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刊]冯敏的随笔《一碗油盐饭》

文化   文学   2025-01-30 00:10   湖北  




一碗油盐饭


冯敏


“用心读,学你的大姐,学你的大哥,像他们那样也考个中专。”
“这样,你就可以吃国家饭了。"
母亲停了停,满是伤感地说:“在农村种田,一年到头,看不见几个钱。”
我暗自下着决心,每天瞄着班上成绩好的同学,晚上12点睡,早上4点起,可我那糟糕的成绩,依然让人心寒。
初三备考那段时间,数学老师一进教室就发三四张试卷,密密麻麻的几何题,英语老师毫不逊色,也是一篇又一篇的英文。还有政治、语文、物理、化学,我整天在题海里挣扎。中考结束后,我获得个不愿说的分数。
那年的暑假真热,我躲到水库堤下的港边,躲到后园子的枣树下,最后把自己关进一间黑屋子里,眼也肿了!
“是圆子在那屋睡啵。”莲英姐疑惑地问母亲。
“是啊。没考好,不吃饭。”母亲心疼地回答。
八月底离开学季又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细佬突然来到我家。
“圆子,你一个人在家,你爷依呢?"细佬不停地揩着满脸的汗,关切地望着我说。
“我爷、我依去畈上了!"我轻声地回答着打开了厨房的门。
一张退了油漆的八仙桌,上面放一碗腌芥菜,兰花碗边有一条蒸过的痕迹,冒着酸酸的味儿。四条木凳围着桌子,凳面干干的裂迹。细佬选了比较光的一面坐下。
“细佬,你吃了没?”我依着门怯怯地问。
“没呢。有吃的吗?”细佬期待地望着我
“那好。我炒油盐饭给你吃!我会炒的!”我十分得意,因为我自己就喜欢吃这个!
细佬是父亲的堂弟,他是乡里比较有名望的老师,我崇拜他,尤其喜欢听他讲故事。绘声绘色地,总是给人留下悬念,我至今还在想象那个没有听到结尾的故事呢。
“圆子,我来是通知你去市里读中专的。"细佬微笑着看着我认真地说。
“我读不成,差分数。"我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清。
“不差,够市里自费生的分数线。”细佬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
“你跟你父亲、大哥他们说说,就说我回来了,就说你的成绩可以去市里上中专。让他们给我个回信。”
细佬吃了我炒的那碗油盐饭,看了看落在天井下的那缕光,就匆匆忙忙地走出了大门。
“你细佬回来没吃饭就走了啊?"母亲回来知道后这样问我。
“吃了,我炒的油盐饭呢。”我很得意地说。
“那你没放个鸡蛋吗?"那语气充满着责怪。
“我不晓得鸡蛋在哪儿。”我心情很好,大声诋回母亲。
过后,母亲卖了家里的猪,大哥拿了他的积蓄,还向姐姐们借了钱,在细佬的帮助下,我去市里读了中专。
之后,细佬见我就总是调侃我:“圆子,你那碗油盐饭真咸,让我一路喝水。在东边水井喝了一瓢,到富家边的井又喝,到了细畈的井还喝。饭的味道我是记不得了,但水的味道我至今难忘。那是真正的家乡味。
细佬的话让我惭愧,更让我深思。

冯敏,湖北大冶人,1973年出生。中专生,所在单位被兼并后打工自己交社保多年,2023年退休。原本爱读书、爱烹调。退休后在大姐的鼓励下,创作的欲望一一这颗在心灵深处埋藏了三十多年的种子终于在这个暖冬破土而出,要生根开花!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3、投稿作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或添加主编微信hbxtx168及时查阅作品刊发情况。如果没有关注公众号,谢绝来稿。

4、关于稿酬:20元以上的微信赞赏一半归作者,一半用于平台管理;20元以下以及七天之后的零星打赏不再分配。

5、投稿邮箱:296365400@qq.com


新东西
《新东西》推介文朋诗友最新的东西为主,除了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外,还兼顾书画、摄影等最新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