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当年的西打磨厂街里,可是最为显赫的人家。那时,同仁堂药店在大栅栏, 乐家住在西打磨厂街。
东兴隆街52号,过去是大太监李莲英居住的地儿,现在是同仁堂博物馆办公室了,青砖灰瓦,古色古香。
崇文区文化馆
六十年代中期,在崇文门外东侧的小公园处修建了无轨电车总站,111路、108路就从这里发车。
1984年从停车场南头到东河沿建起了哈德门饭店。
花市大街
在花市路口南,有座十分接地气的商店——花市百货商场,针头线脑、毛巾手帕、布鞋帽子,床单被套,老百姓用的日用百货都能买到,人气也旺。
后来转型成为金伦大夏.
千芝堂。千芝堂药店开业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取名千芝堂是取铺中藏有千万枝灵芝之意。
过了千芝堂,有两家饭馆,一个是回民的利民饭馆、一个是国营晋原饭馆,回、汉两个饭馆开在一起的似乎不多见,两家虽习俗不同,却也和谐相处,热热闹闹。
往前便是手帕胡同口,手帕胡同因有手帕作坊而得名,它是西花市大街南临的一条古老胡同,早在明朝时就叫此名。
已故的京剧艺术家侯喜瑞曾居住在此胡同的14号,宅第坐北朝南,共有三层院落。
北京市第四人民医院
磁器口
花市头条最后的留影 繁极一时的花市大街
新华书店、日用杂品竹器店、花市澡堂子、北京地毯厂、副食合作社、容真照相馆、、内明远清真饭馆、天合成烟袋铺、东花市回民小学。
现如今,崇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马路宽敞,新世界百货、国瑞百货、搜秀商场等等在这里安营扎寨。
崇文这些年的变化,甭说是海外归来的人了,就连老崇文人有时候也得借助路牌才能找到记忆中的“家”。
朝花夕拾杯中酒,灯火阑珊无觅处。既为南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喜,也为消失的老北京古韵而扼腕。春风拂面,晨光沐浴,而我们的生活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