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之旅 ②|“天下客家一家亲” 舌尖与文化的邂逅,福建 • 客家风情与美食之旅!附旅行线路安排

旅行   2024-12-29 11:53   福建  
四方食事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是一条既有客家神秘文化,又有垂涎美食的线路!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华夏族特征的汉族分支,也是汉族分布较广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一词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时期的“客户”制度;在古代原指一切客籍汉人,如在明代时移入云南北方官话人群现在仍是叫客家人。
客家人分布于南方各地,如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湖南海南浙江等省份。
客家人交流的首要语言是客家语,客家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與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亦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为华夏历经岁月之瑰宝。
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迁至岭南山区后,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语言与饮食习惯。
而且,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区大都是远离海洋,客家菜便以内陆型的油重味浓、咸香软糯为特色,即客家话说的“肥、咸、香”。  
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饭有饭香,肉有肉味”。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
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也主要是客家人。

客|家|民|俗

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语言的寓意。他们喜欢用一些寓意吉祥、好运的词语来表达祝福。如“恭喜发财”、“步步高升”、“身体健康”等。在节日、庆典等场合,互道好彩头成为了一种习俗。

“好彩头”,亦称好意头,好兆头。客家人讲究好彩头,是祈盼万事胜意、平安吉祥,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历史上形成的客家民俗。

客家人经营的商店、厂场名称,普遍进用昌、隆、兴、利、秦、和、丰、发、盛、茂等字,其寓意可想而知。

客家文化中的吉祥与好彩头,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需求,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美食之旅—线路安排

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永定→三明市清流、宁化、明溪→漳州市南靖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

上杭、永定土楼: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40年历史。

宁化客家祖地:位于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石壁人原本中原汉人,从东晋开始,受战乱、饥荒、兵灾等影响,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唐宋时期,南迁汉人一度汇聚石壁,蔚为壮观。
久之,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宁化县城西17公里处的石壁镇石礕村遂成客家祖地,是客家的摇篮,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谓。
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国家5A级旅游区,闽南(漳州)生态文化保护区长教古村落展示点,主要景点有和贵楼, 怀远楼 ,云水谣古镇。

客|家|美|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到客家人聚居地,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因长期粮食不足,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故客家菜口味偏咸,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

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客家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既保留了中原传统,又融合了南方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肥、咸、香”风味。

客家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物

  • 擂茶: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制作方式古朴典雅,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 粄果:客家人的“粄”、“茶果”,是古代中原地区佐茶充饥之食
  • 生鱼脍:客家人食鱼生已有很长的历史,特点是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
  • 盐焗鸡:东江盐焗鸡是客家菜的典型代表,外表澄黄油亮,爽滑鲜嫩
  • 梅菜扣肉:梅菜扣肉是客家人的经典菜肴,味道鲜美,肉质酥烂
切鸡、碌鹅、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
如正月元宵节客家人吃汤丸,汤丸取"团圆"的好兆头。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糯米制作成各式糕点称之为粄。
如发粄,把酵粉放入粄浆里蒸,粄面隆起而分裂,意为"笑",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再如清明节用艾草做成的艾粄。
客家招牌菜—客家盐焗鸡

提起客家美食,必然会提起盐焗食品,而盐焗食品中,盐焗鸡最为经典。

盐焗鸡是一道特色传统客家菜 ,也是广东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于广东梅州、深圳、惠州、河源等地。
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风味诱人的盐焗鸡,现在已经成为宴会上常用的佳肴。

兜汤

兜汤味道清甜爽口适合下饭,时间长了,便成为客家人的家常汤。煮“猪兜”用滚水,将搓好芡粉的肉放入翻滚的水里,水再开一次就好了,不能再煮,否则就不脆嫩了。

客家盆菜

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融汇出一种特有的滋味。

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吃的时候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

客家糍粑

糍粑,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材料的客家风味小吃,松软甜美,富有弹性;柔韧爽口,粘性强;香滑可口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是汉族传统饮食文化之一,史料记载宋代在中原地区已流行擂茶,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美味,其制作方式古朴典雅,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汉族传统文化之传承。

客家人以擂茶待客是传统的普遍礼节,擂茶集香、甜、苦、辣于一体。品尝擂茶时,茶桌上荡溢出一片诱人的清香,一口试饮满腔留香;二口深饮,通体舒畅

芋子包

福建永定的一种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是用芋子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

客家酒酿蛋

客家人有酿米酒的习俗,因此可利用酒酿蒸鸡蛋,鸡蛋一整颗打入碗中不要搅碎,加入酒酿和白糖一起蒸,味道甜甜的,还有米酒的香味。

九门头

其用料特殊,烹制方法简单,即选用刚宰杀的牛体最精华的9个部位,因所食几乎囊括牛身主要精华,故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客家生鱼脍

客家人食鱼生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宁化、兴宁、五华、信丰等地都有食鱼生的习惯,现在生鱼脍花样更多,有河鱼生、海鱼生、虾生等等。

看着软玉一样叠在盘中的鱼脍,蘸料有上等酱油和芥末酱、姜汁,吃起来口感柔嫩、软滑、腴润,只是鱼脍的清鲜略带一点点腥香,那是一种美妙的韵味。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客家人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适应环境、勤劳节俭的精神。

六鳌蜜薯产自福建漳浦县六鳌半岛, 以香、甜、糯、可口诱人著称,六鳌海边沙地种植的返蜜红薯,吸收海水含有天然的盐分感香甜糯!也是众多地瓜品种当中最甜的品种,所以是人们最爱吃的地瓜佼佼者。

陈皮白茶:是一款养生茶叶。陈皮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它具有健胃祛痰的功效,食用可治疗消化不良。经过检测发现,陈皮白茶能降尿酸中的茶碱、咖啡碱等类物质与尿酸中和,调降人体内尿酸,防治尿酸引起的痛风病。

▼▼  往期精选文章▼▼  

↓↓“点图片跳转”↓↓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赞,求你了” ↓↓↓ 

行行摄摄行
行行摄摄行,乐享乐游乐。介绍城市人文风光,推荐小众好玩的目的地,提供自驾游攻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