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创新系统“扬沙子”(二):美国是如何收缴中国专利武器的

科技   2025-01-03 23:58   北京  

作者:吴征



过去几年,全力扼制中国的发展,将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已经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明牌。
但是早在2022年,美国科技政策排名第一的智库ITIF在研究报告中就披露了当时的美国已经意识到,这种对华的扼制是几乎徒劳的,根本无法让中国推翻其创新的重商主义。
对此,美国国内对于如何应对中国的竞争,还形成了两种观点:
一是“自我加速”阵营。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无能为力,因此华盛顿应该专注于提高美国的竞争力,以保持领先于中国。
二是“延缓中国”阵营。除非美国采取有效行动,为中国的创新和生产体系“扬沙子”,否则即使是最好的国内行动也不足以避免美国在先进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受到严重侵蚀。
在今年,这家智库还对比了中美在未来十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科创实力做了非常详细的报告分析,结果是中美各占一半的优势。甚至悲观的认为,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很有可能处于一个中国对美实施出口管制的世界
就在昨天,中国商务部就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的清单。
在“加速自我”阵营中,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美国希望通过限制中国获取先进算力的芯片和大模型等技术来更快的抢占这一轮科技革命的前沿,从而能够继续保持美国科技创新的世界领导地位。
谷歌原CEO施密特最早认为美国在AI方面可以领先中国两到三年,但是到了2024年底,在看到了中国最新推出的AI技术后,不得不承认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到一年了。
然而,才没过几天,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的出现,以更低成本、更低算力几乎达到了与硅谷最先进的AI公司同样的效果,直接掀翻了牌桌,恐怕美国信心慢慢的“自我加速”策略,在这一刻经受了极大的考验。
所以,当美国人自信满满的“自我加速”策略也遭遇到来自中国的强有力挑战后。那么,“延缓中国”的策略就只能会比以前更加成为一种主要手段。
因此,在未来几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以“专利”这个科技创新的代表物为载体,看看美国到底有哪些策略可以来为中国的创新系统“扬沙子”,以减缓中国的创新速度,打击中国的创新者,破坏中国的创新体系。
实际上,对于这个话题,在去年的文章中,已经做了一个开头《美国扼制中国创新发展的武器(一):专利池》。今天,继续聊第二个话题。
这个话题就是,美国有哪些手段,可以“收缴”中国的专利,以减少中国专利对美国实体企业的运营威胁。例如,现在华为正在用专利向更多的美国企业收取专利费,这对美国来说,很有可能未来会将这种正常的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安全角度,加以应对。所以,如果能在华为行权之前将其专利弱化,甚至有议员提出要作废华为的专利,其核心就是“收缴”中国的专利武器。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美国能够通过规则的设定,让中国的专利武器对其都变成没有危害的“哑弹”,那么即使中国申请再多的专利,对美国的国内利益都是没有伤害的,这就更有利于美国企业继续依靠其技术控制全球的市场,而不用担心后面的专利侵权问题。
也许在特朗普2.0之后,从政策上,一些对华强硬派可能会出台相关规定。但是目前从民间的行为上,其实目前已经有一些专利组织的做法,是可以间接达到这个目的的。
2020年一篇名为《创新战争》(Innovation Warfare)的论文中就提到了这个构想。文中在提到重振专利池,以有利于美国竞争之后,又提到了第二点,就是转移许可模式License on Transfer,LOT),并认为这个对于美国与中国竞争是更好的一个方式:

"第二个先进的许可概念更有希望。这种相对较新的模式被称为“转移许可证”(“LOT”)。该模式的运作原理类似于疫苗。在创新战反战略的背景下,LOT许可模式旨在将美国产业从非美国实体获得的专利中“接种(inoculate)”出来。更具体地说,……,专利权人都会签署一份协议,承诺如果专利资产转让给非美国或非盟友实体,任何美国公司都将立即获得该专利的非独家许可。这样,如果该专利随后落入对手或对手公司的投资组合中,美国资助的发明过程将保护美国创新者免受未来的诉讼。

LOT模型需要进一步调查。美国可以在其专利许可证中纳入必要的许可条款,而无需额外立法。收购过程可以使此类承诺成为自愿的,以换取更优惠的待遇,但强制执行此类条款可能需要额外的立法或修改现有法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更彻底的法律分析和实施计划。"

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不了解专利的人,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其实基于这种模式,已经有一家美国的平台组织运行了快十年,且相当成功,其名称就是LOT Network
这要把LOT公司的运营模式理解了,就能清楚《创新战争》的作者为何会认为这是一种更好的应对中美竞争,保护美国创新者和产业,称其为打了“疫苗”的好办法。
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字节跳动加入LOT,打上“专利流氓”免疫第一针》中作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简单回顾其模式就是:为会员提供一份许可合约,所有加入LOT网络的会员要保证自己专利在出售给行业的专利主张实体(PAEs)时,这些专利将免费许可给LOT所有的其他会员,这就像打了“专利诉讼疫苗”一般,会员内的企业将自动获得其他公司专利售出后的防诉讼保护。这样一来,就限制了“专利流氓”依靠购买一些知名公司的专利,反过来再起诉其他科技企业的行为。

来源:LOT官网

所以这个疫苗就是这一纸合约,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当一家企业因怕被一些大公司转让给第三方的专利骚扰时,而选择加入LOT后,那么也就意味着这家企业也放弃了自己专利后续在转让后对该组织其它成员起诉的权力,相当于缴枪了。
这种构想、模式和LOT这家机构,最早就是由谷歌牵头推动设立的。在2014年成立时,中国台湾的科技产业资讯室专门对此进行过报道。正如该报道所提到的,谷歌牵头设立这一组织,目的主要是应对美国日益增多的所谓“专利流氓”NPE的行为,以及一些大公司在剥离专利而导致的诉讼增多。例如柯达和北电网络破产后,如果其专利流入市场到第三方NPE手中,那么美国很多高科技巨头将会面临无穷无尽的专利诉讼和索赔。因此,这是以谷歌为代表的这类科技巨头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设置的一种新型模式,旨在抱团取暖抵御NPE的威胁,但是一旦加入,加入者在将专利转移出去时也受到限制。这就实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LOT网络近年来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仅2020年一年,就有574家公司加入,到了字节跳动加入的2021年2月已经发展到1200多家,拥有300多万专利。很多知名的科技企业都已经加入成为会员,包括IBM、思科、微软、甲骨文、特斯拉、福特等。

随着美国市场的逐步饱和,LOT加大了在中国推广的力度,在官网推出了中文专属页面。字节跳动加入之前,中国的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腾讯、京东、美团、海康威视、大华、宇视、TCL、安克创新、中标软件、蔚来汽车、禾赛科技、伟易达等很多知名企业都已经成为LOT的会员。

来源:LOT官网

截至2025年1月3日,LOT网站最新的成员数量已经超过4500多家,拥有被协议约束的专利已经达到494万件,可以说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其中也不乏还有很多中国企业在这两年陆续加入了该组织,粗略的看了一下,包括移远通信、长鑫存储、快手、小米、哔哩哔哩、中国银联、中标软、吉利、宇视科技、360等公司。

这可能与LOT近年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宣传有关,例如在2019年,一份由浙江大学做的有关中国企业加入LOT网络的投资回报分析文章,更是对LOT模式能为会员避免NPE的骚扰进行了大书特写式的赞扬。

另一个会在极短时间内吸引这么会员加入的理由,是入会费非常低廉。对于中小企业是免费的,对于大企业最高只需要2万美元一年。

来源:LOT介绍PPT

看似是极合理的一种会员模式,如果将其与创新和专利的生态关联起来就会发现。这个模式对于入会会员的保护,远远不及这些众多会员将自己专利“捐献”出来,从而减轻美国垄断性高科技企业的专利风险的利益更大。

尤其是对于最具创新能力,也是专利价值最高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免费加入,其用意不言自明。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看,LOT的模式确实解决了很多企业担心专利流氓和NPE骚扰的部分问题。但是,如果将其上升到更高的国家安全角度,就会发现,如果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最具国际作战能力的专利,最终都加入该组织或受这一页纸协议的约束,那么真正在以“专利”为武器一旦对美展开全面作战时,中国专利身上其实是被套了一个美式的枷锁。

用更直接的例子来看,像上述列出已经加入LOT网络的中国企业中,有不少是后来上过美国实体名单的,诸如海康威视、大华等。如果这些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撤出美国市场,那么其在美国剩余的专利如果不转让给第三方实体,就会变成一堆废纸,而一旦转让想要进行货币化,就必须要面对LOT的约束。

所以,这也是华为、中兴通讯这些中国企业并没有加入该组织的原因。

对于这种模式,如果仅从企业视角,其实是否选择加入,完全可以以企业的利益为优先考量。

但是美国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写的这篇《创新战争》的论文却给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商业模式和组织,打开了一个从国家安全角度,应该如何考虑中国专利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以及避免被美国“收缴”的问题。

正如今年,美国芯片大厂博通选择退出LOT一样,这也就意味着博通将要更多的采取专利激进政策,而LOT身份显然会影响它重新架构专利战略。

不知未来中国企业是否也会有做出类似决定的情况。但是不论怎样,希望通过今日视角之分析,为已经加入LOT和/或尚未加入LOT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个更多维度的思考。

对于政府而言,必要时,也应当将基于专利的国家安全因素考虑在内。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企业专利观察
创新、知识产权、反垄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