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或东南亚能否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文摘   2024-08-28 09:46   广东  
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后,西方国家扬言要将制造业从中国迁出,迁至东南亚和印度。另一方面,近年来的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于是有不少人担心,印度或东南亚是否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方,这势必要动摇我国的经济地位。本文从地理角度来分析“世界工厂”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南亚的可能性
“世界工厂”要具备哪些条件呢?首先要有便捷的海上运输和内河航运,这个国家的港口最好位于世界主航道上,才能方便原料运入和产品运出;其次要有巨量的劳动力人口,且人口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不能太低了,以保证足够优质的劳动力供给;第三这个国家的政治要稳定,并且对外开放,这样外来资本才敢来投资建厂;最后,这个国家的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还要完善健全。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

先看看海河航运交通条件。下面这张是全球航运密度图。航运密度客观上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活跃程度,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中国沿海的船舶密度和西欧、北美东海岸是一个档次的,相比较下印度和东南亚的航线密度较稀疏。

我们放大看看,这是中国长三角及周边航运密度图。万里长江和大洋相通,使得中国获得了全球最强大的内河航运。来自上中游的零部件可以用轮船运送至长江入海口组装,最后再远销海外。

珠江三角洲的弊端在于珠江的航运条件远远不如长江,但是优势在于更靠近东南亚和马六甲海峡。正因为珠三角的一系列优势,中国最早承接西方国家产业的区域正是珠三角。

印度的航运条件放大了看是下面这样。在位置上印度甚至更靠近欧美这个“世界市场”,但是船只全绕过印度去了更东边的中国,除了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尚未发展起来外。印度的内河航运条件实在太差,导致内陆的零部件要通过昂贵的铁路才能运送至沿海组装,区域之间经济交流的成本远高于中国。所以印度是绝无完全取代中国的,这是地理条件决定的。

相比较印度,东南亚的威胁更大也更现实。从印度洋过来的船只会先经过马六甲海峡,之后通过南海经过中国。相比较之下,东南亚诸国的距离更近,而且南海在某种程度下就像一个巨大的湖泊,南洋诸国环绕着南海,这一点和地中海是一样的。所以南海航运的优势直接抵消了东南亚缺少大河航运的劣势,而且中南半岛上也有几条大河,只是中南半岛人口密度过小限制了东南亚大河航运的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东南亚分成十几个国家,各国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承接产业的任务。

从航运条件看,印度缺少内河航运,所以印度不可能完全取代中国的全部产业;东南亚具备完全取代中国的地理条件,但是东南亚政治上的分裂导致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中国,而是承接部分产业。
看看劳动力情况。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近10亿的劳动力人口。但问题恰恰在于中国生育率下崩、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人口减少。2023年中国的生育率甚至只有1。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生孩子,生孩子真的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东南亚和印度的人口情况较中国更好,人口生育率都在2以上,但也面临人口生育率下滑的危机。目前东南亚有近7亿人,印度有14亿人,加起来有约14亿人的劳动力,是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近2倍。下图是东南亚各国生育率地图。
再看看政治稳定性情况。我们来看印度。印度最大的问题是联邦制下各邦自主权太大,导致印度难以像中国这样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印度四周全是穆斯林国家,印度国内穆斯林占比也在不断上升,印度在文明冲突的一线。不过近年来的印度似乎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以莫迪老仙(下图)上台为标志,印度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在国内打压穆斯林,以印度教统一国家认同,在国际上广泛招商引资。但是印度的路还长,既使继续这样的发展势力,也要至少30年才能和中国掰手腕。
东南亚的情况是什么样呢?在社会治安上,东南亚远好于印度(缅北除外)。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在发展水平和人均GDP上和中国是一个档次,新加坡更是发达国家之一,人均GDP极高。东南亚的问题在于政治不统一,各国之间面临着抢产业的问题。不过东南亚可以凭借东盟达成各国经济发展共识,通过逐步一体化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从前景上看很乐观。
最后看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通过过去几十年的大基建,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较之下东南亚和印度,尤其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就显得很落后。不过基础设施也不是不可以建,只是需要时间,这就是我断定东南亚和印度不可能立即完全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而是一点点从中国抢产业的原因。下图是越南工厂中的工人。
所以本文的结论是:从短期来看,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都是稳固的。但随着印度和东南亚的发展,加上国内人口生育率下崩的状况无法得到遏制,更多产业将外流至东南亚和印度。印度和东南亚是不可能承接中国全部产业的,而是会各自承接一部产业,但后果对国内是显而易见的,再低端的产业也是几百万人的饭碗。从长远来看,最终印度洋和南海沿岸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贸易圈(如下图,包括非洲、阿拉伯国家、伊朗、印度、东南亚、中国、澳大利亚)。中国的珠三角将逐步取代长三角的地位,广州、深圳将崛起为这个巨大贸易圈的中心之一。
更关键的是,中国是可能取代欧美成为新的世界市场的,但前提要调节收入分配,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可以参考下图,我们应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大家手里有钱才能消费)。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取代欧美成为环印度洋南海贸易圈的绝对中心。
      关于日本房地产历史和为什么会走向泡沫,同志们可以看看下面这本书。

未音g
分析点时事,讲点历史,分享点星辰大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