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建设——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三)

文摘   2024-12-22 12:30   重庆  


12月17日上午,渝中区教育大会召开。区委书记黄茂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优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提供有力支撑,在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主持。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区政协主席王南,市教科院院长蔡其勇,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区委副书记邹晓宇,全体在家区级领导出席。

会上,区教委、区科技局、区委组织部、重庆医科大学、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巴蜀中学、人民小学分别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打造人才集聚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引育工作、办好“两个满意”老年大学、提升办学质量等主题作发言。现将经验材料予以汇编。


全区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三)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建设

渝中区科技局

区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部署,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稳中有进、稳步向好。

一、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一是构建创新平台矩阵。支持高校参与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形成1个国家级、17个市级的重点实验室矩阵,建成市级临床医学中心15个,支持重医与西南医科大学建设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创建“数智医学检验川渝共建重点实验”。是打造新型创新基地。支持重医附一院、儿童医院等启动重庆市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支持重医附一院谋划打造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三是建设企业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市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形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市级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4个的创新平台体系。

二、着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有组织科研。聚焦行业关键技术问题,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庆市的重大(重点)科技专项,2024年全区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81项,获得市级重点科技专项30个、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专项2个,争取项目经费支持超1亿元。二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拓展对外合作空间,2024年重医对外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6份,合作单位涉及高校院所、生物医疗企业、政府机构等。市科技局联合重庆医科大学举办科技企业高校对接活动(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药专场),发布26项科技成果,吸引81家企业参与项目对接。三是试点科技特派员。争取全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团服务机制试点,完成13家企业、8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向上推荐,中冶赛迪、港力环保等9家企业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5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企业科技特派员团”四方协议,促进产学研合作。四是争取科技创新奖项。修订创新政策支持各级别创新奖项申报,今年全区获国家自然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重庆医科大学获奖总数市属高校排名第一。

三、加快建设环重医创新生态圈

一是加强顶层谋划创新。推动区政府与市科技局开展市区科技工作会商,双方约定共同推进环重医创新生态圈高质量发展。大石化新区管委会组织编制《环重医创新生态圈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成果转化相关改革措施全面落实,推动重医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实施细则》等文件,优化成果转化审批流程,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完善成果转化人才评价机制,构建政校企协同发展创新体系。三是健全孵化转化体系。以华医大厦为基础,聚焦大石化区域,积极引进云知声、医护之家、壹永科技等医疗创新项目,打造医疗创新转化走廊,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的医疗产业聚集点。四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强化对重大科技任务和高校创新项目的金融支持,争取市局加强对环重医创新创业种子基金投资优化的指导,环重医创新创业种子基金成为全市唯一保留的单独运行的种子基金。鼓励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要素在渝中活跃流通、实现“合聚变”。
下一步,区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部署,持续推进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从升级推动创新创业、升级促进成果转化、升级完善科技服务、升级发展校友经济、升级营造创新氛围等五个方面着力,加快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升级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重庆渝中教育
宣传渝中教育、服务公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