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到我们要去重访的马边笆子房小学不到300公里,走高速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到。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6月16日晚上到马边县城即可。第二天去学校踩点,18日分别去两所学校(劳动镇中心校和笆子房小学)为近百位小学生拍摄“影像档案”。所以,16日这一天的行程相对宽松。于是,我们信马由缰,先到夹江县看了比乐山大佛开凿时间还早的“千佛岩石窟”,又借吃午饭的机会,在乐山市苏稽古镇品尝了当地特色传统美食“跷脚牛肉”和桂花街上的米花糖,之后到犍为县的罗城古镇喝下午茶,即饱了口福,又涨了见识。
四川版的“莫高窟”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因“两山对峙,一水中流”而得名,而千佛岩石窟,就位于“一水中流”的青衣江畔。虽说比起同在青衣江边的乐山大佛来说,千佛岩名气不大,但它却有“四川版的莫高窟”之称。据史书记载,千佛岩开凿于隋,兴盛于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水中流”青衣江
千佛岩石窟临江而凿,现存165龛,造像2740余尊,题记15则,故称“千佛岩”。造像大部分开凿于中晚唐时期,主要题材有弥勒佛、阿弥陀佛、千手观音、毗沙门天王、维摩诘经变、药师佛经变等。这些佛像由民间自发雕造,内容丰富多样,技艺精湛,展现了盛唐时期石刻艺术的辉煌成就。2006年,夹江千佛岩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在上上下下的沿江岩壁的石阶路上,一侧是辽阔的青衣江,另一侧则是满壁雕刻生动的佛龛题壁,既赏心悦目,又心旷神怡。千佛岩多为一个个一平米或几平米的小窟,造像人物比较丰富。其中最大的佛龛高346厘米,宽240厘米,深140厘米。此外,临江岩壁上还有琳琅满目的历代书法题刻,称为“万咏崖”,使其拥有了更加浓厚的人文气息。资料介绍说,四川地区的唐代菩萨造像身形丰腴、面容饱满、慈眉善目、庄重典雅,展现了以慈悲之心关照世人的菩萨形象,配饰一改隋朝的繁复之风而有所简化,多展现婀娜身形。夹江千佛岩中的菩萨造像也表现出了以上特征,身形较佛像相比稍显瘦削,躯干修长,衣纹舒缓流畅,多显女性化柔美气质。在艺术表现上,熟练地运用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透雕和阴线刻的技法,复杂的装饰纹样不多,而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细节。高3.46米的弥勒佛造像,其体积与保护完好程度,堪称千佛岩之最。在清代被补色修复,风蚀程度也较弱,其外部曾有一座木质八角亭起遮风挡雨的作用。站在佛龛前,还能看见亭楼主体“入嵌”崖壁的痕迹。看着岩壁上所题的各种书法石刻,你对夹江拥有“中国书画纸之乡” 的美誉一点不会怀疑。据称,1400年多前,夹江马村人秉承先师蔡伦技法开始造纸。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亲临夹江历时半年指导改良技艺,“大千纸”成为中国书画纸的代名词。2006年5月,夹江手工古法造纸“竹纸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夹江书画纸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徜徉在千佛村的古街道上,时常可见售卖书画纸的店铺。比一般只售卖食品和杂货的古街,多了一份文化气息。欣赏完夹江千佛岩,已经到了午餐时间。有亲戚在乐山的黄永山,说他的亲戚要请大家去吃苏稽古镇的特色美食——“跷脚牛肉”。一路上看到街上有不少“跷脚牛肉”的招牌,很是好奇。为什么叫“跷脚牛肉”呢?这个疑问一直到我们进了餐厅,才终于揭晓。原来就是四川的一种火锅。火锅的汤底由多种中药熬成,上桌的肉品大都是牛的“下水”,有点像老北京的小吃:灌肠、卤煮、毛肚、肝尖儿之类的食材,再加上一些时令蔬菜等。
相传,在上世纪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有病难治。当时在四川乐山有一位擅长中草药,精通歧黄之术的罗老中医,他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此汤不仅防病止渴,还能治一般风寒感冒、胃病、牙痛等。其间,他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杂(诸如肠子、牛骨、牛肚之类)扔到河里,觉得很可惜。于是,他把牛杂捡回洗净后,放在有中草药的大汤锅里。结果发现熬出来的汤味甚是鲜香。因为汤特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所以,来饮者络绎不绝,大家围着汤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当地人站着吃饭时,习惯一只脚踏在桌子的横梁上,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地给它起了个“跷脚牛肉”的别称,流传至今。我们吃的这顿“跷脚牛肉”已经是升级版了,不是大家围着一只锅,而是每人一个小火锅,也不用翘脚吃了,可以坐着慢慢地享用。吃完翘脚牛肉,主人建议我们去苏稽古镇上转转。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在古镇的主街“桂花路”上走了一小段。街上人流如织,路两边店铺林立,尤以餐厅、小吃、各种特产和小工艺品的售卖为主。有几个现场制作的小摊,引起我们的兴趣。特意仔细观察了一番。一个是自作漆扇,据说是非遗产品,只见一位年轻女顾客,挑好了一把素色团扇,摊主将几小罐染料滴入一个盛着不知是什么液体的缸里,用嘴轻轻吹开漂浮在液体上的染料,女孩把扇子浸入液体里,轻轻转一圈取出来,扇面上就附着上了斑斑点点的彩色图案。一把有着独特纹样的漆扇就此产生(详见下方短视频)。另一家现场制作米花糖的小摊也让我们驻足了很长时间,摊主看我们感兴趣,从头至尾为我们表演了一番米花糖的制作过程。新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米花糖,诱惑着我们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详见下方短视频)。据介绍,米花糖在清末就很有名,是乐山地区的传统食品。原料配方主要是白芝麻、花生仁、糯米、蔗糖、猪油等,特点是香甜可口,酥脆化渣。2015年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苏稽米花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短视频:桂花街上的米花糖↓↓↓
2019年5月,我们第一次去马边就曾路过犍为县的罗城古镇,当时就对其留有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次重访马边,为了照顾此行新加入的几个人,我们选择再次在罗城古镇停留。罗城古镇最鲜明的特点,是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明清风貌 “船型古街”,堪称犍为县的文旅名片,网红打卡地。船形街美术作品翻拍
穿过几条狭窄的小巷,来到古镇主街 “船形街”——凉厅街时,你仿佛来到了一艘大船之上,整条街两头窄,中间宽,像一个梭子。街长209米,9.5米的最宽处坐落着一个戏台,将街分成两段。“船尾”的部位有一座灵官庙。整个船体则像一个大茶馆,两侧的房檐下摆满了竹木桌椅,人们围坐在一起,或喝茶聊天,或打牌搓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慢生活中,对前来看热闹的游人熟视无睹——活生生的一幅世俗生活画卷。船形街之船首(2019年5月拍摄)
船形街之船首(2024年6月拍摄)
时隔5年,我发现,船型街的这种风情风貌竟一直没有变。受其气氛的影响,我们也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喝茶打牌,外加拍照——久居北京,很难找到这样质朴悠然闲适的地方。船形街(2019年5月拍摄)
船形街(2024年6月拍摄)
身处船型街是无法拍出真正的“船型”的,需在高处俯拍才行。黄永山这次带了无人机,下了车,没进街就在旁边的一块空地上起飞。而我们其他人则在街里一个制高点上,爬到楼顶用相机居高临下来拍。但高度明显不够,照片拍出来仍然差点意思。船形街中间的戏台
据介绍,罗城古镇始建于明崇桢元年(1628年),由于地处当时的西南边陲,这里曾是军事要地,镇西的营盘山就是当年的屯兵之地。如今这条古街上,居住着汉、回、彝、蒙等七个民族,成为乐山市境内最大的散杂居少数民族集镇。凉厅街的船型格局也引起了老外的关注。1982年,澳大利亚人以船型街为模本,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中国城”,罗城古镇从此名扬海外。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来考察时,称其为“中国的诺亚方舟”;1992年,罗城古镇被评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6月,古镇“凉厅街”成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墨尔本的中国城(网图)
罗城古镇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也赢得了许多影视剧组的青睐,先后有《海登传奇》《米》《强盗的女儿》《四川茶馆》等影视剧组来此拍摄。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北纬30度中国行》等纪录片也专门介绍过罗城古镇。戏台背后的牌楼
拍完、喝完、休息完,我们恋恋不舍地起身前往马边。在离开船型街的最后一刻,我弥补了上次来古镇时留下的两个遗憾,一是把刻在一面墙上的《罗城赋》完整地拍下来,二是花10块钱,进到灵官庙里,从二层临街的窗户里俯拍一下整个船型街。来到二层窗前一看,发现高度还是不够,仅能拍到从戏台到船尾的后半截,仍然是“见尾不见首”。看来只能寄希望于黄永山的无人机航拍视频了(详见文末短视频)。“罗城旱码头,滴水贵如油”。罗城自古缺水,百姓喝水要到十里甚至十几里以外的地方去挑。传说在明末崇祯年间,有个姓张的秀才从外地来到罗城,坐在茶馆里喝茶,得知镇上缺水,老百姓常常为此犯愁。张秀才沉吟片刻脱口而出一首诗: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要得不缺水,罗城修成舟。众人听了齐声叫好,一致推选张秀才做“造船”的领头人。张秀才带着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不到三年时间,船形街就建成了,至今已历经近400年。
“修船”是为了求水,所谓“舟在水中行,有舟必有水。”但这只是古人美好的祈求和愿望,罗城的缺水问题,还是1973年10月到1976年年底期间,修建完成了新店水库工程,即今天的铁山湖才得以彻底解决。
相关链接
• 重访马边,见证重逢——“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一
• 为笆子房小学留下最后的影像——“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