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方的本质

文摘   2024-09-30 23:30   新疆  

一个老患者发了个方子过来,让帮忙看看是不是可以吃,我在没有看到方子的时候就赶紧回复,当然可以吃了,而且人家是新疆名医,我也没有必要评价人家的方子。

方子发过来直接震惊到我了,一共五十一味药,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和导师开“膏滋方”也不过三四十味药,但是膏方的一副药是要吃一到三个月的量,这么一对比的话,实在是有些夸张。

如此的专家挂号费是很贵的,而且很多时候还要找“黄牛”挂号,一般人们都会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这就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带来的弊端。

于是人们就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价值”,让别人看到自己很“贵”,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因为用学术的、专业的话语没办法沟通,于是直接用职称、头衔、挂号费等来体现,大多数人也比较认同这一套东西,毕竟盛行了数千年。

其实,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方子都不能这么开。

那为什么会有如此畸形的东西存在呢?是中医本身的问题么,其实没有这么简单,还是要回归到传统文化的特点,人性以及制度。

虽然整个方子有医师的签名,也就是可以为这个方子的安全性负责,难道就可以为所欲为么?

如果一副药的总重量有二百克,是安全的,绝大多数人吃了都没问题,那么一副药五百克的时候,除了要配一个更大的锅,煎煮出来也是同样的量,有效成分又有多少差别呢?

当然,人们是不会关注这些具体的问题,这个患者是一个大领导,一直在到处寻找各种各样的中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厉害”的中医,总有办法联系到医生本人去就诊。

很多医生以给领导看病为荣,很多患者以能找名医就诊有面,这大概就是人性在中医行业的体现吧。

胡大夫说
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总医院中医科,长期从事临床疑难杂症的诊治,以独特思维解读内、外、妇、儿疾病,从患者角度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讲述中西医优劣,专注健康的本质,大道至简,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