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及视频/雪虹
图/于芳
妈祖文化遍世界
妈祖,对于北方或者内陆的人来说,不是很熟悉。之前到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见到过一些叫“天后宫”或者“天妃庙”的场所,很好奇里面供奉的是什么人,甚至以为是王母娘娘或泰山娘娘之类的道教神祗。后来才知道,“天后”或“天妃”是妈祖的专称。上千年来,妈祖由人而神,从民间至官府,由国内到国外,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民众信仰。“妈祖祭典”于2006年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有资料统计,如今世界上有数千座妈祖庙,遍布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众达3亿多人。尤其在国内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妈祖信仰非常普遍,据称,台湾岛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妈祖,每年的祭拜活动极其虔诚、热闹而隆重。而世界各地的妈祖神像,大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湄洲岛的妈祖祖庙“分灵”出去的,因为,妈祖当年就诞生在这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5月14日上午,我、于芳,还有北京妈祖基金会的小周,在导游的陪同下来到妈祖祖庙拜谒妈祖。导游介绍说,妈祖祖庙分为西轴线和南轴线两组建筑群,西轴线建筑群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始建的妈祖老庙基础上复建或重修的,南轴线建筑群是近些年新扩建的。两组建筑的结合点是湄峰顶上的妈祖石雕像。妈祖文化园示意图(左侧为祖庙)
我们从西轴线(祖庙)的大牌坊拾级而上。台阶沿着山势不断升高,分为好几个平台。导游说,这些台阶一共有323级,寓意妈祖出生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像通常的庙宇一样,妈祖祖庙也有“山门”,山门里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在两侧守护。
祖庙山门
“圣旨”门(也叫“仪门”)广场是举行敕封仪式的地方。据记载,妈祖受过宋元明清历代帝王36次敕封。再往上是“钟鼓楼”,而后便是“正殿”。圣旨门
钟鼓楼/正殿/朝天阁
正殿的香火很盛,人满为患。我举着影石360相机,刚拍完几个年轻人点香的镜头,正准备往正殿里去,小周跑过来让我赶紧跟她去“寝殿”,说是赶上一个什么祭拜仪式。我疑疑惑惑地跟在她后面,不知所以然的往前走(心里暗暗遗憾没能看到正殿里的摆设),来到一座坐西朝东的宫殿前,顺着人流挤了进去。妈祖寝殿(天后宫)
哇!殿里面的场景好有“电影感”。头顶上一个长方形的天窗,射进来呈集束状的光线,在满屋的烟火缭绕中,显得分外明亮。信众们排着队,在主持人的统一号令下,一组一组地持香向妈祖神像祭拜或跪拜。殿内正前方的神龛内供奉着祖庙的传世之宝——宋代雕刻的千年樟木妈祖金身,正梁悬挂清雍正皇帝御笔《神昭海表》匾额。妈祖金身樟木雕像
我看到现场有两个人正在把一尊从外面抱来妈祖神像和相关祭拜品摆放到供台上,非常认真地整理着妈祖像的衣饰……分灵妈祖回娘家
我沿着大殿周边的过道走了一圈,两侧的墙上摆放着几位穿着古代官服人的雕像,神龛正中的 “妈祖金身”被密密实实的水晶珠帘挡着,前面的供台又很大,无法靠近雕像,所以看不清金身妈祖的“真容”。看着四下没人注意,我在一侧偷偷把用延长杆举着的360相机伸到了珠帘里面。从妈祖的寝殿(天后宫)出来,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殿后面的一个小广场上。广场上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是一尊妈祖立像。立像后面的岩石上,有“升天古跡”摩崖题刻,左侧旁边还有一行红色小字:“住持僧炤乘和南(尚)叩立世原洋”。据说,这个“炤乘”是明代妈祖祖庙的住持僧。妈祖升天处
在寝殿的后墙根,有一间只能容一人进出的低矮小屋,屋外排着长长的一队人,每人手里都拿着香。小周让我和于芳也去排队,说这里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地方,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必须要拜一下。等轮到我祭拜的时候,我发现,这小庙实在是太小了,里面只有一尊妈祖像和一个垫子,真应了文献中 “仅落落数椽”的记载了。我按照小周的指点,在心里默念着“妈祖保佑”,像完成了一桩使命。第一座祭祀妈祖的小庙
从小庙出来,我发现小广场上有一群人在做着非常奇怪的举动。四个壮男抬着一把红木轿子(说椅子可能更准确),一会儿左右摇晃,一会儿围着小广场转圈;两位女士一人手里拿着一叠黄纸,在妈祖的塑像前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在黄纸上写着什么,写完放到红轿子的轿腿处,让轿腿在纸上蹭来蹭去……我们被此情景所吸引,便停下观察,想看看最终会怎么样。谁知,这套程序简单而冗长,轿子一直晃来晃去,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就这样,我们一直等到快中午12点,这晃轿子的仪式才最终接近了尾声。看到两位女士中的一位坐在一旁椅子上休息,我们几个一起围上去,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连导游此时也变成了记者,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位来自惠安东岭的女士说,村里遇到了一点“小事”,需要佛祖和妈祖做好“交接”。他们这是在进行“神灵交接”仪式。两位女士分别代表村里信佛祖和信妈祖的信众,协助佛祖和妈祖做好分工,各司其职,让一个村信佛祖和妈祖的不同信众,各信其神,和平相处。这种处理邻里矛盾的方式,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于芳快言快语,一语道破“天机”:“我觉得是你们下面解决不了,让他们俩人去解决了。”短视频:神灵交接仪式↓↓↓
金堆玉砌妈祖像
送走这一拨参加“神灵交接”仪式的惠安东岭人,我们接着往山上走。妈祖寝殿上面有两个三层楼阁式建筑,一个叫“朝天阁”(位于西轴线顶端),一个叫“升天楼”,是老庙这组建筑的最高层。朝天阁内各供奉着一尊巴西花梨木妈祖雕像,据称是整个妈祖祖庙里最“贵重”的几尊雕像之一。升天楼里有一尊妈祖铜立像,妈祖胸前的双臂被信众们摸得光亮无比。旁边一块牌子上写着:摸摸妈祖手,平安跟你走。巴西花梨木妈祖雕像
穿过妈祖文化园里的妈祖故事群雕,再往上到山顶便是那座湄洲祖庙的地标——面朝大海、手握如意、高14.35米的石雕妈祖像了。这尊雕像由厦门大学李维祀教授设计,惠安工艺大师王文生雕造。于1991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日落成。说明牌介绍,雕像高14.35米,寓意妈祖诞生地湄洲岛面积14.35平方公里。雕像由365块花岗岩雕成,寓意四海万民在妈祖保佑下,一年365天,天天吉祥平安。妈祖石像同源同工有两尊,另一尊安奉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两尊雕像一东一西,其寓意不言自明。从山顶往下走,便进入近些年新建的一组仿宋建筑群了。新建筑群包括灵慈殿、天后殿、祈福殿、妈祖文化展览馆、顺济殿、宫门、大牌楼、天后广场、天后大戏楼等。一万平方米的天后广场是祖庙举行祭典仪式的地方,据称能容纳上万人。整组建筑外观气魄宏大,内殿金碧辉煌,供奉的妈祖神像更是“贵重”无比。南轴线上的新建筑群(网图)
天后广场(天后大戏楼)
比如顺济殿内高3.23米的纯金妈祖圣像,使用纯金323公斤;宫门内高1.33米的翡翠妈祖圣像,翡翠重达1.6吨;妈祖文化展览馆内高3.23米的砗磲妈祖圣像,用323块海底贝王组成。这几尊妈祖圣像均为世界之最。纯金妈祖像
翡翠妈祖像
砗磲妈祖像
“天妃故里”寻源流
参观完妈祖祖庙,我们又来到两公里外东蔡上林村的 “天妃故里”遗址公园。据传,这里是妈祖的出生地。说是“遗址公园”,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遗址”,包括“妈祖故居”“林氏宗祠”在内的所有景观和建筑都是近两三年新建的。只有一块刻有“天妃故里”的明代石刻有点年头,大约400年左右(据说由明代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所题)。园中的“妈祖源流博物馆”值得一看。该馆通过图文和相关文物,展现了妈祖从生至神的脉络源流。由“昭乘和尚”题刻的“天妃祖跡地名上林”的石柱,就存放在这个博物馆里(究竟是昭乘还是炤乘,妈祖祖庙和妈祖故里留存的石刻字迹不同,现在写作照乘)。清道光帝御赐的“妈祖金印”
妈祖(林默)身份证及交通票据
另一处可看的就是青年时期的林默(相传为妈祖原名)雕像。雕像高9.6米,寓意妈祖诞生于公元960年。相比已经神化、圣母化的“妈祖”,林默的雕像更像一个邻家少女,带着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要知道妈祖是怎么从“林默娘”变成“天后”“天妃”“圣母”的,妈祖的故事(史迹)有多少是真实的,请关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