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李发应: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缅怀李相淦先生》一文赏析
文化
文化
2025-02-03 00:00
湖北
![]()
![]()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缅怀李相淦先生》一文赏析
李发应
我一口气读完了卫翔宇先生特别推荐的《缅怀李相淦先生》一文。这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作品。应该刊入族谱传承的史料文章。作者李相主先生既是李相淦先生的族弟,又是李相淦先生的得意弟子。因此.他对李相淦先生一生的事迹了如指掌。作者以人物生平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以详实的事迹材料赞颂了李相淦先生聪慧睿智.好学不倦,沤心沥血育桃李,两袖清风为公仆,笔耕不辍著文章.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生动而辉煌的一生。作者开篇以一小故事介绍了少时李相淦先生的聪慧睿智。"塾师收新棉以补束脩,诸生皆一斤"。但塾师要他祖父交三斤新棉花。祖父深感不平故询问塾师。塾师曰"人孙一年读一本,尔孙五本,其冤乎?"一年能诵读五本文言读本。真乃"神童"。作者通过塾师与祖父交谈的一句话,赞颂了李相淦先生少时的聪慧.文笔简洁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接着作者重点叙述了李相淦先生三尺讲坛育桃李的从教历程。作者是教育界的行家里手。他以真知灼见的言辞赞颂李相淦先生以"崇道德.养品性.主志向、劝勤勉".守规范为首务.其次"学文"的育人之道。李相淦先生从小学初中再教到高中。其教书历程坎坷但丰富,其总结出来的"以德为首,以育智为重"的育人经验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育人之道。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大讲"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李相淦先生仍"借机大讲《论语》勇开传统文化之门"。他仍然坚守"传道授业"之责。真令人钦佩。李相淦先生的教育成果在恢复高考制度时其"弟子多人中榜"而体现出来。他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李相淦先生在教育上的贡献还展现在他担任大冶市教委主任的岗位上。他任职后"大力改革教研,深入教学一线."广谋于师、频出新见"。作者赞扬了李相淦先生注重教研,勇于革新的精神。因此他任职时连年高考.飞跃台阶、北大清华、不绝于榜"这是李相淦先生从政时的巨大成果。对其从政后退出政界时的评价.作者写道:"从政多年.清风两袖.至老有旧房一套藏书三千册":简洁二十字描述了他廉洁奉公清贫守道的从政经历,作者真是惜墨如金。李相淦先生的辉煌,更表现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中。因此,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来描述李相淦先生的毕生创作成果。"笔耕不辍"是李相淦先生一生的写照。作者用"先生公务繁忙,仍写有大量散文"。一句话巧妙地转述到李相淦先生一生中最用心.最执着.成果最辉煌的人生经历之中。作者用数字点明了李相淦先生在职时的创作成果"有各类散文近三百篇。退居归闲,先生读书写作上新境界,由好之而乐之,自谓"第二春天"。作者用"第二春天"来形容李相淦先生创作由好之而乐之的精神境界。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那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正是李相淦先生创作时如痴如醉的高峰境界。作者在赞颂李相淦先生的创作成果时,具体点明了他创作的电视剧的篇目。创作电视剧《辗辗院的故事》《明月几时有》"深得好评"。《小巷海棠》刊载于《中国作家》。《寡妇堤》终于2004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李相淦先生的巅峰之作。作者写道:"人问稿酬,实不及开销。二人满面欢欣唯言剧本有价、快乐无价,其痴如此"。这时李相淦先生创作达到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的第三种境界。一个县城作家的作品能拍成电视剧、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这是非常人能获得的辉煌成果。这是李相淦先生创作的巅峰时光。作者在写过李相淦先生人生辉煌的高潮后,又用舒缓的手法荡漾出李相淦先生人生经历中的涟漪。作者写道李相淦先生"于地方文化,尤其青铜文化.谱牒文化亦颇有研究"。并用"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一句表现了李相淦先生学识渊博.文化深厚.志趣多面成果丰硕的人生。这样使文章的情节由高潮艺术性地转入收尾。这一手法体现了作者驾驭文章情节的独具匠心,又很全面地表现了李相淦先生多才多艺的 人生。使文章更紧凑,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人物更加立体丰满。这样的大作非功底深厚的大家而能创作。我由衷地钦佩李相主先生的大家创作手法。在品赏李相主先生的大作时,我对其文字功底深厚、细节描写的生动,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中作者用文白结合的句式使语言凝练.简洁、生动。如开头作者介绍李相淦先生简历时写道"王坛小学毕业竟考大冶一中继深造多年获本科"用26字介绍了李相淦先生的求学经历。又如:"压力弥巨、意志弥坚"仅用八字描述了李相淦、查代文俩先生创作电视剧时的心境、心态、心志。真是字字如金。同时作者写人物传记,采用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传神。如写伍仁圃创作室五名作家午餐时,"初皆埋头饭菜,终有问"半两何妨"。各斟少许。徐徐相敬。后半杯、又满酌,渐至欢声四起。待五瓶尽空,各有高吟豪唱者,或自领剧中角色比划相演,各展情性。先生酒力弱稍饮即垂头不语。白皙面容如彤枣。活一关公。"此处细节描写.故事生动.人物活灵活现。五名作家喝五瓶白酒。借酒演戏,自己创作的角色.深入其中.真情忘形表演。形象各异,形态各种.真令人捧腹。尤以李相淦先生此时醉像描述"活一关公"更为传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缅怀李相淦先生》全文中未见"缅怀"二字.但文中字字渗透出作者对先生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文章线索明了而清晰,选材详实而独到.结构严谨而有序.语言凝练而精准.描述生动而形象,是一篇十分精美的人物传记。十分有幸拜读相主先生大作。读此大作使我更加详尽地了解了我高中恩师李相淦先生的生平事迹.更加增添了我对先生的崇敬思念之情。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3、投稿作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或添加主编微信hbxtx168及时查阅作品刊发情况。如果没有关注公众号,谢绝来稿。
4、关于稿酬:20元以上的微信赞赏一半归作者,一半用于平台管理;20元以下以及七天之后的零星打赏不再分配。
5、投稿邮箱:2963654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