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如何形成的?

文摘   2024-08-15 08:09   广东  
常用“山穷水尽”来形容一个人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因为山看起来是永恒存在的,怎么会被夷平呢?其实不然,山也是自然演变的产物,山的成因至少有三种:分别是褶皱山,断块山,火山。本文笔者一一介绍这三种山。
提及褶皱山便不得不论及地理学上的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漂移学说,这两项理论的创始人都是伟大的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地(岩石圈)是漂浮在地幔岩浆上薄薄的一层,不断漂浮和岩浆的作用使大地分裂成不同板块:魏格纳分成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内又分成若干小板块。板块之间相对发生移动,当大陆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时便会在陆地上挤压形成山脉,这便是褶皱山。

褶皱山是最常见的山脉类型,在世界范围内有两条大的褶皱山脉带:横贯美洲大陆南北两端的科迪勒拉山系,其是太平洋板块同美洲板块挤压的产物,全长1.5万公里,在北美被称为洛基山脉、在南美被称为安第斯山脉。另一条大褶皱山脉带坐落于亚欧大陆,从欧洲的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到高加索山,再至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被称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其成因是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产物。

如果说褶皱山是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产物,那断块山便是局部的、小范围的,因地质抬升、塌陷、错位而导致的造山活动。典型如泰山、庐山等,这类山的特点是在平原上突然冒出一座高山,而且山势陡峭险峻。

火山是一种特殊的山脉,其成因力量来自活跃的地质岩浆活动。我们的地球半径有6371公里,从地表到地球中心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但厚度仅有十几几十公里;地幔由流动的岩浆组成,厚度多达两三千公里,岩浆有时会从岩石的缝隙中析出地表,这便是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形成坚固的玄武岩,这种岩石呈黑色。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火山,比如中国的长白山、日本的富士山。其中全球有两条著名的火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另一条是环地中海火山带。

总的来看,山的成因大致分为以上三种。当然有句古语叫“滴水石穿”,意思是坚硬的岩石也会因流水的作用而被侵蚀。其实山脉一旦形成后便会受到风力、流水,甚至生物(人类挖矿)等各种外力侵蚀作用。最典型例子如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和中国的喜马拉雅山,二者都是褶皱山。但前者低缓绵延,后者高大险峻。其原因在于阿巴拉契亚山自形成以来已有2亿余年,而且位置从板块挤压前沿后移至板块中间,后者形成仅6000余万年,而且尚在板块挤压处。
本文系世界地理板块自然地理专题,欢迎读者持续关注支持!

未音g
分析点时事,讲点历史,分享点星辰大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