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体会,欢迎批评指正!
这张图表展示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时,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发自发性肺损伤(P-SILI)的机制。它主要强调了患者在急性呼吸衰竭中自主呼吸的过度努力,如何导致跨肺压(transpulmonary pressure,PTP)增大,进而造成肺的容积伤、气压伤和不张伤等不同类型的损伤。以下是图表的解释:
1.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的初始状态
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患者自主呼吸,即尽管呼吸困难,仍依赖自身的呼吸努力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此时,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呼吸驱动:
- 缺氧:体内氧气不足,导致组织缺氧,驱动患者加大呼吸频率和深度,试图通过增加通气来改善氧合。
- 肺水肿:肺泡间隙出现液体积聚,阻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有效交换,进而促使患者加大呼吸努力。
- 肺顺应性下降:急性呼吸衰竭时,肺的弹性变差,吸气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增加了呼吸工作的负担。
- 炎症:由于肺部的炎症反应,局部组织肿胀和充血,使得肺泡的气体交换能力下降,患者为了补偿这种障碍,增加了呼吸驱动。
- 烦躁:缺氧和呼吸困难引起的焦虑和烦躁,会进一步加大患者的呼吸努力和频率,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患者的呼吸驱动显著增强,表现为更强的吸气努力。
2. 呼吸驱动增加与吸气努力的增强
患者在急性呼吸衰竭时,呼吸驱动显著增强,特别是通过自主呼吸试图维持氧合。随着呼吸驱动的增强,吸气努力也增加,表现为患者使用更多的辅助呼吸肌群(如肋间肌、颈部肌肉)来扩大胸腔容积,增加肺内负压,从而吸入更多空气。然而,这种过度的吸气努力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 跨肺压的摆动加剧:跨肺压是胸腔内压和肺泡内压之间的差值,代表了肺泡膨胀的力量。患者吸气努力越大,胸腔负压越高,跨肺压的摆动幅度也越大。这样会导致肺泡受到更高的机械压力,尤其是那些已经受损或通气不良的肺区域。
-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增加:患者的代偿性反应不仅是通过吸入更多空气(即增加潮气量),还会加快呼吸频率,试图通过频繁的呼吸动作来增加每分钟通气量。这种过度的呼吸努力可能暂时提高氧气供应,但长时间会造成肺泡的机械性损伤。
3. 肺部不均一性与潜在的摆动呼吸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部通常表现出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 重力效应:在自主呼吸过程中,由于重力的影响,肺的背侧区域更容易塌陷,尤其是在患者卧床或处于仰卧位时。这意味着背侧的肺区域通气不足,导致其在吸气时不能正常扩张。
- 局部炎症:肺炎症或其他病理损伤往往呈局部性,这些受损区域通气较差,但血流灌注依然存在,导致通气灌注比失衡。这种肺不均一性增加了不同肺部区域之间的压力差异。
在吸气的过程中,气体会优先进入阻力较小的肺区域,如腹侧区域,而那些已经塌陷的背侧肺泡由于压力差异,吸气时会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突然充气,造成肺泡壁的机械损伤。这一现象被称为摆动呼吸,即不同肺区域在吸气过程中气体流动和压力变化不一致,形成较大的机械应力差异。
4. 背侧塌陷和跨肺压摆动的增加
图表进一步解释了背侧肺部的塌陷问题。由于重力和局部炎症的影响,背侧肺泡在呼气时更容易塌陷(即肺不张),而在吸气时又需要承受更高的跨肺压来重新开放。结果是:
- 背侧跨肺压摆动显著增加:当背侧肺部的塌陷区域在吸气时突然扩张,承受的跨肺压变动更剧烈。这会导致肺泡在每次呼吸周期中反复塌陷和扩张,增加机械损伤的风险。
- 潮气量的分布不均:由于背侧肺泡塌陷,更多的潮气量分配到通气较好的腹侧区域,进一步加剧了肺部的不均一性。
这种背侧跨肺压的剧烈摆动不仅增加了容量伤和气压伤的风险,还可能加剧不张伤。
5. 容量伤、气压伤和不张伤的机制
- 容量伤(volutrauma):在跨肺压摆动加剧的情况下,部分肺泡可能会被过度扩张,导致肺泡壁拉伸过度,造成机械性损伤。尤其是通气较好的肺区域(如腹侧),容易因过度膨胀引发容量伤。
- 气压伤(barotrauma):当吸气时跨肺压过高,部分肺泡承受的压力超过其耐受限度,导致肺泡壁破裂,气体泄漏至胸腔或间质,引发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 不张伤(atelectrauma):背侧肺部在呼气时反复塌陷,吸气时跨肺压过大而导致突然扩张,这种塌陷和重张的反复过程会产生不张伤。反复的肺泡崩塌和重张增加了局部的剪切应力,是不张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6. 自发性肺损伤(P-SILI)的形成
当以上这些病理生理过程反复发生时,最终会导致自发性肺损伤(P-SILI)。P-SILI 是由于患者自主呼吸努力过度,引发跨肺压摆动加剧和潮气量分布不均,导致肺部受力过大,形成多种类型的机械性损伤。其具体表现为:
- 容量伤:由于吸气时肺泡过度扩张导致的机械损伤。
- 气压伤:由于肺泡内压过高导致的破裂。
- 不张伤:由于肺泡反复塌陷和重新开放导致的损伤。
P-SILI 的发生机制与常规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类似,但不同点在于P-SILI是由患者自身的呼吸努力引发的。患者通过增加呼吸驱动试图克服急性呼吸衰竭带来的不利因素,但这种自主呼吸行为反而对肺部造成了损伤。尤其是对于患有严重肺不均一性(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P-SILI 的发生风险更高,因为他们的肺在不同区域受力不同,部分区域更容易受到机械损伤。
7. 临床管理的挑战与策略
了解P-SILI的发生机制对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自主呼吸虽然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氧合,但其过度的呼吸努力可能带来更多的危害。因此,在临床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 镇痛镇静与肌松:通过药物镇静或镇痛,减少患者的自主呼吸努力,必要时给与肌松剂,可降低跨肺压的摆动幅度,从而减少P-SILI的风险。
- 机械通气:选择通过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来辅助患者的呼吸,从而降低患者的自主呼吸驱动,减少肺泡过度膨胀和不均一的通气。
- 俯卧位通气:对于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背侧肺部的通气状况,减少不均一性,降低P-SILI的发生率。
- ECMO(体外膜肺氧合):在重症患者中,ECMO 可作为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体外氧合来代替部分肺功能,从而减少患者的自主呼吸努力和机械通气的损伤风险。
总之,这张图表详尽展示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自主呼吸时,如何通过吸气努力的增加、跨肺压的摆动加剧以及肺部不均一性,最终导致自发性肺损伤(P-SILI)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上,识别和管理自主呼吸对肺部的潜在损伤至关重要,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呼吸支持和干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P-SILI的发生。
往期推荐
加深对呼吸驱动病理生理学的了解可使严重ARDS患者更早地实现自主呼吸
自主呼吸中的心肺相互作用:基础知识
ARDS机械通气期间自主呼吸的影响
预测自主呼吸患者的液体反应性
急诊科的无创呼吸支持:争议和最新建议
机械通气吸气、呼气时对右心、左心的影响是什么,反应到脉压上又是什么?| 基础不基础,你得弄明白!
“患者-呼吸机”如何评估?看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指南如何说!| 推荐
读书报告:低氧血症插管患者呼吸驱动力增加的临床危险因素(附评述)
机械通气期间呼吸驱动和努力的重要性
镇静、镇痛和呼吸驱动,你知道多少??
评估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努力
在ARDS期间最大限度减少 P-SILI 和 VILI 的临床可用策略
呼吸困难的原因
肺保护性镇静——你知道吗?
急诊镇痛镇静流程——图示给你,学习吧!(收藏吧)
镇静药物——图示给你,得记住!(收藏)
【呼吸力学】认识跨肺压
患者自发性肺损伤——病理生理学、早期识别和管理选择的叙述性综述
百年呼吸力学,百年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