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行政检察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效,特别是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的“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两个专项行动中行政检察工作情况,发布“检察护企”“检护民生”行政检察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媒体记者问,近期媒体报道了最高检办理的一起涉及“小过重罚”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74岁个体经营户曾某因销售一瓶78元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曾某认为处罚过重,经法院一审、二审、再审,6年诉讼未果、申诉无门。请问检察机关在解决此类问题、助推行政机关完善相关制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图片来源:最高检网站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记者提到的这个案件,最高检到当地召开听证会公开审查,搭建“官民”对话平台,促使行政机关主动纠正。
这个案件是一个典型的“小过重罚”问题。实践中对一些小摊小贩、小微企业的行政处罚违反“过罚相当”原则,处以高额罚款,既不符合法律精神,不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甚至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生产生活,不利于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建立对法治的信赖,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开展法律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应当遵循“过罚相当”原则,行政处罚所适用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要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在行政执法中既要严格执法,更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既要避免“小过重罚”也要避免“重过轻罚”,应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过罚相当”。
张雪樵表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也发现一些涉企“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过罚不当”案件。检察机关针对此类问题,一是加强涉市场主体行政诉讼监督,推动行政处罚符合比例原则;二是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提升监督质效;三是深化“小过重罚”系统治理。
曾某一案,销售1瓶价值78元的过期红酒被罚款5万元,罚款数额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法定最低处罚标准,但明显与违法情形不成比例。检察机关通过抗诉、公开听证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撤销了不合理的行政处罚,依法准确合理适用裁量权,确保“过罚相当”。
来源:最高检网站
近期精彩回顾
五月瓶装葡萄酒进口额同比增55.61%;佳酿集团股价创新低,负债6500万
海口80瓶“奔富”被查处,商家能提供进货渠道证明为何也违法?
南京海关破获1200万元走私大案:申报低价葡萄酒入境,背后却是...
投稿邮箱
lohaswine@163.com
-主编热线-
樱桃姐:微信号cherryzhao2004
新浪微博:@赵晓娟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