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65周年·科室风采展】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

健康   2024-11-12 17:34   青海  

【编者按】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根基,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惠及人民健康的核心所在。一直以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学规划、明确方向、重点突破,走出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更好地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此,在青大附院建院65周年到来之际,医院宣传部将在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附院65周年科室风采展”专栏,让广大患者更便捷、全面地了解医院各学科团队。


1.科室介绍



重症医学科一个新兴学科,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主要是对各种损伤因素导致的危重患者如呼吸衰竭、各种休克、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各种中毒等,应用及时、连续、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诊疗技术进行综合救治的临床学科。是医院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端技术实施救治、应对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症救治的重要平台,代表着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当地医疗水平高低。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西部及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重症专科之一,每年收治来自院内及省内各级医疗单位的危重患者约2000余例,是青海省危重症患者救治最重要的保障平台。现有床位35张,医护人员9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9人。配备有先进呼吸机、电子支气管镜、便携式床旁彩色超声仪、血液净化治疗机、体外膜氧合机(ECMO)、PiCCO及Swan-Ganz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血气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在重症救治的监测及诊疗中具备多项领先技术,填补省内多项空白。最早在省内开展了ECMO、人工肝、呼吸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等先进诊断、治疗及监测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省危重患者的诊疗能力,保障了省内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
科室立足高原,依托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厅及省卫计委项目并取得科技成果多项,发表SCI及中文论文多篇,著书多部。

2.科室荣誉



经过10余年发展,科室获得多项荣誉称号,现已成为: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青海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级重点学科
青海大学急危重症博士研究生培养点
青海大学重症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青海省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青海省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中国ARDS研究联盟单位
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成员单位
江苏省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青海省重症医学联盟牵头单位
青海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青海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青海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青海省ECMO救治中心

时光为尺,锐意进取


3.领先特色技术:人工心肺支持技术(ECMO)



人工心肺支持技术代表危重患者抢救的最高技术。2017年我们最早在青海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已治疗100余例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生存率达4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帮扶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交通医院、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省心脑血管专科医院、西宁现代妇产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ECMO支持技术。因为我科这项技术开展早,技术成熟,团队协作实力强,2020年获批称为青海省ECMO救治中心。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ECMO技术在新冠危重患者的救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被广大民众称为救治“白肺”的神器,给了很多患者第二次生命。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经过多年积累,应用ECMO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挽救了众多危重患者的生命。我们通过这项技术,使很多危重患者重新拥有鲜活的生命。

ECMO手术进行中

ECMO(体外肺膜氧合系统,俗称“人工肺”)为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血液氧合,在体外为血液提供氧气,然后将血液返回人体,进而支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有助于后续进行进一步治疗。


4.其他领先特色技术



呼吸力学监测技术、肺部超声技术以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俯卧位通气+VV ECMO技术);

Swan-Ganz导管、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VA ECMO技术;

肾脏重症超声技术、CRRT技术(持续CVVH、CVVHDF、CVVHD、高流量CVVH、CHDF、DFPP、DHP等);

肝脏重症超声技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技术、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技术)、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P-MARS、胆红素吸附)、胃肠功能监测技术(放置空肠管、放置小肠减压管、超声技术监测胃残留量、腹腔压力监测、床旁超声引导下复杂腹腔感染的引流技术、精准化个体营养治疗);

脑室穿刺脑压监测、超声监测视神经鞘脑压管理、神经重症个体化镇痛镇静、床旁脑氧监测。


5.专家介绍



①甘桂芬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青海省高原危重症救治名医工作室
青海省三八红旗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
高原重症医学联盟主席
青海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青海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菌防治分会主任委员
青海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青海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女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菌防治分会全国委员
甘桂芬主任长期从事高原呼吸危重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MODS的诊治与临床研究,临床工作尽心尽职,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积极主动,以病人为中心,不怕苦不怕累。先后被评为:青海省高原危重症救治名医工作室、青海省三八红旗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青海省昆仑人才·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青海省卫生健康委颁发的“青海省优秀住培带教老师”、2017年荣获青海省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名医示范奖”。
在科研方面,主持、参与完成省级及国自然科研项目10余项,撰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完成论著5部,其中主编《高原重症医学》一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担任副主编翻译《肠衰竭》一部。
②牛 毅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青海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青海省执业司法鉴定专家
青海省重症抗癌协会副主任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重症 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围手术期管理专业学组全国委员
青海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青海省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27年。擅长人工膜肺ECMO技术,熟练掌握急危重症诊疗技术,主治内科各系统疑难杂症,擅长困难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穿刺术、多种呼吸机模式临床应用、床旁重症超声、纤支镜检查及镜下肺泡灌洗术、床旁血液净化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
③童世君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青海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青海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
青海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菌防治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青海省工作委员会常委委员
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重症专委会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9年。研究方向:急危重症的救治,在生命支持技术(ECMO)、血液净化技术、器官功能支持以及MODS、重度颅脑损伤、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免疫性疾病、急性中毒、重症药诊等有着较完善的理论及诊断治疗手段。尤其在ARDS及颅脑损伤的救治、器官功能支持及重症超声有着较深的造诣。
④司立宁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菌防治分会青年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青海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菌防治分会委员
青海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青海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秘书
长期从事急危重症、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MODS的诊治,临床工作尽心尽职,严格要求自己,以病人为中心,不怕苦不怕累。在科研方面,主持、参与完成省级及国家级自然科研项目10余项,撰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完成论著3部。
⑤马明和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青海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
青海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
青海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菌防治分会委员会委员
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从事重症医学专业17年,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重症医学各种抢救性措施和生命支持技术,擅长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特别是重症感染、重症呼吸疾病、多发伤、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处理。

供稿:重症医学科
摄影郭占昊
编辑:郭占昊
审核:高晓伟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为公众展现医院动态、医疗信息、健康知识,提供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就医指南、检查单查寻等服务。
 最新文章