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用人不當遭遇慘敗│1215
文化
2024-09-25 06:03
加拿大
唐玄宗乾脆俐落逃亡的舉動,不僅僅讓大唐臣民驚愕,叛軍也措手不及。以安祿山對唐玄宗的熟知程度,也沒料到他能有此舉。因而,叛軍大軍佔據潼關後,磨蹭了十天才兵進長安。此時的唐玄宗和太子李亨早已離長安很遠很遠了。而且,叛軍兵進長安後,各級叛軍將領都處於了瘋狂狀態,志得意滿,縱情享受著繁華長安城中的一切,燒殺搶掠,尋歡取樂。叛軍將士多是胡人,戰場上驍勇善戰,但大多粗鄙,沒什麼戰略眼光,只知道享受眼前的勝利果實,並沒有意識到追趕皇帝、太子的重要性,因而,唐玄宗一路也好,太子一路也好,都順順利利的到達了目的地。安祿山本人也沒將追趕皇帝、太子之事放在心上,忙著命令部下將抓捕到的朝臣、宦官、宮女等人,一批批運送到洛陽,充實自己的朝堂及皇宮,同時將那些追隨唐玄宗逃亡,家人卻沒來的逃離長安的王侯將相的家人,全部斬殺,連嬰兒都沒放過。沒幾天的時間,繁華如天宮的長安城,就被叛軍禍害成了人間煉獄。為了保命和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很多朝堂重臣,主動投降了叛軍。李亨在靈武稱帝,並大張旗鼓召集天下各路兵馬勤王、抗擊叛軍之時,唐玄宗還在逃亡的路上,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成都。兩地山高水遠,消息傳遞非常困難,雖然唐肅宗已經第一時間派使者奔赴蜀中傳信,但此時的唐玄宗,還沒得到消息。搞笑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就在逃亡路上,唐玄宗還頒佈旨意,加封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都使,讓他率軍收復長安、洛陽。同時,唐玄宗還任命自己另外三個兒子,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為節度使或者都督,統領各自麾下兵馬,協助太子平滅叛軍。可惜,李隆基怕死,他的兒子們表現更加不堪,除了永王李璘赴鎮就職外,其餘二位僅僅遙領了官職,根本不敢親身赴任指揮平叛,而李璘的赴任,卻又因為父兄的爭權,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任命兒子們同時,唐玄宗還根據自己沿路所過之處各官員的表現,以及原來朝廷中大臣隨後追來的主動性與追趕速度,衡量各人的忠誠程度,予以加封對應官職。就在唐玄宗幻想著逐步將大唐中心轉移到蜀中,自己在這個山高水遠的安全之地遙控天下平叛時,八月十二日,經過整整一個月的奔波,靈武使者到達成都。唐玄宗接到兒子李亨主動稱帝,自己被成為太上皇的消息,“上皇喜曰:‘吾兒應天順人,吾複何憂!’”這裡史書的記載,明顯是極力美化了唐玄宗的反應。喜是一定不會喜的,否則,主動禪讓得了唄,何必弄到如今的被動。好在此時的唐玄宗還算冷靜,痛快的接受並認可了這個事實,下達詔書表示,從今之後,所有軍國大事,都由肅宗皇帝決斷,然後奏報自己知道就行。等收復京師長安之後,自己就不再參與政事的處理。十八日,唐玄宗派自己身邊最重要的三個大臣,韋見素、房琯、崔渙,帶著冊封詔書等物,前往靈武。至此,新舊兩代皇帝算是正式完成交接,唐肅宗是合法的皇帝了。不管之前唐玄宗有多少昏聵之舉,至少這次的表現,非常明智。試想一下,如果唐玄宗不承認李亨擅自稱帝的行為,甚至號召天下臣民共同討伐他,大唐必將陷入分裂,甚至徹底滅亡的危局。為了證明自己平滅叛軍的決心,九月,唐肅宗一面派人聯繫回紇及西域各國重賞借兵,一面率領聚集在朔方的唐軍,從靈武出發,向順化、彭原進發。在順化,唐肅宗接到了玄宗從蜀中派來的使者,並對三個使者中的房琯欣賞有加,留在身邊予以重用,各軍國大事,多與之商議後才會執行。房琯一向以平定天下為己任,每每與肅宗談論時事,慷慨激昂,做事也乾脆果決,一往無前。因而,肅宗身邊其他大臣,即使與房琯意見相左,也不得不拱手避讓。可惜的是,房琯並沒有與狂放的性情相匹配的才能,尤其是在軍事指揮上,更是一竅不通。不管怎麼說,唐肅宗稱帝並出兵消滅叛軍的行為,極大的提振了大唐軍民對抗叛軍的信心和士氣。關中地區軍民百姓更是到處謠傳著肅宗已經率大軍前來收復京師的消息,並翹首以盼,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有人驚呼,朝廷大軍打回來了。叛軍將士都被這些謠言鬧得緊張不已。關中地區眾豪傑之士趁機揭竿而起,殺掉叛軍任命的官吏,起兵回應朝廷大軍,雖然不斷被消滅,但滅而複起,層出不窮,叛軍根本無法徹底鎮壓。眼見形勢大好,十月,房琯向肅宗上書,主動請纓,由自己率大軍收復兩京。唐肅宗同意了。房琯任命禦史中丞鄧景山為副將,戶部侍郎李揖為行軍司馬,給事中劉秩為參謀,將軍中各項事務都交給李揖和劉秩處理,並沾沾自喜的表示:“叛軍中類似曳落河那樣的猛士雖多,但怎敵得過我麾下劉秩的謀略。”可惜的是,被房琯倚重的李揖、劉秩,和房琯本人一樣,都只是一介書生,根本不懂軍務,也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劉秩雖然足智多謀,但也只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而已。房琯將大軍分為三路,派將領楊希文率領南軍,從宜壽縣進軍,將領劉貴哲率領中軍,從武功縣進軍;將領李光進率領北軍,從奉天縣進軍。房琯本來還想先屯紮好大軍,尋找合適機會再與叛軍交戰,可是架不住隨軍監督的宦官邢延恩不斷督促,只得匆忙開戰。房琯效法古人,用兩千輛牛車組成戰車陣,由步兵、騎兵在兩旁護衛,向叛軍發起猛攻。叛軍順風擂鼓呐喊,聲音驚天動地,拉車的牛受到驚嚇,停步不前,唐軍車陣攻擊受阻,陣勢有些混亂。叛軍又趁勢放起大火,火燒唐軍戰車。霎那間,風助火勢,席捲唐軍大陣。唐軍頓時大亂,陣勢中人畜相雜,跑都沒地方跑,死傷高達四萬餘人,逃出生天的僅僅數千人。叛軍大獲全勝,連犒賞三軍的物資都省下了,戰場上那麼多活的、死的,半死不活半生不熟的牛或者牛肉,隨便吃啊。房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於是親自上陣,指揮軍隊與叛軍交戰,卻也被叛軍打得慘敗,南軍主將楊希文、中軍主將劉貴哲都投降了叛軍。房琯率領殘存的敗軍狼狽逃回。實際上,此次失敗,有半數以上的原因,應該歸罪於唐肅宗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放著文能安邦的李泌不商議,放著武能定國的郭子儀、李光弼等將不用,偏要採納、任用一個不通軍事的房琯為主將,還派中使胡亂指揮,不敗若何?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歡迎轉發、訂閱
“青禾田講古”之歷史故事目錄
『先秦歷史故事目錄』
『秦漢歷史故事目錄』
『三國歷史故事目錄』
『兩晉歷史故事目錄』
『南北朝歷史故事目錄』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一』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二』
青禾田讲古
探寻数千年历史之幽微,体会中华文化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