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居】是一家中华老字号饭庄,据说它创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年)主要经营鲁菜,以及北京风味菜肴。
柳泉居饭庄,原址在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护国寺街西口南侧。当年是北京有名的黄酒馆。据《旧京琐记》一书记载:“又有柳泉居者,酒馆而兼存放(钱财),盖起於清初,百年矣。”并说它“资本厚而信誉坚,存款取息极微,都人以其殷实可靠,往往不责息。有存款多年,往取而银之厚封曾未动者”。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柳泉居如果没有多年经营信誉,不会有很多人都将钱存在那里。由此推断,柳泉居开业时间最晚也在明朝末年。众所周知。酒馆必须开设在店铺较多、行人往来频繁地区。当初“柳泉居”与“三合居”、“仙露居”并称京都三居。现今三居仅存“柳泉居”一家。据史料记载,当年柳泉居院内有一棵硕大的柳树,树下有一眼泉井。店主人用甜洌的泉水酿制黄酒,味道醇厚,芳香馥郁。因此,柳泉居黄酒馆斐誉京都。 黄酒馆过去在北京很普遍。当年北京的黄酒馆分绍兴黄酒、北京黄酒、山东黄酒、山西黄酒四种。柳泉居卖的是北京黄酒。据著名的北京史专家金受申先生讲,柳泉居由山东人出资开办。掌柜的和店伙计也都是山东老乡。前边是三间门脸的店堂,后边有个宽阔的院子。由于院中的泉水好,所以酿出的黄酒被酒客称为“玉泉佳酿”。
传说,明世宗皇帝的龙豆严嵩流落街头,端着银饭碗来柳泉居讨食吃酒。掌柜见银饭碗,知道是严高,还听说他写得一手好字,便灵机一动,取来笔墨纸观,说道:给你吃酒可以,但须题几个字。于是,严嵩提笔写下“柳泉居”三个大字。 再说老舍先生,大概没有人不为他那地道的北京话、风俗人情细腻的描写而深受感动。可要说出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以哪个馆子做背景的恐怕还真不多。不瞒您说,这家馆子就是柳泉居。老舍先生原来就居住在离此不远的护国寺小杨家胡同里。所以,当年老舍先生写起老百姓“三教九流”的生活时,以邻近的这家名酒馆为参照,人之笔端也是理所当然。
这些年来,柳泉居的菜肴一直没房开蟹。早先是醉蟹,后来推出了蟹宴,蒸蟹、炒蟹、炸蟹,江、河、湖、海蟹等等。现在,最时尚的吃法叫蛋黄炒蟹。柳泉居的招牌菜,正是这蛋黄炒蟹。那清香、咸鲜的外口儿,加上那肥美的蟹肉,饮以黄酒,且边剥边食,那感觉像是持蟹赏菊饮酒——煞是人间风雅韵事。到柳泉居食蟹是件趣事。先说“乐蟹”。蟹,要用随上的专食工具:银锤、钳、剪,敲敲打打一番。如想细品和寻找《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在藕香榭食蟹的感觉,必得自行动手,敲敲打打一番。再说“趣饮”。柳泉居黄酒诱得几代人“闻香下马”。多少年来,到老字号柳泉居食蟹必饮“柳泉黄"。写老北京风俗的《竹枝词》有段说:“刘伶不比渴相如,豪饮惟求酒满壶。去去且寻谋一醉,城西道有柳泉居”。说的就是到柳泉居饮黄酒。饮酒离不了下酒菜,醉蟹是首选。那大小适中的团脐,洗净、擦干后,将脐掰开,以椒盐,麻皮周札,贮于坛内,胶泥密封数日后,即可开坛食之。醉蟹的真谛在于品。那醉了十五日的瓮中之蟹,上桌时酒香扑鼻,沁人肺腑。饮一盅烫热的黄酒,啖一口蟹,咂摸个中滋味,真有蟹不醉人人自醉的感受。现在,柳泉居饭庄以经营中档菜为主。选料广泛,精于刀工,讲究造型,烹任手法以爆、炒、熘、烧、焖为擅长。特色菜有云片鲍鱼、果料鱼骨、金丝海蟹、葱烧灰参、蛋黄炒雪蟹、炸烹虾段等。还以拔丝菜最拿手。拔丝莲子、苹果、鲜奶……金丝缕缕,寓“情谊绵绵”。另外,这里的工艺面点独具特色。北京传统的系列豆沙包是该店名优食品,频受顾客青睐。近年来,柳泉居饭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引进了新的菜肴。如炒鳝糊、油条八宝饭等等。柳泉居自己还酿制一种叫“木瓜北京黄”的药酒,对风寒腰腿疼有一定疗效。 柳泉居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有口皆碑的特他饭庄。不少社会名流常常光顾,如已故去的溥杰先生、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都为该店题写过牌匾,使老字号文化底蕴更加深厚。2001年,柳泉居再次装修重张,年近八旬的著名漫面家李宾声为柳泉居送去了贺礼:画有“福”、“寿”、“喜”和“醉八仙”的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