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而且琐碎,虽耗散精力,却不是懈怠的理由。
中医是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一种学问,不知不觉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十年了,如果算上开始学中医,那就是十八年,那如果加上小时候的耳濡目染,也已经三十余载……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载呢,借用一首老歌的歌词,恍恍惚惚,恍如隔世。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很多时候办事情都需要找熟人。
看病也不例外,很多人觉得只有通过朋友亲戚家人介绍的医生才靠谱,所以即便是自己身体很不舒服了,第一时间总会想到身边有没有认识的医生或者有没有认识医生的人,总归是首先想到人际关系。
但是在找熟人看病的过程中,医生往往为了照顾患者经济原因等等,可能会下意识改变自己的诊疗思路。
医学诊疗指南建议在缺乏客观性依据的前提下,医生应避免给熟人提供医疗服务。
所以中国自古有"医不自治"的说法,即便家里有人生病,往往也会找别的医生来诊治。
比如说在我们单位,有很多家庭,家里有人担任临床科室的主任,但是老人们去看病还是会选择不认识的地方(当然是特殊情况),通常情况下还是会找认识的人去看病开药,这样会很方便,加个队或者行个其他方便。
往深了说,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社会,都是靠人际关系来维系的一个整体,很多事情的处理都要依据人际关系的远近来判断。
但是人际关系也是需要一定东西维系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往往取决于他自身的价值,自己能带给别人的利益,当然人际关系是随时变化的,也就是说现在很要好的人,可能经过一件小事以后就再也不会去理对方了。
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事情,绝对不仅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在门诊的这些年,开出去的方子总是大同小异,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人从生理角度来说并无大的区别,如果开方子能少一些人情世故在里面,效果当然也就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