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 材料二:人与人相于,信义而已矣 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摘   2024-11-16 12:39   山东  

材料一:

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其弟尉屠耆降汉,具言状。骏马监北地傅介子使大宛,至楼兰、龟兹,责其王,皆谢服。会匈奴使从乌孙还,在龟兹,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

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镇抚之。

秋七月,封傅介子为义阳侯。

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且以大汉之强而为盗贼之谋于蛮夷,不亦可羞哉!论者或美介子以为奇功,过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人与人相于,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于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宋襄公奉信义以与楚盟,秉信义以与楚战,兵败身伤而为中国羞。于楚且然,况其与狄为徒,而螫嘬及人者乎!

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信其服而推诚以待之,必受其诈;疑其不服而兴大师以讨之,既劳师绝域以疲中国,且挟匈奴以相抗,兵挫于坚城之下,殆犹夫宋公之自衄于泓也。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故曰: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于之道,非以施之非人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当白龙A堆B乏水草C常主D发E导F负水G担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趁机,与《过秦论》“因河为池”的“因”用法和意思不相同。

B.白,禀告,与《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的“白”意思相同。

C.“且以大汉之强”和“于楚且然”两句中的“且”用法和意思相同。

D.疲,使动用法,与《苏武传》“欲因此时降武”的“降”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楼兰新王拒绝入汉朝拜,原因是他之前曾在匈奴为质,也是靠匈奴的帮助才回国得到王位的,因而疏远汉朝。

B.傅介子起初没能接近楼兰王,于是假装要离开去楼兰的西边境,之后又派翻译传话诱楼兰王相见并完成刺杀。

C.尉屠耆亲附汉朝而被立为王,因担心自己根基薄弱,于是向汉朝请求派将领吏士在伊循城·屯田并长期驻守。

D.王夫之认为如果不是傅介子成功的斩首行动,将来兴兵远伐楼兰有可能失利,会落于宋襄公一样的挫败结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

(2)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

14.对傅介子斩杀楼兰王一事,司马光认为“以为奇功,过矣”,王夫之则认为“讵不伟哉”,你不认可谁的看法?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0.BCF 

11.C (况且,尚且。) 

12.B (假装要去西国,已离开至西境。)

13.(1)傅介子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之罪,说道:“天子派我诛杀楼兰王,应改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谕”“更”、定语后置各1分,整体句意通顺1分)

(2)如果一定认为楼兰王有罪,要征讨他,也应堂堂正正地派遣军队,公开地施行惩罚。(“必”“陈师鞠旅”“明致其罚”各1分,整体句意1分)

14.不认同司马光,①傅介子以勇气和智慧深入敌国斩楼兰王,威慑了敌人并建立亲汉政权,避免了将来朝廷劳师远征及受挫的可能,确实是奇功;②司马光所说的楼兰已服罪,所以要讲信义,讨伐也要“明其罚”的见解太迂腐,因为楼兰王曾多次反覆,服罪只是权宜,对凶残顽固的敌人,不需要讲信义。

不认同王夫之,①傅介子是汉朝派出的使节,挟金为名进行刺杀行动,首先就违背了外交准则;②王夫之强行把人分为“人”和“非人”,说夷狄不是人,由此推导出不能跟楼兰讲什么信义,这一点论据是不对的。(一点1分,2点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楼兰国王去世,匈奴先听到消息,便将在匈奴充当人质的王子安归护送回国,安归得以当上楼兰国王。汉朝派使臣送传诏令命新即位的楼兰王来长安朝见,楼兰王推辞不来。楼兰国位于西域的最东部,靠近汉朝,中间隔着白龙堆沙漠。此地缺乏水源、牧草,以往楼兰国经常负责派出向导,背水担粮,迎送汉朝派往西域各国的使者。因多次受到汉朝官吏和兵卒的侵扰,楼兰国记取教训,(对汉产生戒惧),不愿再与汉朝来往。后来,又受了匈奴的离间,多次拦杀汉朝使臣。楼兰王安归的弟弟尉屠耆归降汉朝,将内情一一报告汉朝。担任骏马监的北地人傅介子出使大宛。傅介子来到楼兰和龟兹,责问两国国王为何背叛汉朝,两国都表示道歉服罪。正好匈奴使臣从乌孙返回,正在龟兹,于是傅介子趁机率其随从官兵一同将匈奴使臣杀死。

傅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两国多次反复,不诛杀,就无所惩戒。我愿意去刺杀他,以此向西域各国显示汉朝之威。”大将军说道:“龟兹路远,且先到楼兰去试试。”于是禀告汉昭帝派傅介子前去。傅介子率领卫士,携带金银财物,宣称要赏赐外国,借此名义来到楼兰。楼兰王不愿亲近傅介子,傅介子便假装离开楼兰国,到达楼兰西部边界时,让翻译人员对楼兰国王说:“汉朝使者携带黄金、绸缎等一路对各国进行赏赐。大王如不来接受,我就离开这里到西边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宝等给翻译看。翻译回去向楼兰王报告,楼兰王贪图汉朝财物,便前来面见汉使。傅介子与其共坐饮酒,故意将金宝等陈列显示,喝到大家都醉了,傅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天子让我秘密报告大王。”于是楼兰王起身随傅介子进入后帐,屏退侍从人员密谈。两名壮士突然从背后刺向楼兰王,利刃穿胸相交,楼兰王立即死亡。傅介子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之罪,说道:“天子派我诛杀楼兰王,应改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汉军立即就到,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自己招来灭国之祸!”傅介子于是将楼兰王安归的人头割下,用驿马快速送到皇宫,悬于未央宫北门之外。

汉朝于是立尉屠耆为楼兰王,改国名为鄯善,尉屠耆自己向汉昭帝请求说:“我久居汉朝,如今回国后势单力弱,况且前王之子尚在,恐怕被其报复杀害。我国有一处地方叫作伊循城,土地肥沃,希望汉朝能派一位将军,在伊循城一带屯田,聚积粮食,使我能够借重汉朝的兵威。”于是汉朝派司马一名、部属四十人到伊循城屯田,以镇抚鄯善国。

秋,七月,封傅介子为义阳侯。

臣司马光曰:圣明的君王,对待戎狄外族的态度应当是:如果背叛,就发兵征讨;如果臣服,就不再追究。如今楼兰王既已服罪,却又加以诛杀,则以后再有背叛者,就不能使他们归附了。如果认为楼兰王有罪,一定要征讨,也应堂堂正正地派遣军队,公开地施行惩罚。而今竟派使臣用金宝财物进行引诱,然后乘机将其杀死,以后再有奉命出使各国的使者,还能再让人信任吗!况且以大汉朝的强盛,竟然用盗贼的诡计来对付蛮夷外族,实在令人羞耻!有人评论此事,赞美傅介子立了一件奇功,未免太过分了。

材料二:

人和人相处,唯有讲信义;而信义的施用,也只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没有听说把信义讲给虎狼和毒蜂毒虫(虿chài)的。宋襄公秉承信义和楚国结盟,又秉信义和楚交战,最终兵败身伤而被各国人耻笑。对于楚国尚且如此,更何况与夷狄为伙伴,肯定要螫人伤人了。

楼兰王假装事汉而实际上成为匈奴的间谍国(伙伴),在傅介子奉诏责备后服罪。夷狄(之国)是不知有耻的,并不在乎一次表面服罪,所以没多久匈奴的使臣就到了他们楼兰国了。如果汉相信楼兰的服罪而诚心对待他们,必定会承受他们的诡诈;如果怀疑他们是并不真正服罪而兴兵讨伐,那就既要劳师远征绝域,使汉国力疲乏,又要面对楼兰联合匈奴对抗我朝,(汉可能将)兵败于敌人的坚城之下,大概也就象宋襄公在泓地自取其败的前事了。傅介子诱楼兰王而斩杀他,震慑楼兰、匈奴的心魄,怎么能说不壮伟呢!所以说:对于夷狄之国,歼灭他们不是不仁,夺其权不是不义,利诱他们也不是不讲信义。为什么呢?信义,是人与人相处的规则,不是用来讲给非人。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