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网上一直流行一句话:“读书的尽头是外卖,创业的尽头是负债,打工的尽头是还贷……”
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学历越来越不值钱,很多本科毕业的出来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的甚至被迫开始送外卖……
所以就有人认为,反正好好读书最后还是送外卖,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那么,读书还有意义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但读书,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人民日报关于读书的8个理由,看完就明白,人为什么要读书。
一、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现实世界中,我们受限于时间、空间与诸多外在条件,许多远方遥不可及,许多经历无法亲身体验。
然而,书籍却能打破这些枷锁,带我们穿越古今中外,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见证历史的波澜壮阔。
钱钟书先生曾言:“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若仅仅是身体在路途奔波,而心灵没有在书中得到滋养与升华,那看到的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景象。
去年夏天我带着女儿,闺蜜带着她儿子一起去龙门石窟,他儿子平常喜欢读书,到那里随着导游讲解听的津津有味,还能和导游沟通探讨一番;
我家的闺女全程就顾着看哪里有冰棍卖?哪里有可以休息的空调屋,她看到的就只是一个个佛像,这种历史类的景观她一点也不感兴趣
所以,行万里路,前提还是得多读书,才能更好的理解景物背后的意义
二、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虚心,不固执,不偏执。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那些读书少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自己的狭隘认知中,面对问题时固执己见,一旦遭遇挫折便痛苦不堪。
这两年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从前那个让干啥就干啥的小棉袄,现在你说一句话给你顶三句
直到今年我开始写作接触了许多书籍,才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这样的一些行为其实是自我意识越来越清晰的表现,也说明孩子越来越独立自主了,只是我自己的心态还一直停留在过去
三、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
正如查理・芒格所坚信的那样,各行各业的聪明人都将阅读视为每日的必修课。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先开始改变的一定是自己的认知
而提升认知最快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去读各种各样的书
四、读书让你哪怕深陷泥潭,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当我们遭遇困境,陷入生活的泥沼时,书籍就像一位不离不弃的忠实伙伴,给予我们慰藉与力量。
青年作家王十月,初中毕业以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做过小吃、当过美工、干过调油师、甚至还搞过养殖。
但日子再艰难,每天上班时间再长,他都会抽出几个小时看书。
每日与书相伴,让他觉得生活还是有光的。
看的书多了,他就尝试写作和投稿。
后来,他蜕变成了一位知名作家,还进了中国作家协会。
读书,就是给自己保留一个人生逆袭的机会,只要你能坚持不懈,那些读过的书,终将改变了你的生活,也让你有了被看见的能力。
五、书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会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焦虑、迷茫与困惑,而此时,书籍就如同一个个小型的避难所,为我们提供片刻的宁静与思考空间。
白岩松说:“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无论你的人生正面临着什么,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六、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大,视野越宽。
三毛从小就喜欢看书,书里的文字,不仅给了她浪迹天涯的勇气,还开拓了她的胸襟。
让她在远赴撒哈拉沙漠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以包容和理解对之。
看到贫瘠荒凉的沙漠,她没有嫌弃,反而把它视为乐趣横生的绝佳栖息地;
遇到落后地区愚昧的村民,她没有反感,反而觉得他们自有一种单纯善良。
那些曾经读过的文字,让她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
既能包容世界的不完美,容忍他人的不足,又能心存善念,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
七、当你爱上读书,独处就成为一个人的狂欢。
生活中,很多人沉溺于各种社交活动,打游戏,刷视频,最后往往只感觉到空虚。
当你把闲暇时间用来读书,以书中壮阔瑰丽的风景,来抵御内心的匮乏。
你会发现,读的书越多,反而会觉得很充实,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享受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独处时光,让身心都得到滋养
八、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读书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捷径。
之前看过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当你只上完初中,你的同学都是县城的;
当你上完高中,你的同学都是市里边的;
当你上完大学,你的同学是来自全国各地的……
你走的越远,接触的人给你带来的能量是越来越广阔的,你的眼界也是越来越宽,所以,只有读书,才可以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