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
提起傣族,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曼妙的孔雀舞,还是独特的建筑房屋?
如果你到过云南的西双版纳,那你一定能感受不一样的傣族文化,美丽的傣族姑娘,舒适的热带环境,专属于傣族的地域风光。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傣族的民族语言为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
一部电影《孔雀公主》让60/70后对西双版纳心心念念;一部电视剧《孽债》让80后知道了“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本小学课本让更多的人对西双版纳蠢蠢欲动。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西双版纳州地处云南省的最南端,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
作为北回归线上的唯一绿洲,葱郁的热带雨林、满大街的热带水果、各式风情的民俗建筑,让人一秒就沉浸到东南亚的异域风情里。
这里整体的气候湿润雨季多,树木非常的茂盛。“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版纳”是一千亩之意,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这里有秀美的高山坝子十二个。这些坝子就像是珍珠一样镶在澜沧江上。
西双版纳旅游必去十大景观
✅ 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大金塔
告庄西双景是新开发的人工景点,仿东南亚风格,紧挨着澜沧江(流出境以后叫湄公河)。
告庄西双景为傣语,汉意为“九塔十二寨”,旨在重现古时景洪盛景,打造一个繁华昌盛的“景洪城中之城”。
白天的西双版纳是静谧的,到了晚上,告庄西双景会开启狂欢模式。
雄伟的景洪大金塔,塔身高66.6米,寓意一江连六国(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夜晚更加的辉煌耀眼,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在泰国。
安静的大金塔身后,是人声鼎沸的星光夜市,它是大金三角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夜市,它包容着所有的艺术、文化和梦想,无数的傣族美食,工艺品琳琅满目。
✅ 曼听公园
傣王的御花园曼听公园,体验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公园虽然不大,但景色宜人,处处体现出热带雨林的情形。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花香,醉人心脾。
“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晚会,是景洪曼听公园推出的,以展示西双版纳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民族歌舞、风情、服饰艺术为主的一台特色浓厚的晚会。
演出融入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每一个节目都能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演员穿着精美的服饰,跳着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
演出后,远方的客人,可以去领一盏祈福的水灯,和长长队伍一起到放生湖里放水灯时候,您的祝福已然带给了远方的亲人。
✅ 总佛寺
总佛寺,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拜佛的中心,也是西双版纳佛寺中等级最高的佛寺。大气雄伟的总佛寺,梁柱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信徒们在此上香祈福。
✅ 中科院热带植物园(勐仑植物园)
带孩子的家庭最适合的景点就是勐仑植物园,勐仑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占地面积900公顷,培植有中外热带植物3000种。
✅ 勐腊望天树
相信大多数的人都看过《阿凡达》这部电影,其中就有在这里拍摄的景。
望天树景区是国内唯一可以从水、陆、空体验热带雨林的地方,这里密集生长着的望天树,是雨林里的巨人,也是东南亚雨林的树种。
望天树的参天巨干可以达到70-100米。空中走廊就架设在望天树林区,走廊全长2.5公里,用钢绳和锁链直接在大树上捆绑而成,高20米以上。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热带雨林,观赏雨林奇观。
✅ 傣族园
傣族园,位于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浓缩了傣民族文化的精华,展现了典型的热带田园风光。
千年古佛寺、古村寨群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淳朴的民风民俗。观看大型歌舞表演、吉象开场、参加百人“天天欢度泼水节”。
✅ 基诺山寨
基诺族意为:“舅舅的后代”,是西双版纳唯一一个全面集中展示基诺文化为主题、以自然村寨为依托的原生态旅游景点。
基诺族人口约两万余人。 这个民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民族,被称为“从原始社会走来的民族”,保留了许多原始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
✅ 原始森林公园
喜欢动物的朋友们在这里能见到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园内有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
独特的热带沟谷雨林横亘整个园区。除了自然景观,爱伲山寨的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也会让人流连忘返。
✅ 野象谷
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养自然保护区内的三岔河河谷内,距景洪47公里,总面积约370公顷。
这里是传说中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加上交通便捷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现已成为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但现在野象并不多见。
✅ 磨憨口岸
磨憨边境贸易区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是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及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从磨憨出境后,到老挝南塔省省会约62km,到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约285km。
✅ 勐景来—中缅第一寨
勐景来曾经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中心,清澈的打洛江从村寨西侧流过,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国境线,江的对岸就是邻国缅甸。
勐景来村口的塔林、神树、神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到节日,很多信徒都会来这里赕佛求经,有“中缅第一寨“的美称。
✅ 打洛口岸
中缅边境口岸,游人往来通行需办理通行证。
✅ 独木成林
独木成林位于打洛镇的开发区内,距中缅边境的218、219界桩仅1公里,因此,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顺理成章地成为游客必到之地。
这株成林独树,高28米,树龄约900多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属大叶榕。该树有32条大小不等的气生根垂直而下,扎入泥土,塑造出一树多干的成林景致。
傣族美食
云南十八怪,三个蚊子一盘菜;
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
傣族的饮食: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傣族的饮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酸,因此,傣族也有“酸摆夷”之称。在傣族较为出名的菜谱中,基本每一道菜都离不开酸。
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 芒果凉拌
✅ 虫宴(蚱蜢、蝎子、竹虫、蜜蜂幼虫等)
✅ 手抓饭
✅ 香茅草烤鱼
✅ 菠萝饭
✅ 香竹烤饭
✅ 傣味烧烤
除此之外,还有糯米芭蕉、好糯所、剁生、舂鸡脚、柠檬烤鱼、冬阴功,包猪脑、柠檬茄子、包烧鸡脚筋、烤豆腐油炸猪皮、泡牛皮等美食。
傣族的风俗文化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许多宗教活动和节日庆典。
关门节:傣语称“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在这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会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以求佛赐福于人。
关门节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个节日当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
祭拜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
泼水节: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
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在泼水节的传播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泼水节更多的神奇意义和民族色彩。
此外,傣族还有花街节、等级内婚等风俗。
花街节是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
等级内婚则是指傣族内部的婚姻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社会等级之内。
西双版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这里只有旱季、雨季之分,每年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雨季在每年5-10月间。
建议春秋冬季(避开雨季)出游更佳。即使在1月份,晴天气温也很高,一件毛衣、一件外套足可过冬。
当然雨季大量热带水果上市,各类野菜、菌类、竹笋等也纷纷上市,来版纳可以大饱口福。
↓↓“点图片跳转”↓↓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