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感觉自在往往从独处出,与人交多有不适。所谓独处即自在,当然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Aphorismen zur Lebensweisheit 1851年出版,也就是清朝的咸丰年间)有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有道理,还因为说得实在是太尖锐了。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
第一,他可以成为自己;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
第二点弥足珍贵,尤其我们还记得社交所意味着的束缚、烦扰甚至危险,拉布叶说过:“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无法独处”。热衷社交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倾向,因为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大部分人道德欠缺、智力呆滞或者反常。不喜交际其实就是不喜欢这些人。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与人交往,我们平静的心境——它对我们的幸福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
叔本华还补充道:
因此,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这样做。
他说的确实很有道理,独处其实是一种能力,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就不由得想到了庄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描绘了一种境界,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 杂篇 天下)。
这里的独不仅仅是独处或者孤独的意思,也没有叔本华那么尖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融入中华民族骨髓的“和为贵”的思想。庄子的精神状态是独立的,遗世独立自然也是一种孤独,只是真正“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会觉得寂寞,也不会有负面意义上的孤独感。庄子比叔本华高明的地方在于,我虽然遗世独立与天地间种种澄明纯粹只存在相往来,但是我不骄矜自傲于万物,我也不执着于是非等二分法(自然也就拒绝了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成玄英疏曰:“混世扬波,处于尘俗也。”因此,虽然我遗世独立,但我又能和光同尘,韬光养晦,保存自身,以达“养生”的目的。
在我看来,《庄子》中虽然把生死看作自然现象,但是还是认可生命自身的价值的,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为名为利,或者说近代以来的口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庄子看来,应该是本末倒置的。庄子的逍遥也好,自在也罢,都是在活着的前提之下,《养生主》一篇也是将如何好好活着。我想正因为此,庄子的文本永远都有其不灭的价值,任何时代的人都需要“好好活着”,可惜我们似乎从没有认真地学过如何活着。宫崎骏最新的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种叩问,迫使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让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活着。
现在网上有句话很流行,叫做“人生是旷野”,意在强调人生也有自由。但是细细想来,与其说人生像旷野,不如说倒像是荒野,“如何活着、人生的意义”似乎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活着,但是如同行尸走肉,如同野草般荒芜的人生比比皆是。人生的活法固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但是难得化形为人,在浮世间走一遭,潦草的人生未免有些可惜。人生的真谛,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显然也是因人而异的。但至少活得自在,也能算是人生的一个小目标吧。群鸟之中固然安逸,但我愿选择独自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