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客|家|民|俗
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语言的寓意。他们喜欢用一些寓意吉祥、好运的词语来表达祝福。如“恭喜发财”、“步步高升”、“身体健康”等。在节日、庆典等场合,互道好彩头成为了一种习俗。
“好彩头”,亦称好意头,好兆头。客家人讲究好彩头,是祈盼万事胜意、平安吉祥,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历史上形成的客家民俗。
客家人经营的商店、厂场名称,普遍进用昌、隆、兴、利、秦、和、丰、发、盛、茂等字,其寓意可想而知。
客家文化中的吉祥与好彩头,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需求,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永定→三明市清流、宁化、明溪→漳州市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
上杭、永定土楼: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40年历史。
客|家|美|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到客家人聚居地,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因长期粮食不足,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故客家菜口味偏咸,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
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客家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物
- 擂茶: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制作方式古朴典雅,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 粄果:客家人的“粄”、“茶果”,是古代中原地区佐茶充饥之食
- 生鱼脍:客家人食鱼生已有很长的历史,特点是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
- 盐焗鸡:东江盐焗鸡是客家菜的典型代表,外表澄黄油亮,爽滑鲜嫩
- 梅菜扣肉:梅菜扣肉是客家人的经典菜肴,味道鲜美,肉质酥烂
提起客家美食,必然会提起盐焗食品,而盐焗食品中,盐焗鸡最为经典。
兜汤
兜汤味道清甜爽口、适合下饭,时间长了,便成为客家人的家常汤。煮“猪兜”用滚水,将搓好芡粉的肉放入翻滚的水里,水再开一次就好了,不能再煮,否则就不脆嫩了。
客家盆菜
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融汇出一种特有的滋味。
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吃的时候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
客家糍粑
糍粑,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材料的客家风味小吃,松软甜美,富有弹性;柔韧爽口,粘性强;香滑可口。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史料记载宋代在中原地区已流行擂茶,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其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客家人以擂茶待客是传统的普遍礼节,擂茶集香、甜、苦、辣于一体。品尝擂茶时,茶桌上荡溢出一片诱人的清香,一口试饮,满腔留香;二口深饮,通体舒畅。
芋子包
福建永定的一种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是用芋子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
客家酒酿蛋
客家人有酿米酒的习俗,因此可利用酒酿蒸鸡蛋,鸡蛋一整颗打入碗中不要搅碎,加入酒酿和白糖一起蒸,味道甜甜的,还有米酒的香味。
九门头
其用料特殊,烹制方法简单,即选用刚宰杀的牛体最精华的9个部位,因所食几乎囊括牛身主要精华,故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客家人食鱼生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宁化、兴宁、五华、信丰等地都有食鱼生的习惯,现在生鱼脍花样更多,有河鱼生、海鱼生、虾生等等。
看着软玉一样叠在盘中的鱼脍,蘸料有上等酱油和芥末酱、姜汁,吃起来口感柔嫩、软滑、腴润,只是鱼脍的清鲜略带一点点腥香,那是一种美妙的韵味。
六鳌蜜薯:产自福建漳浦县六鳌半岛, 以香、甜、糯、可口诱人著称,六鳌海边沙地种植的返蜜红薯,吸收海水含有天然的盐分感香甜糯!也是众多地瓜品种当中最甜的品种,所以是人们最爱吃的地瓜佼佼者。
▼▼ 往期精选文章▼▼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