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既是落实党中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部署要求的制度安排,也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林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回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服务落实自治区两件大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着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迎接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全面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分享各学院(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动物科学学院始建于1952年,办学历史悠久,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前身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学院畜牧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设置最早的2个本科专业之一,开创了自治区本科教育的先河。1999年4月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2009年12月正式更名为动物科学学院。学院下设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智慧养殖与动物生产学系、水产养殖学系等4个系。现开设动物科学、马业科学、水产养殖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成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成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英才基地班和卓越班;水产养殖学专业2020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实习基地2个,校外实习基地33个。学院畜牧学学科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全国首批四个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16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23年列为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学科立足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实际,充分发挥自治区种质和天然草场资源优势,形成了草食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智慧养殖与动物生产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绒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马属动物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畜产品品质形成与调控、草食家畜高效健康养殖、绿色饲料添加剂研发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学校草原畜牧业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2项。学科现有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奶牛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6个,实验室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亿余元。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治区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1.3亿余元;出版专著24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172篇,制定标准10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软件著作权65项。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己任,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三牧”,为国家和自治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多年来,学院培养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1万余人,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级畜牧业人才,大多数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取得了卓著成绩,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科教育教学的举措与成效
党建引领、教学相长
学院以党建引领为动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结合专业优势,开展科技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为农村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思政引领、三全育人
学院深入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生态体系,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注重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立了动物科学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扎实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学院已有7门课程通过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认定。通过深入挖掘动物科学学院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完成了《动物科学学院课程思政案例库》汇编和《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库》汇编,案例库的建立,极大的丰富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优良师风、教风带动学风
以理想信念为魂,以制度规范为纲,以典型引领为范,铸就优良师风、教风,带动学风。注重思想引领,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印制《动物科学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健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以齐景伟、芒来、闫素梅等获得全国师德标兵、自治区教学名师、突贡专家等荣誉称号的教师为典型,弘扬楷模精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科-专业-团队-课程”一体化建设
强化科研团队必须是教学团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将科研优势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科研反哺教学,加强协同育人,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滋养、相互支撑的关系。着力推进“学科-专业-团队-课程”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激励科研一线的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从科研中寻找教学内容和手段,实现高水平科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依托智慧养殖及生物饲料技术创新团队、绒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马属动物科学研究与产业开发创新团队、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5门;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主编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
数字赋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双一流”建设畜牧学学科,利用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建成了云畜牧创新平台。平台由畜牧数据中心平台、畜牧资源共享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和云服务平台构成,具备实景数据采集融合、教学资源共享、四维教学的功能。平台致力于支撑本科教学工作开展,通过新建教学资源、建设一流课程、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支持智慧牧业专业建设四方面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
适应畜牧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需要,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优势与特色,科学构建学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院现有国家级实习基地2个,校内实习基地2个,校外实习基地33个。
国际交流
依托学校“中蒙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技术培训中心”,学院牵头建设“农牧业绿色种养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加强中蒙两国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科学研究等领域合作。马属动物研究中心与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联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多次互派师生开展合作交流。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建立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羊种质资源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交流。学院邀请国外专家为本科生授课,组织并参与各类出国留学宣讲,为师生们打造全方位、深层次的留学认知平台。依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家交流合作,提升师生国际视野。
压实工作责任,提高就业质量
本科生就业领域广泛,其中民营企业及个体约占80%,国有企业约占10%,政府机构,科研机构或其他事业单位约占8%,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约占2%。30%的学生在伊利、蒙牛、牧原、正大等企业就业。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0%左右,主要职业为畜禽养殖业的技术人员或动物生产管理员。薪资待遇方面从事养殖行业4000~8000元之间,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薪资待遇5000~9000元之间。学生对自己从事工作满意度较高,离职率5%左右。在学院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赵金山、刘永斌、韩吉雨、黄金龙等许多优秀校友,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行业内的中流砥柱。
近三年就业率统计表
年度 | 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 | 综合毕业去向落实率 |
2024年 | 88.72% | 88.72% |
2023年 | 83.22% | 83.38% |
2022年 | 87.41% | 89.37% |
平均 | 86.45% | 87.16% |
来源:动物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苏蕊
编辑:刘思奇
策划责编:王丽 王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