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Alpha
News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近日,MACA呈现了研究性展览系列“谁拥有自然?”的最终章“神女应无恙”。
这场展览囊括11位艺术家的17件影像、绘画、装置与雕塑等媒介的创作,从农业、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以及气候控制等角度出发,聚焦人类改造自然的激进尝试,展开对“神女是否无恙”的讨论。
“神女应无恙”由MACA总监杨北辰策划,由MACA副策展人王嘉楠、MACA助理策展人陈寅迪共同呈现。特别鸣谢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和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对于本次展览的支持。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神女应无恙”中的“神女”指向了三峡中巫峡的神女峰,与此同时,我们亦能察觉到这个意象的另外一重含义:其呼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基础设施神话。神女峰作为自然的纪念碑,成为了这个神话的重要参照物,令征服自然、改造地貌,以及创生新世界的激情溢于言表,同时非人类存在的能动性似乎亦被激活并卷入到这一进程当中。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在持续的规划、设计与治理中,神女的身体变得愈发行星化,这是一个复杂且剧烈的大地形构(terraforming)过程。诸如水库、堤坝、运河、光伏农场、数字基站、海底电缆、远洋捕捞、能源采掘与人工岛等人造巨构同样化作了纪念碑,铭刻着与之相伴的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变迁。不得不承认,在被不断塑造与重构的同时,地球已然显得“陌生”,甚至逐渐呈现为全然不同的另一个星球。她早已不再是一个祥和宁静的“蓝色大理石花园”,而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控制论系统。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女应无恙”试图定义某种“延展的地球工程”及其政治学与诗学意义,将这个干预与改造地球生态与气候系统的概念与更广泛的人类实践相联系。从农业、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以及气候控制等角度出发,透过多重感知与想象力的形式,展开一次“神女是否无恙”的思辨。作为“谁拥有自然?”的收官章节,本章与前续两章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但又将焦点转移至人类改造自然的激进尝试。这些尝试时常被视为人类自身历史的一部分,却又是人类与非人类世界纠缠的终极体现。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盖娅理论给予了我们一个“活”的地球的形象,即一个“超级有机”、具有自我调控功能与稳定反馈机制的独特行星。然而在当下,盖娅已拥有了更为复杂的机体与智性,并成为了诸多认识论和本体论假设相互竞争的场域。一个自然与机器混合的生态,一个可操作与可计算的技术平台,一个各种生命与非生命行动者持续组装的空间……这是一个新版本的盖娅,近乎一个分布式系统,物质、能量、生命形式与信息在这个自适应网络中不断生成与寂灭。也许,在这个展览中我们面对的真正问题是:神女是否已经透过这种方式获得了“涅槃”?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谁拥有自然?”
“谁拥有自然?”是MACA的研究性展览系列,规划为三个章节。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必须承认,“谁拥有自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历史中的每一个时段皆不尽相同。对于一位18世纪的西方殖民者而言,“自然”意味着领地与其中的财产,代表在以“地球作为一种共同财富”名义下的持续占有与掠夺。在足不出户的,或仅仅躬耕于温室之中的博物学家那里,被从世界的遥远角落源源不断运抵欧洲的奇花异草与飞禽走兽均是上帝的馈赠,他们需要做的仅是利用命名法与分类法将之条分缕析,从而将“自然”顺理成章的纳入到帝国的知识与贸易版图内。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进而我们发现,一个彻底被客体化的“自然”造成了一笔巨额的历史性债务——这无疑解释了这个问题(Who Owns Nature?)一语双关的属性。我们对于“自然”有所亏欠,恰恰是因为“自然”仅仅被视为用以转化与积累的资源,并被以纯粹客体的方式开采与征用,直至枯竭。这是一种线性的、“进步”式的宇宙论框架,显然无法因应当下我们与“自然”之间复杂的纠缠关系。在人类世时代,我们早已是混合着多重尺度的存在物,正如“自然”一样,其同样在行星层级成为了多重自然(multinature),而非一个在本体层面均质且一成不变的实体的集合。“自然”既在我们的外部,又在我们的内部,我们与它的关系并非是人与非人的关系,而是建立在真正多样性(diversity)基础上的紧密交织与相互依存。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谁拥有自然?”试图重新检讨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历史性债务,并探索新型的非线性宇宙论模型。这是一个跨学科与跨领域的综合性项目,我们将透过与不同艺术家、学者以及文化实践者的合作,针对不同议题创造出生动与严肃的现场。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系列的第一章“多物种之云”和第二章“元素小说”已于2022年与2023年发生。
更多展览现场▼
“神女应无恙”展览现场
关于参展作品▼
约瑟芬·贝克
《风暴周期 02》
2022
水泥、粉笔、炭笔、玻璃、漆、马克笔、颜料、松木、石膏、胶合板、树脂、硅胶、瓷砖、木材、金属丝、金属
144.5×84.5×34 厘⽶
《风暴周期 02》是艺术家持续创作的双面立式雕塑系列之一。她以往的作品描绘了地震、滑坡、火山爆发等地质事件,或其它自然力量,例如风或潮汐。《风暴周期 02》展现了煤矿跨洋运输的资本运作以及这一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碎的瓷砖墙面和云状的黑色玻璃暗示着另一自然事件的发生——一场风暴。一切似乎都流入一个“排水口”,而这个“排水口”似乎正以一种简化的(象征的)机制旋转——一个旋转的金属太阳正在冲破漆黑的天空。这些对自然与人类基础设施的象征性引用,为我们理解自然进程提供了某种宗教或精神性的语境。与贝克的其它立式作品类似,《风暴周期 02》的底部也有把手,暗示着(也许是在某种仪式游行当中)作品是可以被搬运的。
约瑟芬·贝克
《水力发电:漫坝》
2023
铝、电缆配件、瓷砖、鳄鱼夹、电缆、玻璃、油漆、铅笔、颜料、石膏、胶合板、硅胶
85×157×9 厘⽶
《水力发电:漫坝》是《水力发电》系列的一部分,这些浮雕指涉大坝基础设施的各种方面和细节
约瑟芬·贝克
《毗邻区 #2》
2021
纸本综合材料
56×38 厘⽶
约瑟芬·贝克
《毗邻区 #3》
2021
纸本综合材料
56×38 厘⽶
约瑟芬·贝克
《毗邻区 #10》
2021
纸本综合材料
56×38 厘⽶
约瑟芬·贝克
《毗邻区 #12》
2021
纸本综合材料
56×38 厘⽶
《毗邻区》系列绘画想象式地浸入现代人类与深海互动的幽微世界。贝克将海底电缆视为一种新型生态系统,这些场景呈现出一个罪责不断变化的界域:模拟生物形态的工具逼近导管一样的猎物,基础设施的图纸描绘了连接与切断的过程。如果海洋是历史,那么海床是什么?沿着这个问题的开放水域洄游,这些绘画唤起回忆;它们直面海底的双面性——它既是殖民通讯基础设施的温床,也是那些淹没散落的难以辨识的档案。
尤利乌斯·冯·俾斯麦
《与雷对话》
2017
单通道影像,彩色,有声
20分55秒
自从多年前在车里露营时被闪电击中后,俾斯麦就一直试图驯服闪电。他去过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大气研究实验室、佛罗里达州的一个海军基地,还有委内瑞拉一个常发生高频雷暴的偏远地区,用慢动作摄像机拍摄了猛烈的雷暴:闪电划破天空,植物在暴风雨中剧烈摇摆,暴雨冲刷湖面。这些无声的记录被艺术家加上了模仿雨声、雷声、风声的音效。地面和天空之间的电流是可以测量的,如果电流特别大,就可以通过架桥的方式引发放电,例如用一枚探空火箭将凯夫拉铜线射向天空。在委内瑞拉丛林中的一个渔村,俾斯麦经过多次实验后,成功地捕捉到了几道闪电,并将它们引向地面。
文本编辑自德莉娅·汉娜的《尤利乌斯·冯·俾斯麦——与雷对话》
曾庆
《太阳秩序》
2023
双通道影像,彩色,有声
17分41秒
基于对现实世界中热带地区因气候危机不断扩张的观察,《太阳秩序》设想热带在未来会扩张至全球。气候预测在我们的集体焦虑中发酵;它是否被视为预言,并最终成为预兆?在作品中,太阳秩序代表未来社会的形态,其核心组织原则围绕太阳建立,太阳甚至成为一种未来环境的哲学。从我们无尽的能源需求到我们吃的食物,服从于太阳极度充沛的能量意味着什么?影片由五位来自热带地区的电子音乐制作人配乐:Gatasanta(哥伦比亚)、Lynn Nandar Htoo(缅甸)、Disco Puppet(印度)、Trypas Corassão(巴西)、Authentically Plastic(乌干达)。在我们围绕太阳栖居的不同时刻,音乐在连接地球和太阳之间扮演着什么角色?融合叙事、神话与音乐,《太阳秩序》以此推测这些从温带变为沙漠、进而变成热带的未来社会与景观。
克洛伊·德拉鲁
《TAFAA-无用的怀疑 II》
2023
乳胶、树脂、霓虹灯、铝、变压器
98×97×8 厘米
克洛伊·德拉鲁
《TAFAA-无用的怀疑 III》
2024
乳胶、树脂、荧光灯管、铝
130×85×20 厘米
在《TAFAA-无谓的怀疑》系列作品中,乳胶是至关重要的塑形介质。它捕捉有形之物——无论有机或无机——的印迹,并呈现固体材料的质地和结构。这些作品展现了一种难以捉摸的美学:如何再现不可计数之物、如何复制意外与偶然,以及那些因外力作用于物体本身而产生的不确定性。时间、运动、氛围、随机——这些出乎意料的元素被材料俘获,就像对可感知的世界及其无常变幻的残留痕迹的迷恋。
在参展作品中,令人感到困惑的正是其铸造的形状。在其仿若躯干的罗马军团胸甲的外表下,实际上是一个用树脂覆盖的烧焦的汽车发动机乳胶模型。它背后的霓虹灯管突出了其细节和颜色,如同一扇奇异的彩色玻璃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隐喻式的身体碎片,它呈现出事物有限性中固有的美与暴力。
费姆克·赫雷格芬
《可塑回归》
2016
Tjipetir种植园古塔胶砖、铸模聚氨酯橡胶砖、亚克力管、磁铁、摄影、地图
尺寸可变
《可塑回归》围绕二十世纪早期印尼爪哇岛的Tjipetir种植园及工厂生产的古塔胶砖展开。这些砖块来自一艘一百多年前的沉船,并于近年来被冲上全球各地的海岸。由于其抗盐水腐蚀的特性,这种近似橡胶的树胶最初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上半叶为大英帝国的全球海底电缆网络“全红线”提供绝缘保护。这些电缆的地理分布至今仍影响着金融贸易中心的空间布局,并继续被用于高频算法交易。散落地面的砖块上刻有“Tjipetir”字样,并嵌有标记坐标的试管,暗示了该作品多层次的灵感来源。这些坐标指向全球多个地点;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这些地点确认为未来潜在的金融交易基础设施节点,并申请了专利。《可塑回归》不仅将全球贸易的根源追溯至殖民政治,还将当今加速跨大西洋通讯的努力与历史相呼应。
索尼娅·利维
《线之造物》
2024
单通道4K影像,彩色,立体声
17分14秒
《线之造物》与环境人类学家希瑟·安妮·斯旺森合作,探讨对于经济增长和线性发展的愿景是如何改变英国水域的。基于艺术家的长期研究兴趣,以及与拉夫堡大学地理学家关于水域生态风险的对话,该影片调查了运河建设是如何重新塑造英国水域景观的。作为大英帝国的重要动脉,这些运河将印度棉花田与英国本地纺织厂相连,从而引发巨大的生态转变——从殖民地的单作农业到工业排放,运河改变了英国的水体、土壤和空气。运河由此成为揭示殖民资本主义历史及其物质遗产的重要场所,而这些历史常常被忽视。《线之造物》尝试从运河内部泥泞、沉浸的视角出发,讲述这些线路的故事,而非依赖宏大叙事或上帝视角。通过水下摄影、档案与自然科学方法,影片探究生态转型及其与全球政治经济基础设施之间的联系。
本作品由拉夫堡大学的Radar项目委任创作并由奥胡斯大学生态全球化研究小组(嘉士伯基金会杰出副教授奖学金CF17-0872)和奥胡斯大学互动思维中心2021年种子基金支持制作。
水下摄影:Sonia Levy
水下摄影助理:Yosi Romano
水下摄影师:Sam Smith
摄影:Sonia Levy
剪辑:Sonia Levy, Sam Smith
剪辑协助:Lara Garcia Reyne
声音创作:Sonia Levy
声音开发:Jez Riley French
现场录音:Jez Riley French, Sonia Levy
声音设计与混音:Udit Duseja
音乐:Georgia Rodgers, Late Lines Severine Ballon(大提琴)
科学顾问:拉夫堡大学生态水文教授Paul Wood
由The Canal & River Trust惠允。
维贝克·马西尼
《盲人》
2022
单通道影像,彩色,有声
11分21秒
《盲人》以一种私密的视角呈现一间无菌解剖室,一只搁浅的鲸鱼正在此接受病理解剖。镜头贴近鲸鱼的皮肤拍摄,画面始终只拍到鲸鱼身体的一小部分。观众只能通过想象将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画面。《盲人》使人想起《盲人摸象》的寓言,呈现出人类感知的局限性,并积极调动观众的想象力。《盲人》碎片化的呈现方式鼓励观众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声音在创造场景的平行体验中起到关键作用——冷藏室的沙沙声、排风扇的嗡鸣声、乳胶手套的摩擦声主导着整个氛围。这种声学处理或许更符合盲人或鲸鱼基于声音感知环境的方式。
奚雷
《二鳗游园》
2022
单通道影像,彩色,有声,现成物品(空鱼饲料袋,渔药罐,水桶),水管,电烛灯
13分55秒
奚雷在佛山顺德和南海区的桑园围进行了大半年的田野调查,研究现代密集水产养殖业如何取代了该地的两栖循环农业传统。桑园围在2020年被选为世界灌溉遗产;以此为契机,当地由此发起了系列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然而,这些项目对两栖性传统的歌颂却与水产养殖的现实脱节。在此背景下,《二鳗游园》通过童话故事揭示文旅叙事对两栖性传统的歌颂与现代集约化水产养殖现实之间的张力。艺术家结合田野调查与地方文化元素,制作了带有旁白的幻灯片,并将其投影在由水产养殖剩余物制成的庙宇上。
庄辉
《东经109.88,北纬31.09》
1995,2008
黑白摄影,地图,单通道影像
尺寸可变
1994年12月14日,三峡水利大坝在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破土动工,大坝建成后将进行三次蓄水工程,提高水库容量。2003年蓄水,海拔高度为135米;2007年蓄水,海拔高度为156米;2009年蓄水,海拔高度为175米。1995年4月,艺术家在刚刚开始修筑的三峡大坝坝区所在的自然环境中选择了三处地点打孔。第一段在大坝的原址三斗坪,当时这里是一个工地,艺术家用探铲打了一处三角形的排孔。第二段在巫峡的江岸上,每隔二十米打一个探孔,共五十一个探孔。第三段围绕白帝城四周打孔。2007年4月,艺术家请一名摄像师前往当时打孔的三处地点进行拍摄。这些探孔在大坝蓄水后已经被淹没在了百米深的水下。
郑源
《坝之愚》
2024
单通道影像,彩色,有声
32分
由MACA委任创作
《坝之愚》虚构了一个洪水过后的世界。虽然没有人确定到底发生过什么,但那些曾经赖以为基础的准则与认知已被彻底改变。幸存者面对着全新的世界,重新对残缺的地貌和身体进行识别与修复,对记忆碎片进行拼凑。在水面之下,完整的地貌得以保存;而在水面之上,事物与历史被重写成为截然相反之事。
关于艺术家▼
艺术家肖像,摄影:Cyril Zingaro
克洛伊·德拉鲁 Chloé Delarue
克洛伊·德拉鲁通过不同类型的物质性探索我们情感的审美维度。她想象各种情境,构想表征的结构和系统如何被重新编排,成为一种实质——一种以我们存在的计算模式可接近的物质。在她的装置和雕塑中,引诱、伪装、模仿层层展开,定义一种浓稠的美学环境,尤其是以 “TAFAA”(Toward A Fully Automated Appearance,“迈向全自动化外观”)缩写为名的一系列作品——一个仍在制动的循环,为被其自身复制所困的世界的敏感暧昧赋予形式。
艺术家肖像,摄影:Sander van Wettum
费姆克·赫雷格芬 Femke Herregraven
费姆克·赫雷格芬是一位视觉艺术家,研究金融技术和基础设施对物质基础、地理环境,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她的作品侧重于抽象价值体系对历史书写和个体生命的影响。她曾于2019年获得罗马奖提名,并于2023 年获得了埃文斯艺术奖。她是跨国艺术家团体 On-Trade-Off 的成员,也是阿姆斯特丹桑德伯格学院的Creator Doctus候选人。
艺术家肖像,摄影:Ruben Hamelink
约纳斯·斯塔尔 Jonas Staal
约纳斯·斯塔尔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其作品处理艺术、民主,和政治宣传之间的关系。他是艺术和政治组织“New World Summit”(2012年至今)的创始人。他与佛罗里安·马扎赫共同领导训练营“Training for the Future”(2018 年至今),并与人权律师扬·费蒙共同发起了集体诉讼 “Collectivize Facebook”(2020 年至今)。他与作家兼律师拉达·德索萨共同创立了代际气候犯罪法庭(2021 年至今),并与劳瑞·普罗沃斯特共同管理 “Obscure Union”。
艺术家肖像,摄影:Alastair Levy
约瑟芬·贝克 Josephine Baker
约瑟芬·贝克(出生于1990 年,英国伦敦),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伦敦。贝克以雕塑、装置,和绘画为主要媒介,其作品居于人类基础设施和自然界的交汇。工业材料在她的作品中被重新组合和想象成虚构的景观,伴随着穿行其中的生物、气候模式,和自然现象。贝克的的创作探究材料如何成为经济、意识形态,或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的物质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在农业、资源开采、地缘政治、园艺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艺术家肖像,摄影:Katja Strempel
尤利乌斯·冯·俾斯麦 Julius von Bismarck
尤利乌斯·冯·俾斯麦(出生于1983 年,德国莱茵河畔布雷萨赫)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长大,目前生活工作于柏林和瑞士。他先后在柏林艺术大学、美国纽约亨特学院、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创办的空间实验学院完成学业。俾斯麦的艺术实践将视觉艺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研究和实验领域相结合,有非常多元的形式——动态雕塑、摄影作品、视频装置、景观。他的作品的特征为对知觉现象和现实建构的探索;其核心关注是把自然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出的虚拟概念的探讨。
艺术家肖像,摄影:Diana Pfammatter
曾庆 Kent Chan
曾庆是一位常驻荷兰和新加坡的艺术家、策展人,和电影制作者。他的作品形式包括了影像、文本、表演,和展览。他的创作围绕着我们与艺术、小说,和电影的接触展开;这三者在形式、内容,和语境上形成了一种彼此渗透的三重联结。他尤其关注热带想象、热能与艺术间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以及将现代性遗产作为卓越认识论的质疑。
艺术家肖像,摄影:©CarolSachs
索尼娅·利维 Sonia Levy
索尼娅·利维是一位具有柏柏尔-波兰背景的艺术家和研究型电影制片人。她的作品以对特定场域的调查为主导,深入研究西方扩张主义和采掘逻辑的影响,并探索这些力量如何体现在对水生环境的改造和治理中。她的创作意在探究塑造和影响生命繁育所需条件的阈限。她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副讲师,也是“How Like a Reef”社群的联合组织者。她也是联合国连接人类与海洋十年协调办公室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艺术家肖像,摄影:Zazie Stevens (instagram @zaziestevens.faces)
维贝克·马西尼 Vibeke Mascini
维贝克·马西尼(出生于1989年,荷兰)以装置、声音、视频,和文本等流动媒介探索抽象现象的感官尺度,意在寻找亲密感中的能动性。在与科学家、工程师、政府职员,和音乐家的长期合作中,她提出了对电能的有意识理解,作为物种之间、媒介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彼此关联与纠缠的表达。马西尼拥有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阿姆斯特丹)的美术学士学位,并通过实践、合作,和多个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中学习(Rijksakademie,2021-2023;德尔菲娜基金会,2020;Fondazione Antonio Ratti,2018)。
奚雷 Xi Lei
奚雷是艺术家、研究者、教师和作者。他沿着河流、运河、湖泊、泻湖、雪地和冰川漫游,探索艺术如何能够从传统和地方知识、经验,和技术中得到启发,从而为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当代关系提供新的艺术基础。他的工作源于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交织,作品通常呈现为跨媒介(视频、动画、声音、文本、装置、绘画、绘图、人工智能等)和跨学科(环境人文学、文化研究、媒体研究、遗产研究、人类学、汉学、水利政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哲学等)的艺术研究项目。他拥有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艺术研究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和跨媒体艺术学院。
郑源 ZHENG Yuan
郑源(出生于1988年,兰州)现⼯作⽣活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艺术硕⼠。郑源的创作以影像为主要媒介,他的工作关注图像、历史及其代表在不同语境状况下的相互关系。他的影像作品经常处于虚构,纪录与调查性的研究之间,往往伴随着对既有图像的挪⽤与转译获得叠压的互⽂性。
庄辉 ZHUANG Hui
庄辉(出生于1963年,玉门)在十三岁时离开家乡,并开始在洛阳自学绘画。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成为一名工人。他于1996年移居北京,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艺术家。庄辉的艺术创作源于现实生存及文化现状的土壤,强调反思、身体经验,和个人意识。他在艺术创作中善于灵活应用多种媒介,尝试突破艺术表达的边界。
关于策展人▼
杨北辰是一位生活于北京的研究者与策展人,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他目前担任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在此之前,他亦曾出任《艺术论坛》中文网资深编辑(2012-2017)、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研究员(2019-2021)以及普拉达基金会“思想委员会”成员(2021-2023)。
他的研究兴趣侧重于在当代复杂的技术和生态语境中探讨运动影像的可能性,致力于以激进的媒体考古学模型进行关于另类现代性问题的思辨,并强调以新物质主义的立场重新诠释历史与地缘政治。其策展实践与跨学科的学术方向相辅相成,策划过的项目包括“新冶金者”(尤利娅·斯托舍克基金会,杜塞尔多夫)、“微纪元”(文化论坛,柏林)、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交融的激流”(广东美术馆,广州)、“Nathalie Djurberg与Hans Berg:牛皮纸包裹的月亮”(荣宅,上海)以及“曹斐:潮汐宙合”(浦东美术馆,上海)等。
他曾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主持了一项为期三年、围绕中国运动影像艺术的学术项目,并为之策划了三个研究性展览:“反投影:中国早期录像艺术中的媒体雕塑”(2019),“具身之镜:中国录像艺术中的行为与表演”(2020)以及“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领域”(2021)。
他于MACA规划了为期三年(2022-2024)的研究性展览项目“谁拥有自然?”,其中第一章“多物种之云”与第二章“元素小说”均已发生,第三章“神女应无恙”将于2024年底揭幕。
他亦曾为多位艺术家撰写过图录文章,包括劳拉·普罗沃斯特、安东尼·葛姆雷、奥玛·法斯特、何子彦、曹斐以及王拓等。其个人学术专著《作为档案的电影》即将付梓。
关于MACA▼
MACA建筑外观,北京,2022。摄影师:林半野@AGENT PAY。图片由MACA提供
MACA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一栋总面积9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为基地,MACA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泛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续共同工作构建一处当代艺术版图上的新形态坐标。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以跨学科的研究为根基 ,MACA试图重聚热爱艺术与信仰“当代”的群体,以回应这个处于激变之中的时代。
关于展览▼
神女应无恙
Gaia Should Be Safe
MACA,中国北京
2024年11月3日-2025年2月23日
策展人:杨北辰
艺术家: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尤利乌斯·冯·俾斯麦(Julius von Bismarck),曾庆(Kent Chan),克洛伊·德拉鲁(Chloé Delarue),费姆克·赫雷格芬(Femke Herregraven),索尼娅·利维(Sonia Levy),维贝克·马西尼(Vibeke Mascini),约纳斯·斯塔尔(Jonas Staal),奚雷,庄辉,郑源
往期推荐
· 专访佳士得古典大师部门国际副主席:从达芬奇到提香,他们如何缔造历史瞬间
· 高净值人艺术品开支变少,中国最多,巴塞尔历来规模最大艺术收藏调查显示了哪些趋势
· 安迪·沃霍尔、赵无极领衔,佳士得香港在会展中心最后一场现当代晚拍成交战报
·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主题、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 奈良美智9595万领衔,香港苏富比春拍两场高成交率带来6.734亿港币成交总额
· 艺术界的继承者们!从毕加索的画商后代到卓纳帝国,世世代代搞艺术,他们是认真的
· 年轻馆长+年轻藏家+年轻拍卖行, 如何呈现属于他们的时代面貌
· 2024环球艺术市场报告详解来了,中国成第二大市场,并跃升为第一大拍卖市场
· ArtAlpha2024展望| 专访曹军,信心比黄金重要
· 40年以来首次重大调整,苏富比降低买家佣金,公开卖家佣金,简化收费标准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