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城门的“建国门”
和老北京城“内九外七”16座城门不同的是,建国门不是因城门而得名,因为“建国门”从来就没有过城门。翻阅老北京城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清乾隆时期,北京城内外就已经有了修建完好的“五坛十六城门”。而且当时城门不是简单的出入通道,而是由城楼、箭楼组成。中间还有把城楼和箭楼连接起来的瓮城。“瓮城”,即有“瓮中捉鳖”之意。
不难看出,当时的北京城门已是设计十分周密,是有一定规模的整套城防要塞。但建国门却不享有如此“殊荣”。历史上,建国门的地界就是城墙,最早的建国门是日伪时期在内城东西城墙上扒开的缺口。据《北京档案史料》中《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1939年日本占领北平后,为兴建东郊工业区的“东街市”,拆毁一段城墙,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窗与门洞,并被民间老百姓俗称为“豁子”。一直到1945年11月,才正式得名“建国门”。1949年时的建国门附近。图中可见建国门外护城河桥、护城河内沿的环城铁道、建国门外大街。
据上个世纪50年代就在这一带居住的老住户回忆,当时的建国门城墙根本没有城门,只有一处拆掉城墙的口子,让城里城外的人们和过往的车辆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一处扒开城墙的缺口,贯通了城里城外的土路,便是当年“建国门”的风貌了。虽然没有16座城门的建筑规模和正宗历史,但是从扒开城墙缺口到正式得名,从50年代扩建马路,到60年代末拆城墙建地铁,70年代建立交桥,一直到向东至大北窑建设发展成繁华的建外大街,建国门到如今也已是风雨沧桑60余载了。这里有建国后最早建成的一大片驻华使馆区、最早的涉外商厦、涉外商店、涉外饭店等,还有颇受老外青睐的秀水街,因而形成了建外大街独具的“洋气”……建国后第一使馆区的建成,让建外大街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由此又盖起了和“洋”字沾边的一座座建筑。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建外大街的几个“第一”,虽然这说法不规范,但却让我们看到建外大街独具的特色。上世纪50年代,在建外大街北侧、日坛公园西南侧开始修建使馆区。按建筑时间,被称为“第一使馆区”。据附近老人回忆,修建第一使馆区时,这里还很荒凉,后逐渐形成规模。之后出现了第一座外交公寓,据当年曾见过这座公寓的老人说,当年盖的是低层的,现在的高层外交公寓是后来盖的。1973年,第一座涉外商店北京友谊商店从王府井东华门迁到了建外大街北侧一座新盖起的4层大楼,成为建外大街第一座专为外国人购物服务的“涉外”商店。用友谊商店老职工的话来说,因为当时这一带没有什么高大建筑,友谊商店就叫东郊大楼,站在东单就能看见这“东郊大楼”。70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当年北京友谊商店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和北京著名的四大商场不同的是,友谊商店只为外国人及出国人员等提供购货服务,店内购物最为流通的是当时京城老百姓难以接触到的“外汇券”。除了经常接待外国首脑夫人等国际要人的“外事活动”外,友谊商店还有当时条件最好的购物环境和琳琅满目的“紧缺”商品。1982年,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饭店正式开业。它不仅是建外大街盖起的第一家合资酒店,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1985年,第一座对外出租经营的办公大厦,一座24层高的现代化建筑———国际大厦正式开业。它是建外大街第一座也是北京市第一座对外出租经营的办公大厦。大厦整个建筑外部呈咖啡色,故有“巧克力大厦”之称。1989年,在建外大街南侧原北京市政工程处和房管器材处的旧址上建起了一片十几层高的漂亮公寓楼,就是建外有名的“华侨村”,是第一座“外销”的商品房,据老居民讲,这里最早是一片菜园子,里边还有一口水井。如今人们对“外销房”早已不陌生。据悉,最初的购买者除国外人士外,还有赵章光、李晓华及一些演艺界人士等。早年在建国门外附近居住的老人都知道,紧邻建国门外护城河原来有一座寺庙叫月河寺,现原建筑未留有遗迹。据曾在建国里居住多年的80岁的李先生讲,当年出了建国门城墙,过了护城河的木桥,就是月河寺。李先生说,月河寺建于哪年,已不详了,据说解放前寺里虽然还有和尚,香火却并不旺。月河寺就在护城河边,地势不算背静,但是很多骑着毛驴的人,却要走过月河寺,去香火最旺的蟠桃宫或是东岳庙进香。所以月河寺日渐破败,后一度改为月河寺小学。寺内石佛、石碑等一直保留了很长时间。解放前月河寺旁曾有制硝厂和肠衣厂,上个世纪60年代,还可以看到写有“肠衣厂”字样的房子。月河寺南面原有一大水坑,“文革”期间还曾淹死过人。月河寺最后消失的时间,差不多应该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据李先生回忆,在修地铁后拓宽马路时,因为月河寺正处于马路中间,所以寺内建筑被全部拆除。后来寺南边的大水坑被填平,盖起了长富宫,南边则盖起了天平利元酒店即现在的凯莱酒店。从月河寺往东,建外大街南侧即现在的长富宫、华侨村、赛特大厦往南一带,就是建外大街最早的居民区建国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形成的。这一带解放前大部为菜园子庄稼地,解放后最初盖了几排简陋的土坯平房被称为一巷、二巷。到了70年代改建成砖房。80年代后,这一带又盖了几座条件好些的居民楼。60年代以后,这里才安上了自来水。最近我去建国里时,大部简陋的平房已拆迁,整个建国里地区已处于高楼大厦的“包围”中。从建国里往东隔一条小马路,就是永安里,分为永安东里、永安西里和永安南里。因为永安东里最早为祁氏家菜地,所以解放初期永安里也叫祁家园。据老居民回忆,上个世纪50年代,为展宽建国门马路,政府决定迁出居住在建国门城里紧邻城根儿一带的居民,并在祁家园一带,盖起了一片屋顶为瓦龙板结构的四层红色砖楼房,并起名“永安里”,寓“永远安居”之意。现在很多老居民还记得,当年很多居民都说,永安里的名字是周恩来总理给起的。一开始老百姓还对这些楼房称为“转子房”,意为住一阵,还可以转走,也可以说就是现在我们都知道的“周转房”。后来很多居民住下来之后挺满意,就没有再“转走”,并逐渐形成了永安里居民区。随着CBD的建设,永安里的瓦龙板屋顶红砖楼房,已经拆迁了大部。前几年,LG大厦已经建成。现在路过建外大街时,还可以看到路边仍存有几座四层红砖楼,这是前几年经过拆迁后还剩下的几座楼房。在建外大街东北侧,即国际大厦西侧隔一条马路,就是国际俱乐部。国际俱乐部虽然是1973年才从台基厂大街8号迁到建外大街21号,但是因为从1911年始建于今已96年,所以在建外大街,可以称其为“历史悠久的国际俱乐部”。据有关文章载:国际俱乐部的前身叫北京俱乐部。北京俱乐部是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在1911年建起的。1937年“七七”事变前,当时的北京俱乐部曾更名为“西绅总会”,来者多为所谓绅士派的西方人。解放后国家接管时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俱乐部。搬到建外大街的国际俱乐部,不仅环境优美,面积也比原来增加了好几倍。国际俱乐部在驻华使节及国际友人中享有很高声望,2002年和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期间,都曾下榻国际俱乐部饭店,足见其名不虚传。从北京友谊商店往东走,过了祁家园外交人员公寓,就是享誉中外的“秀水街”。秀水街因地处“秀水东街”而得名。从当年不足200米长,狭窄简陋的老秀水街市场,到今天新型现代化设施的新秀水街大厦,“秀水街”已经走过改革开放20多年了。最早的秀水街市场成立于1980年,不过就是几家商户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因为除了使馆和外交公寓外,住户并不多,所以当时谁都没有看好这个市场。但恰恰是这样的地理位置,才成就了秀水街市场的“突起”。当年到北京旅游的客人有“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之说,足见秀水街在中外游客心目中的地位。2005年,老秀水街市场东侧拔起了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6层商厦,这就是新秀水街大厦。走过了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秀水街市场终于从原来简陋的街中摊位,变成了全新设施的具有秀水特色的“店中街”,是老秀水街市场的3倍还要多。建外大街南侧一带是建国以后在北京享有很高声望的第一机床厂,也是建外大街资历最老的国有企业。第一机床厂占地面积非常大,据在第一机床厂工作多年的李师傅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连马路北侧豫王坟和祁家园外交人员公寓一带都在第一机床厂管理范围之内。后来随着各单位在马路北侧盖起的一座座家属宿舍楼,第一机床厂的厂区就定在了马路南侧。据老师傅回忆说,第一机床厂的前身在东城区方家胡同,最早是日本人办的枪支机械修理所,北京解放后,由国家接管后建起了第一机床厂,一开始也是修理机械,后来逐渐发展成生产机床、铣床、龙门刨的大型工厂。2002年开始,随着CBD中央商务区的划定,第一机床厂也开始向郊区外迁。2005年,“第一机床厂”厂标被最后拆除,在建外大街走过近60个年头,第一机床厂终于完成了全部搬往顺义的外迁。如今,在第一机床厂的厂区原址,最早盖成的一座座建外SOHO大楼已成规模,凯德大厦、银泰大厦已完工,北京电视台和财源国际中心建设在即。曾经是无限辉煌的土地上,又是一派充满了生机的火热。在建外大街,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开发的国贸中心、京伦饭店以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赛特大厦等,正是这些遍布在建外大街两侧的几十座高楼大厦,造就了建外大街的壮观、繁华和独具的“洋气”,也为我们勾勒出了CBD商务区一幅光彩夺目的美丽画卷。(文/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