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毕摩文化时,我们了解到,彝族不仅有古老的历史,还有古老的文字和用这种古彝文写成的卷帙浩繁的古籍。而彝族文字和彝文古籍又主要掌握在历代毕摩手中,因为彝文古籍中绝大部分是毕摩所用的经书。为了了解彝族文字的发展脉络,我们专门拜访了西昌古彝文研究专家阿余铁日先生。阿余铁日1951年生于四川雷波县,1970年参加工作。曾在雷波县上田坝、雷波中学任教。他先后在四川布拖县师范学校、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学习。1991年至2012年,在凉山州编译局、州语委从事彝文古籍整理、编辑翻译出版工作。2016年受凉山文化广播影视传媒集团聘请,专门从事古彝文字和彝族文化的研究。他的专著《彝文字形探源》,2001年5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走进阿余铁日家,挂在客厅墙上的一对彝汉对照的书法挂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有的字几乎与汉字一模一样。彝汉双语书法
在阿余铁日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些解释彝文古文字字形的书稿活页,我们简单翻了一下,发现其文字演化的特点与汉字如出一辙,先是象形字,而后慢慢简化抽象为线条。阿余铁日说,这是我正在写的一部探讨古彝文字形发展演变的书稿,找了两三千个字,解释它的造字本意。他拿起一叠书稿给我们解释:你们看这个是太阳,这个也是太阳。看样子,这个字不是一个人造的,应该是很多人造的。其中有太阳刚出来的样子,也有太阳在空中的样子。这个是月亮,有上弦月,也有下弦月。这个是风字。风,看不见摸不着,他就画一棵树,往一边飘。我看是同源关系。阿余铁日说,我专门研究过,汉字的偏旁部首中有19个像彝文。小写的数字汉字,一二三四五六八九跟彝文写法一样,只有七和十相反,是颠倒的。彝文的读音十,实际上是七,七的读音是十。据我了解,古彝文在公元前4500年曾规范过一次,这样看似乎比甲骨文要早。但甲骨文是什么时候造出来的,谁也不知道。现在大家知道的,是已经刻在甲骨上的成熟文字,那在它之前呢?有专家推算应该在八九千年到一万年前。文字是先有简单的字,然后才有复杂的字。最早创造文字的人既是彝族的祖先,也是汉族的祖先。然后再分支。没有分支之前的文字写法应该是一样的,然后一种方言形成一种语言的时候就分支了。分支以后就形成了两个民族。彝文象形的字比汉字象形的多,象形文字出现的时候,还是彝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不分的时候。彝族的祖先一直到现在用的都是这种字,保留了文字的原始样貌,汉字则发展成了另一个体系。阿余铁日向我们介绍说,古彝文是全世界六种古老文字之一(其他五种古老文字为苏美尔楔形文、埃及圣体文、印度哈拉般文、中国甲骨文和玛雅文)。中国甲骨文和中国古彝文是全世界文字中,字数最多最成熟,又有同源关系的文字。经专家考证,古彝文应有7000-10000年或以上的历史。古彝文不仅系统最完整,还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文字。毕摩经书上的文字用的大都是古彝文字。《彝文字集》中共收录了彝文单字87046个,应该是所有古老文字中最多的。已有上百年的彝文经书
为了找到阿余铁日所说“古彝文有七八千年或万年以上历史”说法的依据,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其来源于近年在河南舞阳贾湖等地出土文物上的一批刻划符号(刻在石器、龟甲、骨器、陶器等多种载体上,共计17个。据称距今有8000年以上历史),可以用古彝文释读。“贾湖契刻”
由此,湖南省株洲工学院的刘志一教授认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创时期,可能有一万年以上”。专家研究认为,8000年前的“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惊人的相似。一是书写工具相同,皆以利器为工具把符号刻在龟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商代甲骨文是用来记载占卜内容的,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相关;三是造字原理相同,“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也很多。刻在兽骨上的古彝文
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了“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的观点。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致力于彝族古文字研究的朱琚元先生考证研究认为,“贾湖刻符”与彝族传统文字有形同或形似之处。他用彝文与竖排契刻于石饰上的4个刻符对比研究,释读出其完整的含义为“天雷门莫闭”;而3个甲骨刻符释读出的具体意思为“禽”、“福禄”、“神座”。写在竹简上的古彝文
也有专家撰文说,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的52个彩绘符号中,经初步辨认,其中有24个刻画符号可用彝文字识读释解,占46%。还有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4000多个甲骨文中有600多字与彝文的形义相同。这些研究似乎都在证明阿余铁日的观点:彝汉文字是同源关系。之前,我们曾听一些彝族学者说,三星堆文明与彝族习俗和文字也有关系,于是就此话题询问阿余铁日的看法。阿余铁日说,他也认为三星堆文明与彝族的文字和习俗文化有着某种特殊的关联。三星堆博物馆曾经展出过出土文物上的七个字符,他一走进博物馆,就感觉很熟悉,每个字他都能释读出来,并能解释其含义。阿余铁日从书柜上取出一本《三星探玉》的书,翻到他写的一篇文章《三星堆与古彝文化关系考略》,指给我们看:“这七个字在彝文古籍里面都能找得到,有它的读音,也有它的意思。比如这个‘X’,在彝文古籍里大量出现,读音为‘格斐’,代表阴阳两性。毕摩经书在招唤灵魂的时候,都有这个字出现。”接着,他挨个为我们释读和解释了其他六个字符的读音和意思(详见下方短视频)。除此之外,三星堆出土的那些青铜头像,在阿余铁日看来,也不难理解其作用。他们代表古蜀祖灵偶像、首领大王偶像或祖神偶像。一些青铜头像额头上出现的“H”字,彝文读
“pā”,指父、祖父和祖先。当时可能考妣死后,都要用金石做偶像用来纪念祭拜,刻上此字表示是自己的父辈、后代的祖先。特别是彝文至今仍普遍使用此字。彝族现在祭祖也还在做祖灵偶像,只是材料由金银玉石变成了树木竹根,祖灵偶像装殓在灵筒里,然后择吉日集中送往祖灵地。三星堆出土有大量的金器,比如太阳轮、金箔面具、金杖、青铜头像金面具等,在我们彝族习俗文化中也能得到合理解释:给祖先脸上贴金子,是为了给先辈或王者添光彩、塑威望、报孝恩、祈兴旺。变换考变换,考变成白银;变换妣变换,妣变成黄金;不变祖难随,要变演成银,要变演成金。转骨灵,做考形,制妣像,考变跟考美,妣变随妣美,铸金镌银成祖像。塑祖像,用玉石,造祖像;用兔皮,垫祖下。用银镶祖首,用金贴祖脸,金片垫祖身,蚕丝盖祖体。
这段古彝文的意思是:考妣祖灵的形象面容用玉石雕琢,用金银镶嵌考妣的面容,用蚕丝盖考妣,用野兔的皮毛给祖灵做垫褥。祈求亡灵变成圣灵,变成慈祥光彩的灵魂,才能跟着“马牧”祖灵去。三星堆的青铜造像中,有几棵青铜神树,根据彝人的习俗和典籍记载,神树很可能与“传宗接代”有关。象征生命的延续,繁衍生息,枝繁叶茂。三星堆神树上有鸟,现在彝族的传宗神树上也用木片做若干只鸟。在举行祭祖、传宗接代仪式时,在神树上挂一只白色的公鸡,成为传宗公鸡。最后,阿余铁日总结说,古彝文应该是彝文和汉文的前身,即语言学所谓的“先语言”。远古的时候华夷不分,现在称为汉族的人和称为彝族的人同宗同祖,彝文字和汉文字也是同源关系。彝族和汉族就像一棵大树,主干是一根,多头分枝,逐渐分化,文字也就此发展成两种文字。大汶口文化陶罐上的“日月山”刻符(网图))
汉文分支后比较规范,使用人口多,发展得枝繁叶茂;彝文使用人口较少,流行区域偏僻,不易受外来文化冲击,所以仍保留着最古老的样式。彝族先民希慕遮部约在商末周初自“旄牛徼外”入居“邛之卤”(即成都平原)达31代之久,与当地土著濮人融合,并与自西北迁来的昆夷通婚,故三星堆的文字体系混合古彝文理所当然。三星堆文化可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注:彝文的写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很不统一。1975年四川省彝文规范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四川彝文规范方案》,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推行。《四川彝文规范方案》包括819个字母,笔画简单,形体美观。书写时一律从左到右,和汉字的写法一致。
相关链接
• 重访马边,见证重逢——“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一
• 为笆子房小学留下最后的影像——“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二
• 信马乐山,品味风情——“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三
• 升空1000米,航拍悬崖村——“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四
• 凉山彝族从这里发祥——“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五
• 在毕摩家观“作毕”——“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六
• 与依伙阿呷聊毕摩————“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⑦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