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识:脓毒症性凝血病(SIC)诊断治疗 | 推荐学习

文摘   2024-11-16 06:25   河北  

SIC 与 ISTH-DIC 诊断标准


SIC 抗凝药物特点

高出血风险或活动性出血的 SIC 患者的替代治疗

脓毒症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OL].解放军医学杂志https://link.cnki.net/urlid/11.1056.R.20240923.1715.002

学习体会:

脓毒症性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 SIC)是一种在脓毒症背景下发生的血液凝血系统的异常状态。它属于脓毒症相关的凝血紊乱,通常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微血管血栓形成以及纤溶亢进等病理改变。SIC的严重程度与脓毒症的进展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密切相关,且在临床上往往会进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加重患者的病情并增加死亡率。

一、SIC的发病机制

SIC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免疫系统、血管内皮和凝血系统的相互作用:

1. 免疫系统失调:脓毒症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激活大量的促炎因子(如IL-6、TNF-α),造成炎症和凝血的互相激活。

2. 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表面凝血抑制机制(如蛋白C、抗凝血酶)受损,从而促进凝血。

3. 凝血系统的激活:促凝因子增加及抗凝系统受损,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在小血管内聚集,导致微血栓的形成。

4. 纤溶系统的失衡:早期纤溶亢进,而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纤溶系统被抑制,使得凝血产物难以清除,形成血栓。

二、SIC的诊断

SIC的诊断需要通过实验室指标和评分系统来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脓毒症相关DIC评分系统。常用的指标包括:

- 血小板计数:SIC时血小板往往减少,提示凝血功能受损。

- P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D-二聚体)增加:提示纤维蛋白溶解增多,反映血栓形成和分解活动增加。

我国提出的SIC评分系统,结合了上述参数,通过血小板计数、PT、SOFA评分(器官衰竭评分)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SIC的存在和严重程度。详见上图表(SIC 与 ISTH-DIC 诊断标准)。

三、SIC的治疗

SIC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原发感染和调控凝血功能,主要策略包括:

1. 感染控制: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基础。

2. 抗凝治疗:对于SIC严重患者,适当应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可减少微血管血栓的形成,但需要权衡出血风险。不同抗凝药物的药理学作用特点见上图表(SIC 抗凝药物特点)。

3. 支持疗法:包括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以及补充新鲜冰冻血浆,以纠正凝血异常。

4. 免疫调节:部分患者可能受益于免疫调节药物(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

四、预后

SIC的预后与脓毒症的控制及器官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和干预SIC可以降低其进展为DIC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往期推荐


如何诊断DIC还是SIC?标准是什么?看图就知道了(推荐阅读!)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图示给你处理流程(推荐!)

创伤相关凝血病:机制与临床表型

记住这张图,就知道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见的病因了(推荐阅读!)

创伤性凝血病:你需要知道的

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急诊专家共识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

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区别在哪里?到底怎么用?

脓毒症凝血病——你需要知道!(上)

脓毒症凝血病——你需要知道!(下)

ICU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性微血管病——重症医师需要知道什么?

抗栓药物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功能有什么影响?记住这张图表吧!

如何判断出血还是高凝?血栓弹力图告诉你(重点推荐!)

重症学习
介绍,传播重症理念,知识,进展。欢迎一起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