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个老爷子来开中药,中药方在微信里,找了半天没找到,我就建议他在外面凳子上找到了再来开,时间来得及。
过了几分钟来了,找出来两个方子,我说只能开一个,然后又出去打电话了,几分钟后又返回来说开第一个。我看了下处方,剂量着实有点大,毕竟才七岁的娃娃,剂量都是二三十克,我问他是否确定,因为是他孙子吃的药,所以还是慎重一些,赶紧把口袋里的老花镜拿出来研究了起来。
门口有些患者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就让他问问给他处方的人到底要怎么开?十分钟后又进来了,说是第二个处方,开了一半,他说要颗粒剂,我给他解释道,这张处方是草药饮片,如果开颗粒剂没有对应的药,剂量也不对,老人坚持开药。
这是针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方子,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专家开具的,而且是在线开的,全家人对专家深信不疑,严格执行医嘱,其中一个药没有,老人坚持出去买也要凑齐这张处方。
快下班的时候老人又来了,拿着处方说不好意思,家里人决定先不开药了,娃娃吃不下去颗粒剂。
就这么一件很简单的小事情,却反映出了很多问题。
现在很多儿童都是老人带大的,“隔辈亲”的现象极为普遍,但是养育观念又和年轻人的不一样,主要是时代不一样了,以前随便养大几个娃娃,现在带一个娃娃都身心俱疲。
最重要的是,娃娃的身体素质为什么越来越差,儿科基本都是爆满,如果疾病越治越多,那“生意”当然好了,稍微有点感冒就直接上抗生素,即便是给中成药也给的不对证,以至于临床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来门诊看中医的娃娃越来越多,家长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有时候没必要吃那么多药,而且中药是一定要对症才可以,但是中医科的能力很有限,即便是中医院,看儿科的医生也不多,所以要靠中医去解决当下的困境也绝非易事。
娃娃的身体健康到底要怎么办,传统观念里,娃娃是“纯阳之体”,免疫力及自愈能力等都是一生中最好的,但是为什么如今却成了最脆弱的群体,人们很自然就想到了社会造成的。
社会紧张度极高,成年人生活的已经非常艰辛,教育又处在毫无意义的内耗中,食品健康更是一塌糊涂,娃娃并不能“天真烂漫”生活,身体和心理都在出问题。
哎,娃娃真正健康了,所谓的国家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