”家国课程


落实科创和融课程 践行和创育人模式
人和街小学


人和街小学致力于打造“思考中学,实践中创”的科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一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筑牢科学课程育人根基。学校以科学、信息科技等学科为科技教育主阵地,铸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职科学教师20人,专职信息科技教师13人,在国家、市、区级赛课,创新实验操作,教学论文发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是改革创新课程体系,保障科学素养目标落地。通过创新“学练评创”课程推进模式,创建“和·创未来”研究院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开辟“科普天地”,携手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馆资源,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行动。

三是注重课程实施成果化,科创教学教育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近5年来,学生在区、市、全国各项科技比赛中获奖人数超过1000人。

人和街小学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



籽籽同心 共同成长
人民路小学


学校以“三个离不开”思想为核心,特色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力涵养文化自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机制构建求恒远。开创“党建+民族团结”新模式,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精准锚定方向,筑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根基,保障教育工作行稳致远。

二是课程建设铸特色。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将“党的领导•共铸史观”“交流交融•共筑梦想”“手足情深•共聚力量”“团结奋进•共同发展”四大内容的核心要义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搭建起具有本校特色民族大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建设好‘大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重庆日报专题聚焦报道。

三是实践活动展风采。精心策划“三会”传承民族精神、活动月炫民族风采、社团活动融民族文化交流活动铸民族团结等系列活动。学校以序列化活动为阶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民族团结教育案例在重庆市第二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人民路小学“籽籽同心一家亲 携手筑梦共成长”校园艺术节



人文交流促发展   特色学校提品质
曾家岩小学


曾家岩小学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于2024年被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确定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

一是特色建设,高效推进。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发展规划,明确了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特色学校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推进。通过特色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整体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教育质量和特色水平。

二是在多元交流,文化相通。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国际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促进文化相通。今年,学校接待了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百里先生的来访,并受邀在中国西部匈牙利文化节上献唱,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还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学校还与匈牙利李斯特·弗朗茨小学、马来西亚明新华文小学缔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线下互访、视频交流等形式,拓宽了合作渠道,增进了双方的友谊,促进了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国际教育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曾家岩小学天使童声合唱团在“庆祝中匈建交75周年
2024年中国西部匈牙利文化节布达佩斯之秋”
开幕式上献唱



深化边疆教育帮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小学


从重庆渝中到新疆哈密,从深入调研考察到互派师生访学跟岗,重庆市人民小学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助力渝新教育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一是缔结友好,共筑合作基石。今年7月,重庆市教委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党政代表团在学校召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会上,学校与哈密市两所学校正式缔结友好关系,签署教育合作协议。重庆市人民政府网、人民网等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全国关注。

二是交流互访,共启教育新篇。自7月以来,学校与哈密两校互派师生交流访学近200人次,共研精品课例10余节,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讲座超30次。其中,哈密多名师生代表到我校进行为期两周的随班访学跟岗,共计听课逾千节,联合教研数百次。三校在师资培养、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受到央视、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

三是项目引领,共促民族融合。学校开展了哈密师生红色研学项目、“重庆周末”家庭体验活动,成功申报并承办“市培计划(2024)”哈密市教育系统普通话培训师培训项目,深化民族团结,为少数民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贡献力量。哈密市教育局、巴里坤县教育局等官方公众号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

人民小学开展哈密访学团红色研学项目



以“心”为基筑健康


从“心”出发育新人

解放小学


作为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学校秉持“以专业队伍,办特色活动,育解小学子”理念,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亮点,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一是制度明确促保障。健全校长为领导、专职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员行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下设辅导站和若干工作小组,构建三级网络工作体系,建立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工作档案,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队伍建设促发展。配备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3名,外聘重庆“爱润”心理咨询所专业人士定时到校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学校作为渝中区心理健康C证资格认证全员培训首批试点校,全体教师均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三是体系构建促成长。优化三梯三面“心育课程体系”,延伸打造心育文化、科研提升、分类档案三个平台保障体系,建立三级递进预警体系,形成组织、培训、课程、保障、预警五个维度协同的“五·三”心育体系,成为学校亮丽品牌,培植了“幸福”师生群体,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解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朝会




创建情智教育品牌 推动教育品质升级
区级机关幼儿园贰园


区级机关幼儿园贰园坚持以情为先、以情启智、智中生情、情智融合的教育,努力构建情智共生的教育课堂,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绽放光彩。

一是精心打造情智教育环境。打造“林间树坞 ”,为孩子提供亲近探究自然、自由快乐游戏的新场所。在教学楼闲置墙面精心设置了多样的墙面建构区,购置多种激发孩子操作探究并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玩具材料,进一步丰富情智环境的打造,促进园本情智教育课程品牌的创建。

二是拓展丰富情智教育课程。努力将环境中的每个角落都打造成为情智课程的一部分,让种下的每棵树、每朵花都成为孩子学习的资源,一年来生成了20余个有趣、生动的课程案例,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情智教育课程内容。

三是创新开展情智教育样态。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室一功能”,“一室多用途”的情智教育活动新样态,让孩子们混龄开展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学习活动,新的思路和做法既解决了我园受限于功能室不足的境况,也给到孩子们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区级机关幼儿园贰园小朋友摘柚子



树品牌 立特色 彰显桂幼发展新样态
桂花园幼儿园


桂花园幼儿园传承“健康教育特色园”文化积淀,深挖地域及校园的“行”和“健”元素,不断丰盈并践行具有园本特色的“行健”课程。

一是聚焦“健康”主题,拓展“行健”教育内涵。聚焦“健康”主题,以家园协同的方式,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健康节,有力地促进了家长、幼儿对“行健”文化的深度了解。幼儿园雏鹰足球队多次参加重庆市、区级足球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优化“毅行”课程,创新自然元素融合方式。“三浴”锻炼是“毅行”特色课程之一,采取按季节、按气候、按温度、融合运动课程,分年龄段有序地开展。春、秋、冬季开展日光浴、空气浴锻炼,夏季开展日光浴、空气浴、水浴锻炼,其教学成果多次在全国学前教育学术会上交流分享。

三是精化“悦行”课程,打造身心愉悦共享时光。自2005年起,开启“健身与益心并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根据孩子个性特点开展跨班级、混龄、自主选择的“悦行”课程。每周三上午,全园儿童根据不同主题自由选择区域器材,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式,自主开发创造性的游戏,该游戏现场多次在“国培计划”项目中进行展示和交流。

桂花园幼儿园日光浴锻炼活动



“慧”课程赋能幼儿园提质发展
渝州路幼儿园


渝州路幼儿园扎实开展“慧”课程,注重过程质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追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研究促课程建设。深入推进课题《基于课程建设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研究》,着力构建课程实施中的师幼互动观察与儿童发展观察量标。根据园本课程体系下师幼互动的真实状况以及儿童发展的实际水平,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实现课程的动态化发展与持续完善。

二是以需求变课程环境。教师持续观察儿童在课程环境中的样态,觉察课程环境中的不足。在专家带领下,全园进行课程环境改造,探讨儿童发展需求,对环境进行全方位重塑。围绕课程中的四大游戏类型打造渝宝王国、渝幼小军区、乐野科探坊、拾艺喜物室等游戏场地,滋养儿童成长。

三是以延时拓课程宽度。特别设置篮球、绘画、舞蹈、体智能、语言等延时课程,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发展需求,全面拓展了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深受儿童的喜爱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渝州路幼儿园运动月课程



打造园所特色品牌  精研课程纵深发展
蒙正幼儿园


蒙正幼儿园在夯实园本“五养”课程体系的同时,深度聚焦戏剧、打击乐、足球等特色课程,着力建设幼儿园特色品牌课程。

一是匠心雕琢“戏剧”品牌课程。坚持开展幼儿戏剧课程,集传统戏剧、创造性戏剧、原创红色主题戏剧于一体,提供多样化选择。蒙正娃参加2024年重庆市第四届少儿文化艺术节戏剧大赛,通过创造性木偶剧表演《一园青菜成了精》荣获一等奖。

二是潜心践行“打击乐”品牌课程。幼儿中国鼓气势磅礴,幼儿园特将其融入艺术教育的打击乐中。由蒙幼家长及幼儿组成的“蒙欣打击乐团”在第53届加拿大国际音乐节比赛、第19届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中斩获佳绩。

三是深入挖掘“足球”品牌课程。幼儿园坚持打造全国足球特色校园,开设幼儿足球普及班、提高班,组建蒙幼足球校队,课程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此外,幼儿篮球、艺术体操、武术等运动课程也助力蒙正娃们在体育锻炼与比赛中享乐趣、健体魄、勇拼搏。

蒙正娃参加2024年重庆市第四届少儿文化艺术节戏剧大赛







相关阅读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普及普惠篇⑩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教育数字化篇⑨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协同育人篇⑧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教师队伍篇⑦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读书活动篇⑥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五育并举篇⑤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思政建设篇④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改革创新篇③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党建篇②

教育强区建设我们在行动之党建篇①





△来 源:党政办 

△编 辑:刘雅涵

△审 核:刘   敏


重庆渝中教育
宣传渝中教育、服务公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