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虹
石峁(mǎo)遗址是我们返程线路上一个确定必去的地方,据说是距今有4300至3800年的史前都城遗址,将中国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作为中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入选“21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石峁皇城台城墙(网图)
为了查找石峁遗址的地点,我们知道了高家堡古镇(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外景地),古镇离石峁遗址只有六七公里,当然可以顺便一游;而为了确定高家堡的位置,又发现附近(距离石峁遗址约21公里)还有一处明长城的营堡——柏林堡,而且“高家堡-石峁遗址-柏林堡”这条线,还是榆林文旅部门推荐的一条国庆旅游“长城主题线路”,一线串起三个景点,那就更值得一去了。高家堡:“三十六营堡”之首
“明修长城,清修庙”。明朝建立后,蒙元被打回到长城以北,之后虽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但仍经常骚扰明朝边境,并伺机反扑。为了抵御这些游牧民族的袭扰,明朝在边境地区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并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俗称“九边”。高家堡外景
其中的延绥镇(也称榆林镇)是明朝和蒙元交战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沿长城每隔40里左右便布设一个营堡。当时延绥镇号称有“三十六营堡”,分别建在清水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榆溪河、无定河、芦河等黄河一二级支流附近。明正统四年(1439年),时任右副都御史的陈镒巡抚延绥,在秃尾河畔修筑起了高家堡城。高家堡原来是夯筑土城,后用砖包砌,是目前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与镇川堡、瓦窑堡、安边堡统称为延绥“四大名堡”。高家堡东门
我们是从东门走进高家堡的。还没进东门,就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生活格调,有在街边卖菜的,还有卖当地特色黄面饼的,娄健买了几个刚烙好的黄面饼让大家品尝,一种外脆内软和扑鼻的香气立即充满口腔。走进颇为沧桑的东门,街道两边大都是既古朴又带点现代感的商铺,但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热闹。反而显得有点冷清。有一处颇为豪华的门楼在街上挺显眼,走进去一看,原来是正在复建的城隍庙,从施工的现场看,庙宇规模不小。城隍庙牌楼
走了不到200米,就来到了城中心的中兴楼。中兴楼像一座堡垒一样,扼守在古城的中心,无论从哪一条街过来,都要穿过中兴楼的楼门洞。如果楼门洞关闭,四条街便都成了互不相连的死胡同。可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登上城楼,可以俯瞰整个小城的四条老街。最气派的要数南门(永兴门)所在的南大街了,高高的城楼上垂下两幅红色的布幔,布幔中间的城墙上写有“抛绣球招婿”几个大字,但城门楼上却没有任何动静,不知道是没到表演的时间,还是已经过了时辰。大街的两侧多是卖东西的,当地特产主要是手工挂面,娄健买了几把,准备回来当礼品送给好友。南门(永兴门)
中兴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也很精美。里面供奉着不同的神祗,比如关公老爷、观音菩萨、王母娘娘等,最正中和最高的地方叫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中兴楼正面(坐北朝南)
从中兴楼下来往西走,便是被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改造的外景一条街了。街口有一幅硕大的电视剧海报,我走了几步就返回了。不知道这条街原来是啥样,没太大兴趣去看这个“人造古董”。北大街倒是有点意思,这条街有街道无城门,据说是为了防御北边蒙古骑兵才有意不修北城门的。在城门的位置建有一座二层城堡样的建筑(示意图标注为“三官楼”),门楣上刻有“映北辰”几个字。三官楼
总体来看,高家堡古城还是显得有些破败,除了沿街的店铺稍微规整一些外,许多民居和庙宇都有待修葺,城里的人气也略显不足。但是我们还是不太希望有关部门为了旅游开发而大兴土木,因为只有维护和保存古城的原有特色和历史风貌,才会对游人有真正的吸引力。短视频:高家堡古镇 ↓↓↓
石峁遗址:“华夏第一城”
从高家堡出来,沿着向西的一条小路往前行驶,没多久就会见到旁边路口的一个地标牌楼,一条铺装成明黄色的道路,引领你驶向山顶的石峁遗址。遗址前的停车场虽然不大,但却没有什么车。遗址不收门票,有专门的指路牌引导。遗憾的是没有专业人员讲解,我们只能看解说牌或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进入遗址前的一块导览牌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外城东门址位于外城东北部,门道为东北向,由内、外两重瓮城、门道、砌石夯土墩台、门塾、马面等设施组成。这些设施以宽约9米的“Γ”型门道连接,总面积2500余平方米。外城东门址是中国目前所发现最早的结构清晰、设计精巧、保存完好、装饰华丽的城门遗迹,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筑造技术先进,被誉为“华夏第一门”。
看来我们面前被一个钢架玻璃大棚遮盖起来的,就是这个“外城东门址”遗迹了。走进保护大棚,满眼所见是一堵堵用碎片石垒砌起来的墙,中间是一条弯弯曲曲供游人行走的木栈道。在一段段石头垒筑的墙体上下,分别立着“角台”“南墩台”“北墩台”“外瓮城”“内瓮城”“护墙”“马面”“门塾”等文字牌。另外还有几个标记着壁画和玉器出土处的牌牌。北墩台是这处城址中最高的建筑,距离地面约7米。外城东门址沙盘
北墩台
从北墩台俯视南墩台
在大棚的另一侧,还有一个城址的全景复原沙盘,从沙盘里可以看到整个遗址的布局。除了用大棚围起来的外城东门址,外面还有更为广阔的遗址区,包括外城、内城和著名的“皇城台”,总面积达425万平方米。只是像我们这样的外行人,除了看到一处处石头垒砌的城墙外,实在看不出太多名堂。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一个城墩的两侧,各有一个“骷髅坑”,里面满满的只有头骨,没有其他,很是令人恐怖。后来查资料,说是这些头骨多为20岁左右的女性,也不是本地人,猜测是俘虏,用于祭祀殉葬的。从现场看,没有发现介绍中提到的令人称奇的人面和饕餮纹石雕(青铜纹饰之源),也没有看到夹在城墙缝中的片状玉器,以及砌在城墙里成排的 “纴木”(据说把原来以为在汉代才出现的这种筑城技术提前了1000多年),猜想可能是移到博物馆里去了。壁画遗迹
1929年,德国科隆远东美术馆的萨尔蒙尼 (A·Salmony)在北京曾见到来自榆林的农民求售42件牙璋等玉器,其中最大的一件长53.4厘米的墨玉质“刀形端刃器”,经萨尔蒙尼之手为德国科隆远东美术馆收藏。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文物普查及调查发掘资料显示,榆林境内仅石峁遗址发现过牙璋类玉器,有学者据此认定早年(20世纪初)流散欧美的一批墨玉牙璋均来自榆林神木。据称,大英博物馆、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美术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机构都收藏有出土于石峁遗址的牙璋或风格类似的器物。据称,目前流失在世界各地的石峁玉器至少有2000件左右。石峁玉钺(陕西考古研究院藏)
玉石出土位置
石峁遗址首次被考古工作者记录,是1958 年陕西省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但由于当年的特殊历史环境,遗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当做战国长城的遗存。石峁遗址外城墙
1975年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在高家堡前后4次共征集到玉器127件。当时文化站的段海田称,1966年至1975年的10年间,经他收集的玉器最少有1500件之多。石峁玉器(网图)
198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张长寿来到石峁遗址进行调查,亲眼见到当地村民收藏的牙璋、刀、璧、璜、斧、钺等玉器并征集了其中3件。同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对石峁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房址、灰坑、石棺葬、瓮棺葬等遗迹,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采集器物包括玉、石、骨、陶器等类。黄城台发掘现场
2006年,石峁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石峁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2019年9月,科技人员通过碳14测定,确定石峁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38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石头城”延续达500年之久。石峁玉人头像(网图)石峁陶鹰(网图)
自石峁遗址发掘以来,出土了众多罕见文物,比如大型陶鹰、大型人面石雕、玉人头像以及史前壁画等等。仅骨针就有17000多枚,数量为世界之最。因此,对于这座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专家们也提出了很多猜想,有说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的,也有说是夏朝早期中国北方中心“夏都”的……石峁骨针(陕西考古研究院藏)门塾
窑洞
遗憾的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黄城台”遗址在哪儿,没能去参观。回来后才得知,石峁博物馆和石峁考古遗址公园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开幕,我们早去了将近两个月。现在再去参观的话,应该能看到更多的出土文物与遗址遗迹了。石峁博物馆(网图)
短视频:石峁外城东门遗址 ↓↓↓
柏林堡:不见柏林只剩堡
从石峁遗址出来,已到中午时分,但是周边一片荒野秃岭,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我们又不愿意走回头路回镇里,于是饿着肚子前往21公里外的柏林堡。一路上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中上上下下,兜兜转转,行驶到一片高坡上之后,远远地能看到前方隐隐约约有一堵土夯城墙,周边还有几座烽火台矗立,估计这个就是柏林堡了。烽燧
柏林堡
考虑到离近了反而不太好拍全景,我们先在外围找机位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便驱车沿着乡间公路驶向城堡。开到了一处虽已破败,但仍然颇有气势的城门瓮城处。汽车是可以通过城门开进去的,但是怕影响拍照和航拍效果,我们把车停在了城门外。柏林堡东门
从城门进来,看到一圈还算完整的城墙(北城墙有一部分被水冲出了一道深深的豁口),城中心的地方有一座两层的城堡样建筑。北城墙的边上有一栋基本完整的小屋,旁边有一些像房屋地基一样的基址。西城墙有一个瓮城,南城墙的中间有一个城堡,门楣上刻有“安邦”二字,款额有“民国三十三年桂月”字样。据说是1944年驻守神木的国民党258团团长杨仲璜,为固守柏林城而建的碉堡,当年驻有20余名军人。其他空地或是荒草萋萋,或是即将成熟的庄稼地。
柏林城内庄稼地
分别拍了一些局部的照片后,我和娄健便拿出无人机开始航拍了,拍摄这种空间格局,只有无人机才能胜任。我喜欢拍全景大景,娄健喜欢抵近低飞,两架无人机优势互补,估计拍出来的画面会更丰富一些。城中心台
柏林堡的得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按说名字应该与地理环境多少有点相关,但我们举目四望,没有发现任何古柏树的痕迹,只在航拍的镜头中看到一些沟壑里长着一些稍微高大点的树木,但明显不是柏木。查资料发现,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神木县志》记载:“柏林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上有古柏百余株,苍翠如盖,其枝皆左纽纹……”原来这里是有柏树的,但不知这些古柏消失于何时,想来实在可惜。据记载,明成化初年,为防备占据河套的蒙古人南犯,当时延绥镇巡抚卢祥,置土城于山原之上,建起了周围“二里又二百二步,东西二门,楼铺八座”的柏林寨。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2年),柏林寨改称为柏林堡。明代柏林堡驻兵曾多达627名,另配骡马223匹。清代裁减为35名,配马5匹。城内现存中心楼一座,墙体为黄土夯筑,外用砖石包砌,城墙高5~7米。柏林堡全景图
另据《柏林村志》记载,古城城内原有三官庙、玉皇庙、城隍庙、文昌庙等,后毁于“文革”。三官庙遗址
我们在现场看到的那座小屋,大约就是今人复建的“三官庙”,而城中心的“中心楼”里,画有一幅玉皇大帝的像,估计就是“玉皇庙”了。参观完柏林堡,在朔州住了一晚,10月7日上午一路奔向北京。为期十几天的“主题摄影之旅”完美收官。短视频:航拍柏林堡遗址 ↓↓↓
从甘肃迭部的古叠州城开始,我们的返程路线无意间走了一条穿越数千年的“寻古之旅”,无论是眼前这座数百年前的柏林堡,还是数千年前的马家窑、战国秦长城、统万城、石峁遗址,我们实际上一直在沿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穿梭,感受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虽处国庆假期,这些景点却游客稀少,可以非常从容地观赏和品味,且吃住行也相对便宜。看来,不是长假不宜出行,而是看你去哪里。
本次“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系列文章,到此篇告一段落。2024年,新的计划已经在运筹策划之中,感谢各位校友一以贯之的支持,感谢各位读者的长期关注!谢谢你们!
扩展阅读
• 尖德小学,我们又来了!——“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⑥系列之一
• 尖德小学2023年影像档案——“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⑥系列之二
• 牛肉面的口感与高反的体感——“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⑥之三
• 2023年尖德小学影像档案及4年前后对比(视频完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